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2015-09-10郑亚成
郑亚成
摘 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以阅读为基本手段,以培养基本的阅读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探究性阅读能力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尝试阅读教学的创新。
关键词: 小学生 自主阅读能力 培养方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任务。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或者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认识以下实际问题。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通过教材这个文本载体,将学生带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地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合作的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美景,同时配乐配声。“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群星闪烁,在太阳系的家族里有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互相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这就是美丽的地球。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学生被眼前神秘的太空、优美的音乐、诗化的语言所营造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住了,顿时进入了学习情境,为感悟课文内容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学习中产生了迫切的求知欲望。
二、鼓励学生“动”起来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如果教师讲解得多,分析得多,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就少了,甚至会出现学生学完课文还读不通课文的现象。应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阅读、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读书状态,加深理解和体验,这样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针对“同一首诗,为什么父母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这一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探究性阅读。发表个人理解和感受时,有的说:“巴迪年仅七八岁就能写诗,母亲看到儿子这么小就有佳作,当然兴奋不已,因此称赞‘精彩极了’”有的说:“从巴迪迫不及待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巴迪焦急地等待父亲回来,是多么希望得到父亲的表扬,为下文父亲的评价作铺垫,形成反差,同时可以看出巴迪是一个十分上进的孩子。”有的说:“父亲的评价不切实际,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些苛刻,甚至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还有的说:“父亲十分民主,他说‘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是希望孩子自然发展,我就希望爸爸、妈妈能这样对待我。”……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动”了起来。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三、引导小组合作探究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讓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我从很早就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如何使这一组织教学不流于形式,首先给学习小组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我在教学《三只白鹤》时,提出这样的学习目标:(1)我会读: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可自由读,也可小组合作读;(2)我会问:在学习小组里提出不理解的地方,让小组伙伴共同交流解决;(3)我会讲:把你读文后的感受说给小组伙伴听。学生经过这样的训练,在以后的读文中就会自觉地给自己小组提出学习要求。一个问题提下去,如果不给足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么将会给课堂带来冷场。教师不要让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对于小组学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可多方面,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的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价都要有详细的分析。我设计了一些表格进行每月评价,学期结束对每月评价制作统计表向学生展示小组学习的结果。我认为教师只要精心付出,学生一定会还你惊喜。
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与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狐狸和乌鸦为题?”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与爱听好话有什么联系?”教学《我多想去看看》提示课题后,学生问:课题中的“我”是谁?“我”想去看什么?等等。他们用问问题擦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但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不可操之过急。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四年级的《新型玻璃》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遍思考这种玻璃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待学生回答后,就要学生立即写一则新闻报道,向老师和同学介绍这种新型玻璃,接着让学生从余下的课文中自选一段课文读一遍,把自己的收获和认识或用歌曲或用对联、快板、顺口溜、诗歌等形式表达出来,然后就用较多时间让学生为课文中讲到的几种玻璃做广告。在学生初次接触新课文的阅读课堂上,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后就写新闻报道,或采用歌曲、对联、快板、诗歌等形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这种教学安排不知道出于何种考虑,暂且不说四年级学生会不会写新闻报道、歌曲、对联、快板、诗歌,就算他们确实能写,只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写感受和认识,学生能行吗?如果四年级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真有那么强,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开设阅读教学课吗?
总之,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理解、体验、感悟、思考。当学生通过读悟,每个人都有了一定感受,形成自己的见解时,如果针对某些难以理解的问题,或需要提升的观点,恰到好处地运用辩论等方法手段,则能够促使他们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更丰富的情感熏陶,获得更广泛的思想启迪,这样有目的、有重点地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才能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发展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