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5-09-10林雪素
林雪素
摘 要: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语用教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贴近学生,找准“语用”教学内容,激活思维,探索“语用”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用理念 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这样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语用教育,即“语言文字运用”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地树立“语用意识”,探索出“语用”教学策略。
一、贴近学生,找准“语用”教学内容
叶圣陶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以语用学的观点看待语文教材,把它看成活生生的言语作品。教师应该站在语用的高度,对教材进行透彻的解读,让每一篇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和写作特点成为“语用型”教学的内容。
1.触摸文字的温度。
“语言文字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当字词句组合成文本的时候,就有着动人的力量。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这样有温度的文字,比比皆是。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一课中“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一句,一个“浸”字,让我们感受到桂花的香味迷人,以及作者对家乡的浓浓情意。
2.品尝句子的味道。
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文章中作家个性化的语言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例如《燕子》一文,课文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写燕子的外形:“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这些句子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整篇文章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3.体会段落的意蕴。
“语言文字”运用的妙处在于段落层面,课本中诸多的段落叙述描写别有韵味,也是有效促进学生言语能力提升的“语用”内容。《花钟》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句话,但是语言表达上非常有特色,语言表达别具一格,是学生学习表达的极好例子。
4.知晓篇章的特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多种小学生必须学习、掌握和运用的文章结构和布局方法,如总分总、首尾呼应、按一定的顺序写等。《富饶的西沙群岛》层次清晰,描写有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同时《美丽的小兴安岭》采用时间顺序写,这样典型的结构形式对学生如何写好景物给出实例示范。
二、激活思维,探索“语用”教学策略
语用,说得简单些,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要打造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探索“语用”教学策略,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樂此不疲。
1.注重文体,凸显语用。
文体就是文章的体裁,是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无论是对于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大有裨益的。了解了一篇文章的文体,教师就能够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学生了解了文体,就能实现从学会一篇到会学一类的转变。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文体特点,在初读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征,找出“这一类”篇目的教学共性;在精读感悟时,分析文本特点,找到“这一个”篇章的教学个性,整体深化,归纳文章情感,感悟深层结构规律。
2.讲究方法,凸显语用。
教师着眼于“语用”教语文,学生着眼于“语用”学语文,使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切实成为“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这就要讲究学习方法。在“浙江省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上,汤金波老师执教《学会看病》,这节课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学习略读的方法。在教学时,金老以第20自然段为例子,与学生一起学,学后进行学法的总结,“举一”后,学生进行“反三”,按照刚才总结的方法进行自学。
3.模仿练写,凸显语用。
打造语用型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运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习得表达方法,提高运用能力。《燕子》第一自然段描写燕子外形,“一身……一对……加上……”的长句形式描绘了小燕子的样子,整句话内涵丰富,读来回环往复,朗朗上口,小燕子的形象跃然纸上,给人活泼机灵之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如何抓住燕子的外形勾勒“活燕子”;再进行对比阅读,领悟作者运用联想和比喻的表达方式;再后习得方法,练笔应用。
4.结合实践,凸显语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强调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把语文课程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学语文变成用语文、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的“大语文”思想。如五年级上册《遨游汉字王国》,这是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内容,是引导学生由课内向生活发展的“语用”点。语文实践要更多地引向课外、引向实践。
总之,我们必须树立“语用”意识,牢记“语用”教学,积极探索“语用”策略,让学生乘着语用的翅膀飞翔,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美丽的记忆。
参考文献:
[1]曹海明.树立明确的语用教育观[J].小学语文,2014,(4).
[2]施尚雨,戴玲玲.单元“语用”教学体系的重要策略[J].教学月刊,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