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 三部曲
2015-09-10王燕
王燕
摘 要: “诗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我国古典诗词更是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为此,高考特地设置了诗歌鉴赏题,但每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都较低。为改变现状,可采用“读、悟、评”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即从诵读入手,感悟和评价相结合,探索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双向的诗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诗歌教学环境,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诗歌鉴赏 有效性
“诗是文学桂冠上的明珠”,是最精粹的一种文学形式;我国古典诗词传承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是后人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诗歌鉴赏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语文功底,因此高考特地设置了诗歌鉴赏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每年高考中,学生诗歌鉴赏的答题情况不尽如人意,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都较低。究其原因,是诗歌教学模式的功利性强,一些教师往往大量灌输诗歌鉴赏的技巧,学生只有被动接受,对诗歌阅读毫无兴趣。他们对诗歌的感悟大多是零碎的、混沌的,导致答题模式化,生搬硬套,自然高考此题的得分率就低。
要改变现状,笔者认为,诗歌教学应从根本入手,以学生为主,以诵读为主,采用“读、悟、评”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诗歌教学的环境,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一、“读”——读出诗情
学习诗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诵读。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可见“读”在欣赏诗歌中的作用。
那么,怎样的“读”才是正确的读法呢?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一首诗拿出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字形字音的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诵读时要使用普通话,以避免因方言造成字词的误读,影响对诗歌的理解及美感。例如《涉江采芙蓉》中的“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中的“遗”应该读成wèi,才能准确理解它的意思为“赠送”。
2.读准节奏,把握抑扬。
诗歌与韵律、节奏密不可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诗的节奏韵律,感受音乐美,进而体味诗人的情感。在实际学习中,学生往往整齐划一地念诗,没有注意音节的停顿,没有抑扬顿挫,使活泼有趣的朗读体验变成干瘪生硬的齐读,极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3.低吟默读,凝想风物。
诗歌除了高声吟诵以品其声韵情绪之外,还由于其文字的精美,需要读者低声吟哦甚至默读,由画面里的人物形象感受作者的情怀。如《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漫天风雨里“吟啸且徐行”的诗人,镇定而富有君子风范。联想到作者正处于被贬黄州、限制自由的时候,能有如此从容旷达,其意志和胸襟,足以让人钦佩。
二、“悟”——悟出诗理
在诗歌阅读鉴赏过程中,读出了诗情之后,还需要从诗中悟理,这个理不是道理、哲理,而是法理。当我们读到一首饱含感情的诗歌时,要领悟作者是如何传达出来的,用了哪些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披文入情之后探究。如果说“读”是重于动口的话,那么“悟”则重于动脑。
那么,要如何“悟”呢?
1.关注诗歌的景物描写。
古诗往往比较含蓄,情感不是直接抒发出来的,而是借助描写景色传达自己的情绪,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效果。比如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了离别之后的伤感和凄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传达了幽静与闲适。有些景物描写故意与抒发的情绪相反,如许浑的《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明明是离别的伤感,作者却描绘了“红叶”“青山”如此明亮的景色来反衬。这种手法叫“乐景衬哀情”。
在领悟景物描写的作用时,还需注意体味景物里那些“意象”包含的意蕴。如“柳”包含的是离别的依依不舍,“梅”包含的是坚强不屈,“雁”包含的是思乡怀亲……这些意象的使用使诗歌的抒情指向更加明确,更能强化借景抒情的效果。
2.关注一些特殊的词句,特别是一些看似无理的诗句,往往反而是妙句。
如李商隐的《锦瑟》开头,“锦瑟无端五十弦”,细细品读,一个“无端”,显得很突兀无理。“无端”,是“没来由”的意思。“锦瑟五十弦”的表述,符合事例,加上“无端”就显得很荒谬。这句诗翻译出来就是“锦瑟好端端的为什么要五十根弦啊”,这种问话显然是极为无理的,因为“锦瑟五十弦”是一种客观存在,责问这种客观存在就显得很荒谬、幼稚、无理。然而,作者这种看似无理的责问,却在第二句诗的阐述中得到极其巧妙的回答,原来锦瑟的每一根弦柱都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年华。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伤感油然而生,于是理解了他为什么要责怪锦瑟五十根弦。
3.關注诗歌采用的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传情达意的方法,准确把握理解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就能很好地理解诗歌的“理法”。学生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修辞手法的相关知识,在赏读诗歌时才能领会到修辞的效果。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互文等,使用它们的效果各不相同。如比喻使描写对象更形象,拟人的效果是更生动,夸张的效果是更鲜明突出……
“悟”这一步往往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最好能用笔把自己的感想记录下来,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阅读,使全体同学共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三、“评”——评出诗境
评,就是评析,即对诗歌进行鉴赏和评价。这是一个侧重动笔、讨论的过程,也是实现高考答题训练的过程。当学生经过了读、悟两个阶段的学习,对诗歌的把握就会比较到位,对诗歌的理解就会比较全面,这时就可引导他们对诗歌进行评析。
评析,不能仅仅从诗歌内容、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解读,因为这只是鉴赏诗歌的一般要求。我们在经过读、悟两个阶段后,这种分析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在实际训练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规范性地表述。在这评析阶段,老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主旨、把握诗歌技巧的基础上评价其优劣,如手法的效果强弱,境界的高下之分等。
比如,对于相同的景象,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描写。那么,哪种手法更适合诗作呢?这里就有一个比较评判。高考试题中对这一块也有所体现。
例如: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辽宁卷)。
江宁夹口三首(其三)
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
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问题:两首诗的末句,一用“应有”,一用“犹有”,哪个更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对于这样的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评品高下。可以认为“应有”更好,也可以赞同“犹有”更好?还可以认为二者各有其妙。
另外,由于时代、经历、人格、性情的影响,诗作自然有境界的高下之分,正如余秋雨在《西湖梦》里评判:“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梅瓣、鹤羽,像画签一般,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对林逋的思想境界作出了中肯的评判。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考点之一,高考时有涉及。学会评价诗歌境界,有助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思想境界。评点诗歌这一步骤一般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探讨,从而形成深刻理解、赏析诗歌的能力,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得到进一步提高。
“读、悟、评”多样化结合的诗歌鉴赏方法,经实际操作证实,比较适合高中诗歌鉴赏的教学,比较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有利于调动学生对诗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