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朗读中流淌
2015-09-10杨毅娜
杨毅娜
摘 要: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情感熏陶 读出节奏 读出情感
小学语文以儿童文学为主体,那一篇篇感情真挚、兴趣盎然、饱含智慧的文章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享受,这一切的美都附着于语言文字。因此,在课堂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走进语言文字,引发生理体验,感受语言文字传达的情感,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让情在朗读中尽情流淌。
一、体味语言,读出灵动的节奏
好的语言文字常能表现出灵动的节奏,哪怕是描述静态的事物,也总能化静态为动态,让人感受到一种声色的变化。通过朗读,可以把文字蕴涵的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把静态的语句变得立体而富有生命,从而激发听众的兴趣,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但在实际朗读中,能做到这点不容易。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让学生从声色变化的语言文字中读出灵动的节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有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朗读的:
师: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1: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2:紧跟上去。
师:(速度渐快)前面的—
生3: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4:紧跟上去。
师:(速度再渐快)前面的——
生5: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6:紧跟上去。
师:(速度更快了)前面的——
生7: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8:紧跟上去。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抬起脚来——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
生齐:轻快的音乐。
这段朗读渐读渐快,快而不乱,恰到好处地把握好朗读的节奏与停顿,做到节奏、结构和意义的统一,达到最完美的信息传递效果。不仅让学生理解协调有序的字面意思,更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人与搭石之间的默契与和谐,从而感受到这种默契与和谐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一首美妙的音乐。把读书、理解感悟融为一体,做到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
二、增设动作,读出蕴含的情感
课文中的文字多含动作,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动作,表现动作,感受文字蕴含的情感。但有时感知的对象无动作可模仿时,可以引导学生增设动作,通过言语唤起生理变化,引发生理体验,以这种体验促读,读出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中,有描写铁罐的一些语言: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为了引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语言,体会铁罐的傲慢,教师可以对这些语言增设动作性词语,对其进行补充: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昂着头,斜着眼,傲慢地问。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nuò)弱的东西!”铁罐把嘴一撇,把头一扭哼道,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住嘴!”铁罐恼怒极了,双眉竖起,怒眼圆瞪,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陶罐,大声吼道,“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通过这样的补充,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的朗读立刻变得声情并茂。因为这些动作词语,使铁罐的傲慢跃然纸上,变得触手可及,从而入之以情,出之以声,真实地感受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
三、想象意境,读出动听的音韵
让学生体验情感最好的途径就是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以行达之”,从而有所感悟。但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足,无法感同身受,难以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还原文本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感受、体验,在这种感受体验中读出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动听的音韵。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暗示《月光曲》曲调的句子是: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月光曲》是一首优美的钢琴曲,它所蕴涵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如何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读中进入美的意境,在读中感悟美的语言,读出动听的音韵。教师要及时为学生创设展开丰富的想象空间,在指导学生已经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播放音乐让学生闭目欣赏《月光曲》,用心感受。伴随着优美的乐曲,学生很快进入愉悦其耳目、激动其心灵的境界。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随着《月光曲》的旋律语调由非常舒展、缓慢、柔和,再慢慢加强,最后强烈、紧张、高昂,读出作品所描绘的图景,使我们仿佛听到《月光曲》的旋律。
这样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朗读,读出语言文字传达的动听的音韵,在课堂演绎出语言文字蕴涵的生趣和情韵。
因此,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个显示器,是一面镜子。只有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才能让情在体验中萌生,让情在朗读中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