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动”起来的生活元素
2015-09-10向胜波
向胜波
摘 要: 教育的生活化是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也需要生活元素,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堂 生活化 生活元素
信息技术作为中小学阶段“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要指导学生学好这门课,应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动手、动脑,充分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信息技术课的实质要求和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动起来?
一、信息技术课堂,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1.激发兴趣,使其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动”。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好的教学的性质之一,就在于唤起意外和惊讶的感觉。”鉴于此,课堂导入应力求新奇巧妙,以吸引学生,使学生情绪高涨,进入求知的振奋状态。如在讲解PowerPoint 2003时,学生提出问题:“怎样把应用模板效果去掉?”因为在PowerPoint 2003中没有工具可以将模板效果直接去掉。于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应用模板效果由背景图案和前景图案两大部分组成,如果我们将背景设为白色,把图案也设为白色,不就大功告成了吗?”这时,学生意外地发现(当然是老师的有心安排)在设置幻灯片的“背景”时,打开的窗口的最下方,有一个小小的选项——“忽略母板的图案”,此时选中此选项就可以了。问题就这样在启发、思考、验证中得到了回答。
2.分解学习问题,让学生“可动”。
课堂教学中的一个主体问题,大多可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可从不同侧面突破课堂教学难点,保证课堂教学重点。不同的小问题,不仅是驱动不同教学阶段操作的动力,而且是驱动不同层次学生参与教学的动力,又恰好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最后通过相关形式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3.提供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动”。
在学生“动”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相关问题,比如说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制作演讲材料、组长如何分配组员,等等。这些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操作,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展示学生才华,让学生“互动”。
学生在完成了作品之后,最得意的莫过于向他人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时,教师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这时,教师就要给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时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给大家看,教育学生,不论你的作品是不是很好,大家对你的作品的意见或建议会使你的作品更加完美。让学生认为“他能够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好”,学习动力更大了。
5.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利于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和谐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培养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师自身修养,真正做到爱学生、关心学生、服务于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使教育更具说服力。
二、教学内容中有生活元素
信息技术课程脱离了生活的实际应用,也就失去了自身价值。生活给我们提供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信息技术应用的相关素材,融入相关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1.可以是学生的学习生活。
在进行《信息搜索》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与语文、科学等学科老师磋商,了解是否有内容要求学生在网上搜集、查阅与学习的知识内容,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学习生活情境之中,特别用心,效率也特别高。
2.可以是教师的教学生活。
在进行《学做演示文稿》这一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以帮助数学教师制作课件上公开课为由,让学生参与其中,一起制作。
三、教学方法中有生活元素
1.角色体验,制造生活情趣。
在《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的教学上让学生做起小记者,设计Powerpoint幻灯片,最后要上台演示所做的幻灯片,并且进行讲解,小记者的角色体验激活了学生思维,课堂活起来,新鲜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要求上来做新闻代言人,报道自己做的新闻。这堂课体验“模拟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变得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祖国。
2.实践活动,创设生活情境。
信息技术课也是一门实践课程,应该让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讨论、创作、展示、欣赏、评价……使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动脑、动口、动手,参与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中。
3.合作学习,体验生活情景。
在学习过程中,团队合作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如何与其他队员合作需要人们不断摸索。因为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更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四、使教学评价中有生活元素
在评价的内容上要拓展评价内容体系,改变单一评价学习结果的状况,做到在教学过程中既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评价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特点,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的形式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有效地开展小组评价、自我评价、对评价的再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给予适当点拨、启迪、调控评价过程。
通过给信息技术课堂添加生活元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真正做到“和谐师生关系、和谐教学发展”。这种教学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知识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多样。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学习方式的主旋律,课堂气氛也比以前更活跃、更轻松;课堂教学形式也日益多样,形成一种共同学习的氛围。
总之,如何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参与思考、参与实践、参与讲座、参与创新、参与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将一直是课堂教学探索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生元.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