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聋校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5-09-10钟丽丽
钟丽丽
摘 要: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引导自主性学习,全面改进和实践教学方案,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作者在聋校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不断总结,努力提高聋校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者阐述了作者在教育实践中的观点。
关键词: 新课改 聋校 自主学习能力 高年级学生
郭思乐教授在生本教育理念中提到: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的学生是一群双耳失聪的孩子,更要寻求一些特殊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我们不能完全以正常人的标准要求这些孩子,我们应该从聋生实际出发,在高年级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以下谈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毫无生机的课堂教学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厌恶老师,更会阻碍学生自主发展。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让学生亲近数学,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状态,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或利用多媒体等,为学生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以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以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以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如:在教学:“正多边形和圆”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知道正多边形和圆有什么关系吗?怎样作出一个正多边形?”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创设一个开放性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将所学圆的知识与正多边形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研究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有意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上。
二、合理引导,让学生带着方法走向问题
对于掌握了学习方法的人来说,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不仅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而且能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可见让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多么重要。然而在教学中我们怎么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呢?
1.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重视预习环节,强化指导训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因为在预习过程中,学生有了独立思考,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有了预习,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才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老师及其他同学提出问题,交流自己所得,帮助同学回答部分问题,从而体会到预习的快乐。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查漏补缺,对自己前段时间的学习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自我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获得知识所带来的乐趣。
2.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质疑问难要比学到知识更重要。课堂上学生会质疑、释疑是其主动学习能力的重要外显。教师应培养学生质疑、释疑能力,让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些教师为了实现知识教学目标,采用“填压式”或“问答式”教学。这样做既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又忽视学生主体性,制约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3.学习中引导学生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一做,才会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如分一分、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另外,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这个“大课堂”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自己探索、历练,从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和他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我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积木”活动中,学习小组通过合作交流、讨论,拼成的形状各种各样。教师再加以点拨和鼓励,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萌发创新意识。在“随意拼”活动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实物和立体模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大炮、坦克、长颈鹿、机器人等物体形状。这样的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和“不同的人学习不同层次的数学”,使学生在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激发求知欲望。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带着能力走向生活
培养学生学的能力,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才能真正把握学习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果学习内容是以生活情景和实验情景呈现的,并包含一系列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的生活性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则不仅能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不断建构知识意义,而且能使思维不断扩展,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并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动力。在练习中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练习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练习为我所用。如教《认识人民币》一课,在学生对人民币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后,练习中创设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用学具(人民币)按出示的物品标价付给小组中的收银员,收银员按标价收钱并负责找钱,其他学生评价他们的交易是否正确。这样通过模拟的生活体验对人民币的应用予以掌握,让学生通过买卖物品,在生活中体验知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这就是从生活中让学生提炼数学知识,然后在情境中巩固所学新知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合理评价,让学生带着自信走向社会。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高年级学生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手段。自我评价可以分即时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整自我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
时代在发展,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今天的知识很快就会变成明日黄花,发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就十分重要。学校教育要教会孩子什么?我们穷其一生能学到的知识,与浩瀚的知识海洋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学校教育是在课堂上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还是想方设法把孩子们的目光引向校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是教给他们现成的答案,让他们获得一个好成绩?还是教给他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是用固定的标准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还是激励和保护他们的个性和尝试的欲望?学习能力的培养就非常重要。培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在一切教育活动中善于搜集、组织和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的需求、能力、思维特点。只有这样,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终身学习,才能获得终身享用的能力。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我相信只要特教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
[3]顾明远.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