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和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2015-09-10周丹

考试周刊 2015年70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就业优化

周丹

摘    要: 本文以就业为导向,分析了高职院校优化、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优化、改革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就业    优化    改革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熟练的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包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内的人文素质也是必不可少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当前,社会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体现在科学知识的掌握,更体现在人文精神的彰显。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著名教育家冯友兰先生在回忆清华大学往事的时候曾说:“大学教育应该培养‘人’,而不是制造‘机器’!”蔡元培先生曾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教育是帮助被教育人的,经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这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本文将对高职院校优化、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阐述。

一、高职院校优化、改革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应试教育必须加以纠正。

以往的应试教育已经严重脱离社会发展,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它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一切为了考试分数、忽略人性的和谐健康发展的“不健康”的教育。应试教育完全忽略了道德教育,导致青少年思想的偏颇,理想视野的狭窄,完全沉浸在考试和升学的巨大压力中,严重妨碍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更磨灭了很多学生的天赋,打击了自信心。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不容乐观。

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上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偏低、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自觉性较差、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方法不得当等情况比较突出。他们思想较为活跃,但理想却很模糊,自我管理意识较差,人文素质整体水平较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匮乏。他们迫切需要一种教育使他们学会感恩、平等、尊重、承担和奉献。因此,大学生更需要提高自我修养,通过励志、人际交往、道德、心理、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三)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呼唤。

新时期,国家的发展和强盛离不开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离不开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教育,人文素质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脱离人文素质教育谈精神文明建设是空洞的,只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者都硬,才能够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职院校大学生迫切需要一种教育使他们学会感恩、平等、尊重、承担和奉献。因此,高校学生更需要提高自我修养,通过励志、人际交往、道德、心理、文明等方面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

二、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手段

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手段和方法,主要是在思想道德修养、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同时,在专业课程和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渗入职业道德修养等内容,以此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我国高职教育是三年制,目前高职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普遍按照“2+1”的教学模式实施,即学生在校内两年,接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一年进入企业完成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这种教学模式课时紧,学习任务重,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团结协作的能力等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但是,当前的就业市场,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良好的社会心态和正确的就业观。因此,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更应该注重多元化、职业化。

(一)开设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选修课。

长久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存在教育思想陈旧、专业设置狭窄单一、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相比滞后等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对人才的培养需求提出了“高素质、复合型”的要求,因此,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适合现代就业市场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势在必行。选修课的开设,使学科课程体系向着现代化、综合化方向发展,形成了科学、智能、弹性的课程模式,对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构建有利于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选修课的设置,不仅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

近两年来,我校在课程设置上,从文化、科技、艺术、社会等方面,开设了《珠宝鉴赏》、《茶艺》、《世界文明史》、《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就业指导》、《国学经典选读》、《幸福哲学》、《人物形象设计》等数十门选修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填补专业课程的缺失,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课时分配合理,授课方式机动灵活,课程内容从欣赏艺术之美,感受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感知世界风云变幻,到教会学生保护自己,为学生就业指点迷津,活跃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晋朝文学家和哲学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指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好的环境,能够对人产生好的影响和熏陶,生活在坏的环境里会使人受到坏的影响。作为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沉淀,是精神面貌的展现,是丰富内涵的体现。明丽清新、乐观积极、宽松高洁、活泼又不失严谨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变得朝气蓬勃,更具有吸引力。置身校园,老师一心治学,学生心灵舒展,勇敢追求梦想,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我院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一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近几年来,我院加大校园建设投资力度,先后增建了两栋宽敞明亮的学生公寓、一栋极具现代化的综合楼,改造了旧公寓的寝室环境,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的办公条件,修整了校园道路和草坪绿地。现代校园环境如诗如画、鸟语花香、整齐光洁,学生在优美的校园风光中学习生活,感染熏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激发了热爱母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和激情。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学生释放自我、展现能力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加大支持力度,增加投入,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爱国知识竞赛、“爱我辽金”摄影大赛、书画大赛、体育竞技比赛、父亲节活动之父亲我想对你说、舌尖上的家乡、“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节,等等。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锻炼,增长了见识,开拓了思维,拓宽了视野,兴趣和爱好更加广泛。三是开展技能竞赛。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学校开展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技能活动:点钞大赛、沙盘比赛、韩国语口语大赛、英语口语大赛、“赛物流技能,扬蓝领风采”物流技能活动、文秘专业情景模拟、“我身边的管理故事”演讲比赛,等等,既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拼搏精神,开发了学生追求胜利、超越自我的潜能,同时也领悟了诚信、敬业、团结、友爱的职业素养。四是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长廊、广播室、宣传栏、图书阅览室等宣传阵地,悬挂名人名言,制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款式新颖的校园文化展板,积极宣传好人好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促进优良校园风气的形成。

(三)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抵制低俗、媚俗、恶俗文化。

当前,网络、电视、手机等媒体飞速发展,思想多元化引发的观念激烈碰撞,中国传统文化的隐忍、内敛、含蓄与曾经备受压制的张扬、放纵逐渐逆转。“宁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肯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语言,凤姐、芙蓉姐姐们的出位炒作、带有功利性的媚俗文学,不断突破公众道德底线的影视作品,等等,充斥着社会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这些对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学生分不清什么是低俗、媚俗、恶俗的文化,什么是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的优秀文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之外,我院开设了文化大讲堂,《大叔据时代下的银行业务》为学生揭开了与我们日常息息相关却知之甚少的银行业务的神秘面纱,《西方叙事学视角下的文学与影视作品例析》向学生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文学世界,《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把中国传承五千年的民俗文化向学生娓娓道来,《新世纪健康饮食谈》跟学生共同分享了绿色、健康的饮食文化盛宴,《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的深刻内涵……

人文素质以素质为核心,素质需要通过提高文化修养来形成,提高文化修养则需要不断从历史文化、国学经典、西方先贤的辩证智慧中不断体会和感悟。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校园网络的优势,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和文化氛围,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笔者在我院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开展了阅读计划。首先向学生提供了一份必读阅读书目,既包括中国古典文史哲方面的作品,包括国外一些经典作品,又包括一些综合性的著作。这些书籍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的财富,也是先哲们的智慧结晶,阅读这些作品,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非常直接的效果。然后,鼓励学生自行选择书目阅读。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想要读的著作,鼓励个性化、广泛化、深入化发展。从每月一本,到每周一本,一年之后,学生自身的知识底蕴、文化气质产生了质的飞跃。他们学会了尊师重教、友爱同学,能自觉抵制低俗、媚俗、恶俗文化的侵蚀,提高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树立了积极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提高了综合素养。可见,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读书活动,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丰厚的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和审美知识的高品质、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是所有教育的共同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玲.高校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8):90-91.

[2]韩春英.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38-39.

[3]何光辉.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冶金教育,2007(2):16-18.

[4]王开桃.高职院校如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29-30.

[5]付成波.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5):43-45.

论文来源: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就业导向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课题批准号:JG14EB144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就业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