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考历史小论文的教学导向及其教学策略探究

2015-09-10熊先艳

考试周刊 2015年7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熊先艳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考历史命题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在命题类型不断演变之中,历史小论文已成为越来越多省份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有功于其在重视综合考查学生学科素养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以考促教”,高考历史小论文要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重视高考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科素养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历史小论文撰写能力的教学方法,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展。

关键词: 高考历史小论文    教学导向    教学策略

在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大背景下,新一轮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自问世以来,有效考查了学生分析、判断、归纳、推理与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考查了学生运用史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科学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尊重历史、追求真理、热爱生活、关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考历史命题思路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的有益探索,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趋向的有效反映。高考历史小论文作为全面评价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多元评价手段之一,其多元的考察视角及区分度良好的评判标准,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评价理念的有机体现。

一、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的出现及其发展

上海试卷是高考改革的产物,启动虽晚,但不断推陈出新,其中历史试卷以较快的前进步频和较大的改革幅度成为全国高考改革的试验田之一,引起了广大师生的注意和高考试题研究者的兴趣。以“变中求稳”为指导思想,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力求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追求生动形象、文化化和生活化;重视历史与现实的直接联系;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核;乐于发掘和提升教材的优势和潜力;重视材料的多样化等。总体来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命题精致鲜活,无论从卷面设计、题型构成、命题语言,还是从试卷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都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历史小论文题型是材料解析题的传承、发展与创新。2001年,上海高考历史试卷首次推出了历史小论文(也称“材料分析论证题”),从史论题到史料题,从半开放到完全开放的题目呈现,通过对此题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完成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重要转变,充分体现了高考改革从标准型向开放型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高考改革在遵循历史课程目标的要求的前提下,努力从知识型向能力型、思想型、思维型的发展趋势。此题型凭借“考查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以考促教’、引领教学改革、助推课程改革及其保持试题必要的区分度等”考查功能的优势为广大的命题者所借鉴和学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众多省份历史高考试题中。中学历史教师对此题型越来越重视,如何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已成为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研究热点之一。

二、高考历史小论文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近年来,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育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考历史小论文题以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等特点成为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考历史小论文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

历史知识是人类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历史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更是历史学科的基础,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历史知识既是具体的,又是整体的,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学生通过消化、加工和提炼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综观2001年以来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的历史小论文题,学生解题时必须依靠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充分有效地运用所学习的历史基础知识。如2015年第38题要求学生以“霸权的兴衰”为主题,叙述20世纪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被美国取代这一演变过程。学生需要围绕一站和二战后英美两国在世界范围内容霸权地位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此消彼长的具体变等核心知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对这一主题进行论证。

(二)高考历史小论文重视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历史思维能力作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是一般思维活动与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活动思维的融合,是学生实现对历史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揭示历史本质、历史发展规律的思维过程。白月桥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一书中这样认为:“历史思维概念的本质就是依据历史资料,生动、完整、具体地再现逝去的历史……它是看待社会历史的态度,是认识历史的方法”①,即是说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历史现象和丰富的历史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基础上。具体来说则体现为学生搜集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理解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再现和再认历史现象的能力等。

历史小论文都是半开放性、完全开放性的题目呈现,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强烈的延展性,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能够有效地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在简短的题目或图片材料或史料里发现关键信息,抓住命题者的命题立意,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问题是最关键的第一步”②。学生只有明确了命题者的意图才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解决问题。如2002年第37题,试卷向学生展示了上海外滩及其附近地区在近代以来不同时期的五幅图片,要求学生从图片上获取信息,指出160年来上海的沧桑巨变,结合国内外历史背景论述其变化的原因,思考并归纳这一沧桑巨变对中国今天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同时要求学生利用外滩及其附近的历史性象征,为世博会献谋划策。此题答题导向与答题要求明确,命题关注时政热点,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延展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展开与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体现。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有关近代以来上海在开埠前后和改革开放后所呈现的沧桑巨变联系国内外背景进行鉴别、抽象,经过有效的归类、整合,按“选题”“变化”“背景”“启示”和“创意”五个方面选择答题的切入点结合具体史实进行论证,古今贯通,为世博会的成功开展贡献智慧,提出创意,进行深入论述。在论述问题时需紧扣论点,材料典型,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力求观点与材料的统一,层次分明,叙述清晰连贯,文字流畅通顺且具有“历史味”。

(三)高考历史小论文题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历史小论文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了解,也是对学生个性发展倾向的了解。历史是一门人文学科,历史教育需要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文关怀。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重点纳入教学目标,深刻地体现了历史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导向性和教育性。“人的情感种类繁多,与历史学和历史教育有关者为道德感、民族感、美感和理智感等,它们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抱有自尊、自信、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③。因此,在历史教育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赵亚夫先生说过,在历史教育的场合一定要坚持“大教育观”,即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不仅要明确与之相关的学历教育内容,还必须承认由此而提升的人格教育内容。历史教育必须以培养爱国主义为精神核心,必须从具体的国家概念、民族概念和文化概念做起。高考历史小论文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倾向的契机。如2005年第36题,以二战为例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了评价。要求学生结合史实在反法西斯战争60周年之际写一篇反思二战的历史小论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最残酷的暴力行为,它毁灭了人类文明,践踏了人类尊严,侵犯了人类的各种权利,尤其是生命权。对于此题,学生要从人权、人的尊严、人道与现代文明、民族精神与世界和平、战争与法制、暴力与正义等方面对二战给中华民族、给世界人民造成的伤害与留下的教训进行深刻的反思。

三、历史小论文教学策略探究

目前,我国的高考历史试题命题主要依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体现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相关新要求和新理念。高考不仅是为高等院校选拔合格人才的评价手段,而且是引领基础教育改革的“指挥棒”,因此高考历史命题必须助推历史课程改革,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其“指挥棒”功能。运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的历史小论文题,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相符合,无疑是突破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知识瓶颈”的有力举措,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但是在进行教学实践时,中学历史教师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客观审视历史小论文的题型特征

高考历史小论文题型是材料解析题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聚焦于对学生历史素养的考查,一般分为史料题与史论题两种类型,如2014年第39题“文明的代价”、2015年第38题“霸权的兴衰”为史论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以唯物史观等史学理论为指导,论证试题提供的某种历史观点的正确与否;2001年的“公开信“、2003年“中国由被动开放走向主动开放的近代化历程”则为史料题,要求学生从试题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某一主题,自选角度,自定标题,撰写成文。历史小论文往往渗透某种史观,内容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并聚焦社会热点,所展示的素材经典与朴实并重,旨在借古鉴今,扩展学科教育功能,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且答题导向明确,答题要求具体。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客观审视历史小论文的题型特征,搞清楚历史小论文与历史专业学术型论文的区别。历史小论文作为评价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手段,主要对象是在认知水平、专业技能等方面与大学生和专业学者有一定差距的中学生,因此在格式的规范性与选题的创新性等方面并不苛求中学生,而是侧重于对学生论证问题的严谨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历史思维能力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历史教师可结合高考真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分析历史小论文的题型特征、命题思路、答题要求与写作规范等,使学生对历史小论文题型有深入的了解,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其中重点分析历史小论文的四要素。论点,作为小论文的核心内容,要明确、简练;论据,服务于论点,一般为题目中给出的材料与相关史实;论证,在某一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典型的材料与史实依据,做到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运用严密的逻辑分析、阐释、证明论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结论,对小论文进行扼要的概括或总结,强调论点,升华论点。

(二)创设合理的历史小论文写作情境

中学历史教师需创设能让学生产生疑问并需要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境。综观2001年以来上海卷、北京卷、安徽卷和全国卷中的历史小论文真题,多采用新的、呈现形式多样的材料,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又超越学生寻常练习和考试所熟悉的新情境,正呈现出沿着“材料在书外,基础知识的依托在书中,答案主要在书外”的方向发展。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超越知识本位、拓展学生历史思维和能力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走出知识教学的丛林,重视学习,不断阅读,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汲取学术研究成果运用于课程教学中,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提供广而博、经典而现实的历史素材。

但是,在创造问题情境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复杂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调动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现实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不会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的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关注时政热点,引发学生共鸣,开放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借古鉴今功能;问题的设计需要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思维空间,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

历史小论文的撰写过程是学生收集与整理历史资料并表达历史观点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指导作用的过程。虽然结合高考真题分析了历史小论文的题型特征、写作规范等,使学生对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历史教师仍然要在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问题适时给予指导,以便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首先,指导学生收集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事实与历史认识的区别,指导学生如何紧扣论文主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浩瀚如烟的历史材料中查阅有效信息并将其进行归类;其次,对收集的历史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小论文论据。最后,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小论文的四要素撰写历史小论文,使其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认识,做到小论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层次分明。

(四)给予恰当的评价与及时的反馈

“撰写历史习作……是历史学习评价的重要方式”④,作为评价学生学科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历史小论文是课程改革评价理念的有机体现。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成果,中学历史教师需对学生撰写的历史小论文作出恰当合理的评价。评价无需面面俱到,且以鼓励为主,肯定其突出创新之处,婉转指出其中的不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学生写作情况的及时反馈主要分为两种形式。首先,中学历史教师在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时,可以划出其中准确而生动的表达,批语表扬,也可以在最后写上总批语,仍以肯定为主,肯定其突出之处,婉转指出不足之处,这是对学生个人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是对个人学习情况的及时反馈;其次,对学生写作情况的总体反馈。中学历史教师可对学生的写作情况做整体统计,开总结课,肯定表扬立意新颖、有理有据、逻辑严密、叙述流畅的小论文,指出并质疑观点、论据分析错误的文章,并让学生继续讨论这些问题。采取分析、总结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小论文的认知水平,加深学生对所解决的问题的理解。

近几年来,高考试卷中评价和论证历史问题的小论文题逐渐增多,有成为常设题型的发展趋势,同时历史小论文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众多中学历史教师对历史小论文的备考策略和教学方法做出了积极探索。由于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中学历史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灵活把握教学方法。

注释:

①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56.

②伍尔克福.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41.

③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0.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

参考文献:

[1]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冯一下.改革中的历史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

[3]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美]伍尔克福.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5]李铜玉.研究性学习在高考历史上海卷中的渗透[J].天津:历史教学,2003(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李铜玉.高考导向:高考历史小论文与研究性学习[J].广州:广东教育,2005(3).

[8]张树生.历史小论文教学实践探索[J].南宁:中学教学参考,2010(09).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谈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谈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幼儿园线描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