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初中历史课应注意的几个因素
2015-09-10郭保新
郭保新
1.运用思维导图
1.1思维导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最初就是用来辅导一些被认为是“学习残疾人”、“无药可救”、“不良少年”和“落后生”的,并取得巨大成功。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思维导图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和色彩空间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2思维导图有利于老师的课堂教学,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而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备课比写出来更快,而且可以让讲课的人和学生始终都能掌握全盘内容。另外,它也能使教师的教案不仅不会随着年岁增加而变得相对僵硬,反而会更有弹性,更容易更改。
标准指出:“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思维导图特别适合作为集体合作学习的工具。通过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组成员之间合作制作思维导图,有助于小组成员之间共同发展认知和解决问题,几乎会自动地形成越来越清晰的统一思想,树立团队精神,有助于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互动。
2.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有人说历史就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学科,其实不然。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关键看老师如何把握。历史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对历史人物、事件有自己的看法。根据这一特点,我依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例如我在讲授《戊戌变法》时,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禧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这些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讲故事,使历史鲜活起来,吸引学生,也符合新课程“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要求。这样抓住了学生,他们愿意学习历史,才有高效率。在此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习题训练、史学能力培养、考试技巧提升等,使学生既提高人文素质又提高高考成绩,实现双赢。
3.通过引导,让学生养成预习课文的习惯
我认为预习课文对历史学习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引起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完成当堂课的教学任务。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如果课前不作预习,仅靠课堂上听讲,则学习效果很差。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将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看一看、想一想、练一练。经过预习,他们对下次上课要学习的内容已有一定认知,有的对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会认真地听老师和同学分析,从而增强听课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课前预习的方法必须在老师有计划、有目的的指导下完成。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如对于七年级学生,老师可以针对课文的重点问题设计一些填空题,让学生预习之后填空,鼓励学生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老师在上课时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对于八九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他们编写预习提纲,注意问题的序号化和知识的条理性。也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时用铅笔在书本上作批注,圈出重要的时间、人物和事件,写出自己的疑惑等。
4.用文明史观指导初中历史教学
文明史观是当代我国史学重要的指导方法,得到高等院校史学专家的肯定,并在实践中得到运用,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比较注重文明史观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在文明史观的指导下,主要的历史方法有近代化史观(经济发展、国家繁荣、人民殷实、社会稳定过程中的历史行为)、全球化史观(从促进世界整体发展的角度评价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文明史观(尊重世界各民族的文明传统并加强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社会生活史观(注重历史前进过程中民众生活的变化)和革命史观(近代民族国家诞生的世界意义)。如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的历史和工业化历史、世界科技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世界有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历史、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等专题问题都得到史学界的关注。
5.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为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教师上课就要力争让学生感受到时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老一套,要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为此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创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比如在教学中在设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个主题的教学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点,将视频片段、声音、图片、音乐连成一体在课堂内展示,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融入那段历史,这样会达到良好效果。
6.设计课堂作业,注重趣味性多样性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要求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过硬。初中阶段历史老师一般都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据我所知,由于长期以来历史学科不受重视,在某些学校也有一些历史课的教学由其他课目的老师兼任,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因为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性的特点,所以对历史既不能直接观察,更不能做实验;而初中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果在课堂教学中用优美、生动、形象鲜明准确的语言,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就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作业是巩固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常规的历史作业往往形式单调,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注重趣味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