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讨
2015-09-10姜栋
姜栋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必要性,并从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借助俱乐部模式,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理念;丰富体育教学项目,增强体育运动生活色彩;营造体育文化氛围,采用多种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讨了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的建构途径,以期为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高中体育 体育教学 休闲生活化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秉承和谐、包容和民主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机械性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化为休闲生活化模式,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和轻松自然的体育环境,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体育活动。因此,探讨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背景及其构建途径,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有积极意义。
1.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观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育运动需求,开展休闲生活化的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满足高中体育素质教学的要求。
另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途径。高中时期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但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诱惑无处不在,很多高中生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从中寻找刺激与快感,这样不仅减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影响其身体健康,而且网络中的暴力和色情等元素不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借助休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的架构途径
2.1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构建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的关键时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至关重要。这一时期,学生对人生价值与生活意义开始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对梦想和追求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不可避免地会感到彷徨与迷惑。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构建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激发学生敢于直面困难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安排轮滑和攀岩等挑战性项目,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极限;或者组织篮球赛和羽毛球赛等团体竞赛项目,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2.2借助俱乐部模式,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学校可以采用俱乐部模式的选课制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某一体育锻炼项目中,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运动水平,为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理念和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的开放性与自由行,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帮助学生缓解学习时的疲劳与压力,又符合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3丰富体育教学项目,增强体育运动生活色彩。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学校的教学项目仍然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短跑和中长跑等方面,学生在选择体育项目时的局限性较强,无法完全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和心理需求。因此,高中学校需要采用选课制度,丰富体育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例如学校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开办健美操、轮滑和武术等课程,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又可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安排生活中常见的运动项目,增强体育运动的生活色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本质。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可以将踢毽子和花式跳绳等运动项目引入体育教学中,这样的有趣味和生活化的运动项目既可以活跃体育课堂教学氛围,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不高,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度。
2.4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建立多种评价机制。一方面,高中学校需要重视体育教学,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例如高中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和宣传栏等,宣传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在学习与生活中的价值。另一方面,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表现采用多种评价机制,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注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过程性,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的锻炼效果,不以体育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唯一标准,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结语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采用休闲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体育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使学生主动投身于体育锻炼,从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念.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12:118,120.
[2]朱慧芳.休闲体育与体育生活化[J].运动,2010,04:124-125.
[3]赵文杰.体育生活化:体育的回归、跨越与提升[J].体育科研,2006,04: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