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愉悦语文课堂,增效语文教学

2015-09-10张波

考试周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张波

摘 要: 语文课堂的愉悦可使教学更有效甚至高效。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促进和谐融洽的情感交流、确定适宜恰切的教学内容、激发自主的学习动机,为语文课堂开启愉悦之门、成功之门。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愉悦教学 高效课堂

最近一段时间,有个教学现象一直在困扰着我。为什么孩子初上语文课时的澄澈眼神和充满着欣喜与期待的神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化?他们的眼里缺少了那种发自心底的快乐?以前那种亮晶晶的、令人欣喜的色彩渐渐淡去?是因为他们在慢慢长大,好奇心在减退,还是他们早已经熟悉老师的“看家本事”?这些问题使我陷入沉思。

很多同事也发现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辛苦,然而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成本与低收效之间的矛盾始终困扰语文教学。如何关注并分析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使教学变得有效,甚至高效,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笔者认为,要使教学变得有效甚至高效,方法途径很多,而课堂的愉悦不失为一种方法。“愉悦教学”法是以心理学为依托,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中积极探索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一、鼓励学生,亲近学生,让课堂轻松和谐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必然的联系,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学生畅所欲言,对语文的新认识、新发现大胆表述,为学生提供个性、兴趣凸显的空间,而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一个成功的课堂就是师生共同愉悦的课堂,一个不时充满笑声的课堂,魏书生说:“尽可能地做到每堂课教学要让学生有笑声。”让笑声成为点燃学生心中激情的火种。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在轻松舒畅、和谐的课堂气氛下才较易产生积极向上的正向心理体验,形成愉悦的心态,使实际上紧张的智力劳动,在心理感受上并不紧张,从而在愉悦的情绪中进行紧张的智力劳动,以苦为乐,其乐无穷,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

因此,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创设了形成愉悦气氛的特定情境,使其感情激荡,思维活跃。当一个人的思维活跃起来,就如同平静的河水进入奔流状态,在奔流中会激起浪花,会有哗哗的奔流之声,于是这种流动便带来愉悦的体验。又因为这种思维的活跃在课堂上不是处于独立状态,而是处于一种相互的、不断的激发之中,所以更增添了一种自我展示的快感和竞争的兴奋。这样,教学便可以在学生的兴奋愉悦的状态中展开和完成。

二、互动交流,让学生快乐感悟

教学是一门学问,它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如果在课堂上,教师总是板着面孔,学生的心理上就会感到压抑,从而强化精神上的疲惫感和厌倦感。要使学生乐学,必须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教师的心中要装着学生,只有心怀学生的教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很难想象一个高高在上的古板冷漠的教师会深受学生欢迎,教师要充分运用自身的魅力,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要善于透过这扇窗,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反应。课堂上,教师要明眸善睐,时时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是神不守舍,心不在焉;是凝神皱眉,若有所思;是心领神会,笑意灿然;还是热情高涨,畅所欲言……教师要时刻关注这些细微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而且,教师还应“擦亮”这扇窗,使之明净热情,经常以亲切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教师在关心他、期待他,从而开启另一扇窗。

三、确定适宜恰切的教学内容,让快乐触手可及

愉悦教学不是为愉悦而愉悦,目的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之余,切不可忘了愉悦的根本——文本。

王荣生教授说:“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是要有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怎样的教学内容是适宜的呢?

1.正确。首先要强调教学内容与常态的一致,即语文所教的听说读写,其取向、姿态、方式要与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所需要的、所运用的一致起来。其次,是教学内容要与学术界相认识的一致,实际上就是要与正确的专业知识相一致。这两点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及教学内容的吐故纳新。

2.适度。适度,是相对于与浅、滥、过度而言的。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过于浮浅、停于表面,理解得过于宽泛,这也对那也对,对教材的开发过难过深过偏,有二次开发之嫌,都是不正确的。

3.生成。语文教学的内容并不是先形成并客观地呈现在师生面前的,而是由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中现实地生成的。

四、激发自主能动的学习动机,让成功的愉悦延续

语文教学是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愉悦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有时会出现学之不够、言之不尽的情况,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写。仿写、续写、改写,写读后感,鉴赏文,方法不一而足。在写作天地里,学生放飞想象,恣意挥洒,写作兴趣浓厚。他们的文章显得活泼,情感真挚动人,想象丰富,语言生动。

只有学习动机被充分激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时,学生才会扬起自信的风帆,投入更大的热情到学习中。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语所说:“在教学中给所有学生创设‘成功的预感’,是教师在培养持久的学习愿望方面的一项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铁皮鼓.语文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2]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

[3]朱永新.写在教育的边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