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适应理论下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探讨

2015-09-10陈阳

考试周刊 2015年88期
关键词: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摘 要: 皮亚杰的心理适应理论解释了儿童面对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时候应该如何接受信息并调整信息。由于该理论强调了个体对外部信息的内部理解和编码过程,因此特别适合解释当个体面对新环境时行为表现的原因。有必要从心理适应理论角度出发,对被动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心理适应理论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一、心理适应理论

皮亚杰认为随着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将具有较多格式。格式在个体外部行为中有所表现,同时是一种内部结构,能够使个体对外部环境觉知并进行分类和整理。在规整过程中,形式不同但本质接近的动作序列将会被归成一类,继而被概念化。因此,格式被认为是个体认知发展的结构。格式的改变将促使个体在人生发展中的认知形成和变化。人生作为一个连续的生命发展历程,成人的认知格式同幼年期间的格式并非是分割的。这个非分隔体现在同化与顺应两个重要认知过程中。

同化理论是皮亚杰适应理论的核心内容,它借鉴自生物科学中的同化概念。在生物科学中,同化概念指生物有机体将外部环境的刺激输入到本体结构中,并在一定规则下转换、吸收,成为自身结构组成部分的过程。皮亚杰将其引入到发展心理学的视野后,视为一个将外部知觉要素和刺激整合到原有格式或行为模式中的过程。同化作为认知过程的一个成分,是个体认识外部环境、接受外部环境的一种方式。同时,它也是个体适应外部环境、调整改变自我的一种形式。但是,皮亚杰更愿意使用顺应说明格式的变化。区别于同化在原有分类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吸收,顺应更加接近一种“创造”的过程。顺应过程往往是一种对外部刺激的拓展性接受。当面临新的外部刺激时,个体如果不能通过同化将其“消化吸收”,那么将创建一个新格式或修改原有格式以适合新的外部刺激。顺应过程的出现意味着个体能够更好地接受新实物,并改变心理结构。因此,在顺应过程的基础上,个体再次面对外部刺激物将启动同化过程,更好地接受、整合新事物,并能够从中汲取能量。所以,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心理过程,个体才能够在一生发展过程中和外部环境更好地互动,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调整自我,不断成长。

二、心理适应理论下的流动儿童助人行为

在“地球村”时代,似乎如从前一般在一个地区恒久不变的居住已经成了一种奢侈。无论是从宏观层次的经济、文化等角度出发还是从微观层次的个人求学、就职等原因出发,流动似乎成为了新时代人类的共同行为趋势之一。然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背景下的人们既有文化、宗教和习俗的差距,又有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任何一个人,到陌生环境中生活都是挑战。对流动儿童而言,更是如此。在非自愿的前提下,随着务工父母来到城市,面对和自己家乡完全不同的情景,流动儿童如何更好地与外部环境互动成为摆在他们面前不小的难题。皮亞杰的心理适应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特别是在我们将研究的情景限定在真实的班级情景中,探讨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时,这便显得更有实际意义。一方面,助人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行为,能够有效增进个体间的正向社交体验。另一方面,当流动儿童在班级群体生活中更乐于助人时,意味着班级生活适应能力不断增强。继而,这必然为其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受皮亚杰心理适应理论的启发,我们试图通过系统的促进方案实施使流动儿童在班级中产生更多助人意愿及行为。同时,从班级整体助人网络结构出发,我们期望这种聚焦于整体班级助人网络结构的促进方案设计能更好地促使班级中亚群体内部和亚群体间的助人行为更加完备充分。最终,达到整个班级中的所有同学间都能够谦虚礼让、互助和谐。这样的研究思路使研究者在有效了解流动儿童是如何整合外部环境的信息的同时,更有效地把握其群体背景。可以说,皮亚杰的心理适应理论使研究者将外部环境和流动儿童置于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因此,在如此研究思路下,宏观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中观的社会关系、群体身份背景和微观个体层面的人格禀赋都将被综合考虑。显然,心理适应理论拓展了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的事业和范围,它使得对助人行为的研究不再简单局限在一个狭隘的微观个体视野中,而是强调外部环境和个体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正是这种同一和整体的强调将是研究者有必要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有效结合,进而保证在以调研数据为前提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其他非量化资料加深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发生机制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大学生心理骨干感恩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组织中的助人行为: 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微观视角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组织中助人行为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