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2015-09-10许益霞
许益霞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包括三节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化学能与热能”,第二部分“化学能与电能”,第三部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本教学设计为第二部分内容。
1.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丰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活动,“化学能与电能”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实验,呈现现象,归纳总结。而本设计采用问题引领方式,从已有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交流,最终自己得出问题的答案,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并通过实验设计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亲身体会这一过程。这种不断设问学生不断思考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启发学生思维,培養学生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学习意义重大。
2.教学目标
2.1获得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
2.2探究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2.3能对自己探究原电池的概念及形成条件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学习化学的能力。
3.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1:在你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哪些需要使用电池的产品和器具?各使用什么样的电池?
设计思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找到本节课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渡:这些电池使用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步入学习正题,从本节课能量转化角度引入下一环节学习的内容。)
第二环节:问题引领,分析讨论,转化难点,建构知识
问题2:电流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新知识学习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原电池设计的核心是形成电流,所以一开始让学生找到学习方向(建立在以前所学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无形中使学生在心理上对所学新知识产生亲近感。
问题3:如何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什么样的反应可以产生电流)?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自己的见解,并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做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化学反应与形成电流的关系,认识到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这些电子的转移才可形成电流,即只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流的产生有必然联系,只有学生理解了这些问题,才能接受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可能性。
问题4:如何让氧化剂与还原剂之间得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设计意图:创造性思维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思维品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寻求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这一问题是原电池学习的核心内容,如果学生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电流的知识,认真分析,创造性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因此,在此教学中我尽量多给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其他学生分析、甄别答案的合理性,老师在旁边可作适当点拨,最后,让学生统一结论,找出最合理的解释,老师再作适当补充、梳理。此时,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对自己能够答疑解难产生自信心,同时有了成就感、自豪感、满足感,对学习化学有了信心(这也是教育目的之一)。
第三环节:设计实验,培养实践能力
活动:根据已具备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设计一套原电池装置用品:镁条、铜片、铁片、导线、金属夹、手电筒用小灯泡(或发光二极管)、果汁(橙汁,苹果汁)。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设计几组不同的原电池)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理论已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动手创造能力,设计几组不同原电池,在设计过程中,充分感受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在实验中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实验中会暴露出对理论知识理解的不足之处,通过理论—实践—理论,逐步建构完整的理论基础。有的同学还会用两种相同的金属做探究性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环节四:归纳整理,深化探究理解
问题6:通过动手实验,原电池中电子是怎样流动的?如何判断装置的正负极?
问题7: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设计意图)总结、归纳是对探究知识的升华,完整的总结、归纳能够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学生在前面讨论及亲自试验的基础上对原电池中的基本内容做出完整总结、整理,以对本节课知识有完整、系统的认识。
4.设计说明
问题导学是本教学设计的特点,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建构相关知识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的合理性,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以不断补充理论使所学理论趋于完整,通过讨论、实验,在动手动脑动嘴中完成知识内容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