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2015-09-10罗学毕美花

考试周刊 2015年88期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方式

罗学 毕美花

摘 要: 高中政治教学,是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由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成为素质教育,是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方式及教学实践过程的应用,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使之有效进行课堂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作者认为,对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研究总结要以生活化融入其中,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有利于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灵活掌握。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 高中政治 教学方式 应用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要从生活化入手,使政治课堂成为贯穿政治知识点与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堂。以注重实践精神,进行知识的开拓与创新,化抽象知识为简单,巧设悬念、解惑来带动课堂学习氛围,是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政治课堂实践的实践性、开放性与拓展性知识,特别要体现“生活化”教学理念,化抽象知识为形象,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断丰富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及运用能力,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知识系统,对生活常见的政治问题给予分享,解析生活中的政治内容,并通过不断总结的方法及有效课堂训练,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一、以“生活化”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生活化”的相关定义,可理解为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的相关内容,生活化创新教学是建立在知识的获取基础上的,其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及知识运用能力,通过不断的思维训练,在政治现象、政治观点、政治结论及政治理念等方面,不断完善政治的思路,最终以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政治为核心展开系列知识点及提高能力。所以教师备课中,应以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经验为契合点,发现学生生活的点滴,引导课堂与生活的教学介入点,在高中系统知识的基础上、思想上設置政治教材的讲解思路、丰富内容,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化抽象为具体,立足生活源头,展开个性化政治教育,以生活化政治教学总结课堂模式,融入学生发展中的不同需求,以灵活多变的角度展开知识性创新。将政治课堂融入学生生活经验的世界之中。政治学习亦同理,生活体验过程是学生掌握与灵活运用的过程,在学习中体验与创新,思考与实践相并行,在培养学生生活化中可以提高学生政治综合能力及综合素养,进而改善学生生活状态,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质量的生活实践人,用政治知识武装学生,塑造学生。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要的导航者,进行知识桥梁的构建,因此,课堂以学习生活经验为基础,情境再现,与多媒体知识系统结合,将生活化的创新知识再现。例如,在课堂上让一组学生充当消费者,在选购称心如意的商品后结账,有人可以给现金结账,有人可以采用刷卡形式;另一组以收费人员进行角色分工,并落实责任到人,让学生有实际参与意识,这种牵引“支付手段”在教学中应用,让教师传授知识时更得心应手,容易得多。

二、实现内容讲解生活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要进行生活化引导,教师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计划制订,不是片面围绕教材进行的,用根据高中学生整体的思维模式及知识应用能力,建立不同的学习方法及授课方式,并以大纲为参考价值进行知识点的有效构造过程,由于每位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生活阅历不同,因此思考的角度也大不相同。教师要给他们的分享及相关建议给予鼓励和合理讲述总结,以模块教学提升学生对政治的感悟能力为主。摒弃拘泥于本知识的封闭思路现状、滞后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创新,实现政治课多样化、多元化才是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教学手段。这样能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是重中之重。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寻找新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开学生固有思维,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主动解决新问题,导入新方法。从多角度、多层面解析政治问题,最终达到使学生对高中政治理解及问题分析更加全面性、系统性。尤其要注重时效性,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当代的政治发展形势及趋势,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能够灵活运用政治观点,能够举一反三,学会用创新性思维创造实践。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注重将政治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整合,充实完善教学内容,运用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丰富自己生活,加上兴趣因人而异,需求迥然不同。所以,教师要提高自己的选择、组织和利用能力,实现高中政治课堂的实用性、合理性、严谨性与时代性。因此,“生活化”课堂教学体现出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立足于高中政治教学。

三、课堂结尾教学生活化,实现生活世界学习目标

生活世界,是学生置身其中亲身体验世界,对学生有一定的影响意义,是学生理解世界、感悟世界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教师与学生,在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各自的生活体验、生活世界不同,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逐步形成阶段,社交习惯不同,对课堂的体验要做好把控。这就要求教师在结束课堂授课时,充分发挥“生活化”课堂结尾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各个知识点、关键要素具有“生活化”理解的空间拓展,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应用于实际,进行说话沟通、不断尝试。例如,在教学《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教师可布置“生活化”的课后作业,作业内容要充分、灵活,提出趣味问题:“你喜欢外出旅游吗?”“关于中途强制进行消费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等。教师利用那些出现在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进行记忆回放,促使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积极思考与研究探讨,在理解的基础上,课后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及信息要素,把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渗透到经济文化、生活文化、人文文化中,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庸俗化弊端。通过普及“生活化”政治课堂为结尾的教学模式,运用政治生活化再现视角促进学生对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知识点的运用与灵活感悟。通过书籍、网络信息及图书馆等途径,拓宽学生的政治知识面,提高感悟能力。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是“生活化课堂”,可避免传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庸俗化、无序化,情景再现能力要综合提升,让学生学会将现实世界与知识世界灵活沟通,促进个性教育的发展。

四、结语

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实现内容讲解生活化,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课堂结尾教学生活化,实现生活世界学习目标,最终提高学生学习高中政治的兴趣,实现特色发展教育。

参考文献:

[1]孙亚芹.让政治课堂“活”起来[J].才智,2009(31).

[2]吴瑞艳.注重政治课堂生成性资源[J].今日科苑,2010(10).

[3]翟晓静.“两难”问题在政治课堂的应用[J].才智,2010(22).

[4]刘淑娟.让我们的政治课堂变得和谐起来[J].中国校外教育,2010(S).

猜你喜欢

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教学方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