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秩序下为官者需要八种意识

2015-09-10王志民

人民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制度

王志民

【摘要】构建官场新秩序,制度建设固然非常重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官员的自身素质更为重要。只有加强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教育,使各级官员永远保持信念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时代意识、奉献意识,并时刻以此为警醒,官场新秩序方能保持下去。

【关键词】制度  新秩序  为官意识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推出,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官场新秩序重建运动。随后,反“四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事再布局、重拳反腐,极大地震慑了官场,特别是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官场风气焕然一新。官场新秩序构建的重点已经开始从制度机制建设向重塑为官之道的转变。

构建官场新秩序,为官意识比制度建设更为重要

构建官场新秩序,制度建设固然非常重要,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官员的自身素质更为重要。即使有好的制度,不能很好地贯彻和落实,也只是空中楼阁。如果上级官员任人唯亲,下级官员吹、拍、哄、贡的为官之道不能根本扭转,即使官场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也难以保持下去。根据当前形势和已有的制度建设成果,要保持官场新秩序,必须从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向为官之道重塑为重点转变。保持官场新秩序,重塑为官之道,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八种意识。

第一,信念意识。定力源于信仰,信仰铸就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首要标准。没有信念,就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失去了动力和奋斗目标。好干部不仅要具备家国情怀,更需要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理想信念。官场新秩序下的为官之道,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离开“三个自信”,就没有价值判断,就会迷失方向。

第二,学习意识。为官之道,素质是基础,而素质又源自于学习。学者政之出,政者学之施;政不于学,则无道揆法守。党的十六大已把建设学习型社会,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领导干部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掌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学习哲学、历史、法律和科学技术,特别是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方能提供执政能力。

第三,服务意识。领导就是服务。官员也是一种职业。刘少奇接见劳动模范时传祥时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既然是官,就不同于一般百姓,其特定的职务又决定他的使命是服务人民。从更高层面上讲,应该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信仰。

第四,法治意识。党有党纪,国有国法。为官之道的底线是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官员与群众的最大区别是手中握有公权。之所以称之为公权,那就是说不属于官员个人的权力,而是人民赋予的。官员自己应当对权力怀有敬畏之感。否则,就会走向专权,就会走上腐败之路。习近平主席提出“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无疑是官场新秩序下为官之道的行为准则。

第五,担当意识。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担当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面对高压反腐,有些干部开展正常工作时缩手缩脚,以明哲保身的态度对待工作,以为不做事就不出错。岂不知,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利益和矛盾日益凸显,需要的正是敢做敢为的担当精神。官员必须积极转变和创新工作方式,以勇于的担当精神推进改革。在其位、谋其政,是为官之道的最低要求。

第六,使命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讲,党员干部的使命就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要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一般意义上讲,为官之道的使命意识可以概括为:为官一场,造福一方。芝麻官、千钧担。即使中下层干部,也必须胸怀大志,并做好自身职务赋予的具体工作。

第七,时代意识。如今,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传播新形式,推动着政务公开,使执政内容和形式更加透明。公众监督已是客观存在,官员正好可以通过公众监督来提高执政水平,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官之道的内涵正在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社会事务更多地从“管理”转向“治理”。“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而“治理”则是通过上下互动来实现的,合作、协商是“治理”的基本形式。

第八,奉献意识。官员也是人,也有自身利益诉求,但这绝不意味着官员可以没有奉献精神。官员相对于其他人群而言,应该有更高的境界,应该怀有甘于清贫的奉献精神。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要求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数先进人物也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革命坚定性和革命气节。习近平总书记如此告诫官员: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

官场新秩序催生新的为官之道,新的为官之道又为官场新秩序提供人文支撑

官场新秩序是由官场的各种规则构建和维系的。而作为官场秩序的规则,也与其他规则一样存在着显规则、潜规则、元规则等三种形式。显规则是已经制定并运行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潜规则,一般是相对于显规则而言,是指没有明文规定的、并与显规则相抵触的规则。元规则是由强势者主导而制定的规则,体现的是赢者通吃。官场新秩序,“新”就新在是以显规则为根本规则的秩序,集中了社会对官员行为规范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官场新秩序不给潜规则预留生存空间,是摒弃元规则的新秩序。

然而,规则是由人制定的,又要由人来遵守。官场新秩序必然催生新的为官之道,新的为官之道又将为官场新秩序提供人文支撑,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中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官之道。毛泽东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关键在人,为此,必须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构建官场新秩序,必须做到规则与意识的有机统一,因为规则是由官员的为官之道来支撑的,而为官之道又要由规则提供保证。如今,重拳反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官场新秩序基本确立,给为官之道提供良好制度保障。要保持官场新秩序,就必须加强对官员为官之道的教育,使各级官员永远保持信念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时代意识、奉献意识,并时刻以此为警醒,官场新秩序方能保持下去。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

【参考文献】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責编/谭峰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制度
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完善
夏朝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制度的笼子》
某些单位的制度
《制度的笼子》
制度“上墙”更要“上心”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