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四兄妹因为什么而绝望
2015-09-10
6月9日晚,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4名儿童服食农药身亡,4个孩子的年龄分别是13岁、9岁、8岁和5岁。这起令人痛心的事件一经报道立刻震惊了社会:孩子们遭遇了什么?为什么会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如今,我们已无从了解事发前的真实情形,也无法再走进当事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只是希望能通过对该事件中家庭方面因素的分析,让更多父母了解到,作为孩子最亲的亲人,我们的哪些行为会伤害到孩子?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哪些支持?今后彼此相伴的路程,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韩国成(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我们来从为人父母者对孩子生命负责的态度来分析一下这个悲剧性事件。既然夫妻两个人组建了家庭且有了孩子,正常有责任感的父母至少要担负起抚养和教育的任务,但是4名留守儿童死亡事件,却暴露出一个非常大的隐忧,父母因为夫妻矛盾升级到不可调和的地步,母亲离家出走放弃了对孩子的监护义务,而父亲也为了生计不顾孩子们的监护责任出去打工,这就使留守儿童监护出现真空地带—无人管无人问。
从本事件中,不难看出这对父母的夫妻关系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这给孩子们的童年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要知道,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依恋远不止物质生活上的保障,更有对父母恩爱营造和谐家庭环境的无限渴望。但这一切,作为当事孩子的父母完全无视,从报道的信息来看,由于夫妻关系的矛盾,孩子们的妈妈曾经多次殴打和伤害孩子,她把对丈夫的严重不满情绪,对家庭生活的失望宣泄在孩子身上的时候,可能从没有想过这种做法给孩子们会带来怎样的痛苦体验。这就给很多家庭敲响了警钟,孩子是无辜者,绝不能因为夫妻反目、关系破裂而让孩子承受痛苦的后果。既然生了孩子,就应该在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后,考虑到如何安排好孩子的监护和教育事宜,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对他们的爱与关心。只有做到这点,才能有效防止此类悲剧的再度发生。
林涛(法制晚报记者):我们单位楼下有个沙县小吃,来自福建某地的一家人。孩子父母负责做菜,丈母娘负责招呼客人,他们三个随时还要收拾桌子和洗刷碗筷,孩子大约4岁,就在十平米左右的空间内跑来跑去。沙县小吃的汤很美味也很烫,送汤的时候,他们都很仔细的躲着孩子。有次我去,点了个炒河粉,孩子爸爸开炒。突然,孩子摔倒了,我就在旁边,看的很清楚,就是偶然滑了一下,没什么事,孩子吓着了,所以大哭。他父亲一下子冲过来,抱起孩子看个究竟。
这家人也是外出打工,相信他们也有很多困难,但带在身边的孩子得到了家人更多的关注。从新闻中可以看到,毕节四兄妹在2011年前也是被在海南打工的父母带在身边,那个时候,无论如何大家尚能相安无事。但服毒时,他们没有跟在父母身边。于是,在出现反常情况时,他们的父母无法了解,也无法及时关注与解决。
知乎网匿名网友:家庭成长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有重要影响的。当我看到新闻中提到四兄妹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自己玩耍,而他们又养了两头猪,还在后院种了一些菜时,我突然感觉特别能理解他们。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而且确实培养了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但是在情感教育这方面,我认为我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是失败的。当我有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很少会对他们讲,因为我觉得讲出来总有种尴尬的感觉,而且许多时候讲了也并不能解决问题。从报道中小刚与他父亲通电话时的情况就能看出来,这位父亲其实只是一个可以给他们提供钱的陌生人,他们心里想的,我猜他们肯定也从来没有跟他们的父亲说过。
我用我的经历做例子,并不是说我的父母不爱我,只是为了指出他们其实不是很清楚如何与孩子交流感情,也不知道他们的行为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影响。
网友“神鹰与我同在”:其实现在有很多的留守儿童,都需要关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这是不争的事实。家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我不属于留守儿童,他们的心情,我可以猜测一二。我一年级的时候,外面下了大雨,班里的同学都有人来送雨具,我等到雨停了自己回家的,因为当时不等雨停没办法,没有人给我送雨具。其实毕节的孩子们有3500块钱,有米面还有腊肉,饮食上面可以说温饱是基本能够保障的,但是他们却长期得不到关心,精神方面空虚,哥哥跟随父母生活期间还经常遭受打骂。这样,导致长期处于孤独、内向、自闭心理状态的4个孩子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爱是无形的东西,而有些父母似乎更在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现在很多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同样处于跟留守儿童同样的精神困境中,他们在物质上一点都不匮乏,他们缺的是爱。其实,孩子要的不多,他们只是想和父母在一起,这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重要性。在孩子成长中父母不起到应该的作用,反而只知道给孩子钱,久而久之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会有一定的问题。
父母应该在孩子成长中多多陪伴孩子,孩子需要关注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