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探究
2015-09-10余治中王庆
余治中 王庆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
文言经典是我们的人文祖先社会活动最有价值部分的追述和记录,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中华文化的所有产品都是从这个根上长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都是从这个根上生发和确立的。然而今天的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通常不大愿意选择文言文作品。我们民族的经典被束之高阁,日益远离了他们的生活,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种现象:一部分年青人渐渐失去了文化的自信,也失去了民族的自信,屈服于强势的外来文化压力,焦虑、浮躁、进退失据……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对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时期学习文言经典,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这将为他们以后的人生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中华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
现代汉语的语言系统是由古代汉语的语言系统发展变化而来的。古今汉语一脉相承,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既有差异性,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仍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大的生命力。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继续从古代汉语中去汲取养料,吸纳其中仍然鲜活的因子。至于在写作方法、艺术技巧和文风教育等方面,许多文言经典堪称语言内容思想俱佳的精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确实会使人受益匪浅,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十分有利。
在中学素质教育的体系里,文言经典具有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教育功能。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经典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泳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看,有助于陶冶情操,砥砺品质,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完美人格。
一、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窘境
文言文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尴尬和困惑。学生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对它不感兴趣;老师教授文言文费时费力,收效甚微。
(一)文言文教学实践是语文学科改革的短板
在语文学科的几块园地中,文言文的教学改革实践显得冷清和沉寂。大多数走在语文学科改革实践前列的优秀教师,在进行公开课、评优课、比赛课等活动时,选择的往往都是现代文或者诗歌,很少愿意选择文言文来教学,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的教学实践领域。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占有很大比重,落后的文言文教学实践成了语文学科的短板,限制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也影响到了语文学科的整体水平。
(二)文言文教学信息资源匮乏
课堂上,教师往往局限于课时或者学生的现有文言文基础,常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化处理,缺乏拓展延伸;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可供查阅文言文信息资源的便利途径和方法。如果没有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只能依赖文中的注释,或干脆买一本文言文翻译参考书。课堂外学生在选择课外读物时,往往不大愿意自觉地选择文言文作品。教材中的文言文虽说是精品,但有的篇章只是一些节选,有的则是在有限的基础上的文学创作,并不能把历史真实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效地、恰当地筛选信息,对作品的背景、作者的经历、人物的生平、事件的原委等等进行适当准确地讲解,使学生有个正确的评价。学生手中如果只有课本和练习册,不进行相关的延伸,极易造成学生文言文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文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等等感到陌生疏远,难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无法获得较深的文化底蕴和形成较好的文化素养。
(三)查阅文言文信息资源有心无力
学习文言文会遇到一些障碍的东西,如文言虚词、古今异义词、古今称谓、文言特殊句式、古代官职名、文言典故和历史朝代等信息,单靠课堂教学是解决不了的,在网络上搜集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又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老师和学生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是有心无力,这样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不到位,掌握知识不完整,很难达到理解知识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四)文言文日常课堂手段单调、教法僵化
在文言文课堂上为了引导学生朗诵,老师往往播放一下朗读录音,为了增强文言文人物的直观性,有时也会找来几幅画辅助教学,这种教学媒体总显得单调乏味。文言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初级阶段,而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信息化的学习环境或教学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日常文言文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最后归纳大意。这样的课堂必然是索然无味、缺乏生机和活力的。教师只有构建相应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有关丰富深厚的文言知识体系,才能在文言文教学时融会贯通。缺少了教师的精妙点拨,诗意盎然的品味涵泳会沦为索然寡味的死记硬背,难以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也就不能提高他们的精神素养。
二、优化文言文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一)优化教学信息资源
近年来,以云计算、移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已初见端倪。它带来教学变革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不再局限于某种单项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而是集结多种技术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的生态资源,从而推进教学实践的整体变革。因此,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文言文教学必需紧紧跟随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步伐,与时俱进重构信息资源库,构建教与学移动智能信息资源库系统。
目前文言经典资源库系统性不强且很难与教材相配套,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语文学科教师协同工作,根据篇目的教学目标,收集和整理各种不同的教学资源,或对内置资源库和网络素材进行修改和调整,或自主设计课堂教学材料,完成教学设计,并将其分类增添至资源库中,或者设计开发该方面的软件程序,满足师生的教与学的需要。周而复始,即可重构内置的资源库,从而构建出与授课教材相符合的资源库和智能教学系统。
(二)优化教学情境
现在的学生是90后和00后“独生一代”,他们与伙伴的交往太少,不善与人沟通,对一般的活动丧失热情。学习主体变化意味着传统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转变,教师应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优化文言文教学情境,就是指从学生需要出发,教师依据语文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提倡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持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创设生动有趣、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情境,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不同观点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三)优化赏读活动
古代经文教育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赏读的运用。赏读的妙处就在于以声传情,情随声出,声情并茂,这样既可以传递文句自身的情味,又可宣泄出学生自我体悟文句的感受。但是时代变化发展了,吟诵的形式方法要多样,激励学生求知欲望,形成对下一个教学活动的期待心理。可以采取听名家朗诵、复读、轮读、领读的形式,当然还可以采取粗读、批注细读、研读(讨论、辩论、交流、汇报、评价)等形式。个人和小组自由设计朗读并展示和讨论。除了朗诵之外,个人自我体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这时需要的则是排除声音,让意识处于一片静默之中,默诵,吟诵,单独地自我体悟,深入到潜意识里默识。
(四)优化交流互动
文言文教学以文言的言语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探究文言言语形式如何表达言语内容。与文言经典对话需要的是师、生、文三者之间的交流。对话后言语外化的形式需要多样,讨论、辩论、交流、汇报、评价等多种形式才能够激活学生的内部言语,使其通过“有声语言”表述于众,形成共享。
这是学生面对文本、解读文本过程中与文本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对话过程,再通过全班中的交流互动形成师生、生生间的对话,这样,文本、师生间就产生了多维的思维碰撞,产生着对文本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感悟。下面以分组协作的优化为例来谈。
要依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性别等将学生分组,有助于打破不同类型学生之间的障碍,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组内成员要有具体的明确分工,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保证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实现小组角色之间的相互依赖,增进学生互动的有效性。
(五)优化评价反馈
文言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在于文化。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测教学效果,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和别人。既可以采取教师主持评价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学生主持评价的方式。既让学生谈一谈这篇课文学下来有什么收获,也让学生评价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也尝试评价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还可以通过做多样化的练习来实现课堂的有效反馈。练习时教师充分利用口答、笔答、抢答、板演等多种形式激发练习的兴趣,提高练习效率。教师根据当堂练习的反馈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对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及时解决和纠正。
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是对现有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改变了单一讲授式至上的做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提高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历练品质的过程。这是一种致力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目标而设计的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一个值得教育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作者单位:广安市武胜烈面中学校
广安市武胜烈面镇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