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高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引发的思考
2015-09-10张美玲
张美玲
阅读久经检验的名著经典,是与先哲进行对话,除了可以给予学生语言文字修养的指导与借鉴外,更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改造人的思想,甚至成就学生受益一生的高贵品格。阅读名著经典如此重要,高中生为什么就不爱读呢?笔者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原因如下:
一、因为高考而产生的学习上的功利想法
语文学习的重积累、见效慢和高考分差小的特点让很多学生认为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不学一个样。名著阅读在高考中似乎无法落实的现实让更多学生、家长甚至老师都认为读名著尤其读小说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因为过分重视高考的短期功利目的,他们忽略了阅读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丰富精神生活和提升认知能力的作用,让更多学生的精神领域处于沙漠状态。
二、精神生活呈现多元化趋势产生的分流效应
阅读名著属于精神生活的范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精神生活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可以读书阅报、旅游远足;可以观看影视、上网、聊微信、玩游戏等。精神生活出现了多元化,每一种方式都在分解着读书的人群,读名著的人越来越少势在必然。
三、信息交流方式发生变化产生的分流效应
网络改变了传统的纸张文字为主体的信息交流方式。读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先哲对话。如阅读《红楼梦》,可以读原著,也可以观看改编的电视剧,甚至可以看儿童版的图文并茂的画册。读《论语》可以读原著,也可以通过听于丹在《百家讲坛》里的演讲来完成阅读。与纸质媒体给受众呆板、抽象的感觉相比,影视等声像媒体给观众的感觉却是形象的、生动的、快捷的。因此,学生们更不喜欢通过纸质媒体来了解名著。
四、愿意经历名著经典思想淬炼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名著经典中体现的是文化传承,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是人性的真实描写,是能够塑造我们精神家园的思想资源。她是深奥的,又是平实的。读懂了她的平实和深奥,是享受,是感悟,是淬炼,是收获;读不懂,是折磨。
《论语》的平实,朱熹这样评价:“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孔门教人甚宽,今日理会些子,明日又理会些子,久则自贯通。如耕荒田,今日耕些子,明日又耕些子,久则周匝。虽有不到处,亦不出这理。”《论语》的深奥在于中华文化中引经据典的套语是“子曰”“诗云”,子曰的内容引自《论语》,对比《论语》以前的典籍,发现中国人关于道德人格的基本观念,是在《论语》中成形的。经典在文化中的渗透性甚至变成了社会生活的价值坐标。
国外名著经典也是需要去如此淬炼解读。《飘》不仅是一个女人不屈的奋斗,还是一段活生生的美国历史,甚至是美国文化的体现:勇于变革的女人斯嘉丽功成名就,因循守旧的男人阿希礼穷困潦倒。主人公斯嘉丽身上表现出来的叛逆、自强、自私中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责任。为了一句诺言,斯嘉丽留在一座围城中为自己心上人(阿希礼)的妻子接生;母亲死了,父亲疯了,往日一呼百应的大小姐赤脚在荒地里为一家老小刨土觅食。她的爱情,一直令读者为之倾心。她以为她爱的人却不爱她,爱他的人她却没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给她一次机会,她会如何抉择呢?人性的自私、软弱、坚强、高贵如此矛盾地集中在她的身上,引发读者深思。
《朱子语类》记有一则师徒对话:“或问:‘《论语》不如《中庸》。’曰:‘只是一理,若看得透,方知无异。《论语》是每日零碎问。譬如大海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说千言万语,皆是一理。须是透得,则推之其它,道理皆通。’”所以,名著经典要读的通,才有味道。学生读不通,就读不出味道。这看上去是一个死循环,然而解决的关键,就是要读起来!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进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对文学名著阅读的明确要求,使“名著导读”内容成为高中语文教学必修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读”二字把教师与学生在这个环节上的任务分解得很清楚,即教师的职责在“导”,学生的任务在“读”。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认为落实这个教学任务的关键不在教师的“导”,而在学生的“读”,甚至以讲代导,越俎代庖,忽略了名著导读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名著阅读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可以做如下尝试:
第一,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让学生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当阅读对象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学生对于阅读对象中的人物命运、情节发展、背景疑问等等自然会有存疑探究的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经典作品有关的精彩片段,通过视觉、听觉来激发兴趣。比如在教学名著导读《红楼梦》时,可以选取课内节选内容《林黛玉进贾府》这个精彩片段让学生欣赏。学生本身对这些描写家长里短、内容又繁杂琐碎的小说没兴趣,通过欣赏里面精彩的语言、神态、动作、服饰和场景等,老师再适当加以补充解说相关内容,如人物关系、身份地位、命运结局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一步步走进人物、走进作品、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其中包含的思想内涵;还可以提出某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质疑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在读中积累感悟提升,在课堂上提供交流分享的时间,促进学生坚持阅读、深入阅读;此外,还可以进行写作引导,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可以对某些空白对话情景进行想象补充,可以对人物结局提前假设。“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学生在阅读讨论之后对作品、对社会人生必然会引发许多感想,进而产生写作激情和灵感,完成的作文一定独到深刻。学生感受到阅读名著的乐趣和实效,当然能促进阅读。事实证明,兴趣越浓,阅读动机就越强。
第二,规定明确的阅读量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篇目推荐给学生,一般每学期1-2本为宜。假期再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需要及兴趣推荐几部,学生做选择阅读,至少读2部作品。同时还要有明确的阅读方式。咬文嚼字的精读,力求透彻;不求甚解的泛读,力求广博。设置出合理明确的阅读目标,是了解内容把握主题,还是分析写作特色,还是解读人物形象,甚或是审美体验都要做具体要求。学期内可在课前或单独的课上分享交流,既达到检查督促的效果,还能引导学生深入多角度地阅读。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不贪多,务求实,否则很容易有始无终,反倒养成不好的习惯,要力求做到读一本书就要有一本书的收获。一切以兴趣为前提,以学生能接受为依据,循序渐进。
第三,推荐书目的时机要恰当把握
虽说开卷有益,但在功利的学习现状面前,推荐阅读书目仍然需要把握时机,抓住阅读求知的相对欲望期,可能会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学期初始,学生有很高的期许,客观上课业负担也还不大,可以推荐;学期结束,学生如释重负,难得放松,可以推荐;再有就是授课期间,接触到名家,每位教师几乎都会详尽介绍其生平经历、创作情况和代表作品等,如能在学生兴趣被调动同时适时地推荐一些相关作品,学生会欣然接受的。
第四,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
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包括了全书的内容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以及部分内容点评。这些内容是在引导学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展开有效阅读。总体来说,学生可以翻看前言、目录、后记、作者情况及创作背景等,对作品争取有一个宏观的了解;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做读书笔记,写读书感悟,写摘要等。通过读在心里留下感受,通过写深入认识,强化理解。读小说,学生最易被曲折离奇的情节吸引,但不能就此止步,可以先理出情节线索,掌握故事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和小说的深层内涵,以及小说艺术上的突出特色,这样多方受益,必然能提高欣赏能力。好书不厌百回读,读过的书重新再读,或选择其中感兴趣的章节或段落反复读,探究疑难,领会真意,日积月累,必能有所收获。
第五,阅读要有交流反馈等后续活动
举办课前五分钟好书推荐活动,推荐者阐述推荐理由,目的就是让大家对你介绍推荐的作品产生强烈的浓厚的想要阅读的欲望,及时整理出推荐书目,学期末根据推荐和学生阅读情况选举优秀推荐者。围绕一本书,设置若干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活动内容可以介绍内容、分析人物、赏析作品特色、讨论现实意义,营造百家争鸣局面,在交流中成长,在争论中深刻。还可以成立图书角,把自己读过的好书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换阅读。
名著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学生阅读是教师天经地义的责任。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更好地“读”,“导”是方式,“读”才是目的。老师和学生只有各司其职才能让我们的名著阅读课发挥读书应有的功效,老师与学生的教与学才能相得益彰。
(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
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