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示动词与文化身份构建
2015-09-10王春荣
王春荣
摘 要: 指示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动词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在实际话语中承载了指示功能,并构建了说话人对自身或他人的身份。对指示动词指示方式的解释,有助于我们明白动词是如何在话语中起到构建文化身份作用的。本文基于真实的美国英语语料,挖掘话语中对语境高度敏感的动词,解释动词的指示性,并分析指示动词是如何帮助说话人构建不同层面的文化身份的。
关键词: 指示动词 身份构建 文化语用
身份构建(Identity construction)已是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等的研究议题,如今也成为语用学者关注的对象之一。Lakoff(1989)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交际者不仅传递信息,而且构建自身形象身份。说话者使用语言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言语行为,构建自己或对方的身份。话语中的身份构建涉及交际参与者的角色、权力、地位等特定语境因素对语言形式选择的制约。指示语(deictics)是对话语语境高度敏感、高度依赖的。因此,在交际中,参与者选择与身份相匹配的语言形式(指示语)来构建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指示及指示动词
(一)指示
指示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普遍的现象。任何语言中都有一些特定语言手段来指示语境中的某一成分,使话语与一定的人物、事物、时间、空间等发生直接联系(Lyons 1977: 636-656)。Lyons所说的语言手段就是“指示语”(deictics),是语言学尤其是语用学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Levinson(2004)指出了指示语的“界定问题”(boundary problem),即指示性语言单位的划分不够清晰明确。也就是说,除了那些被认为是语言学中的典型指示语之外,很多语言单位在实际话语中也具有指示性。比如说,“Let’s go to a nearby restaurant”中的“nearby”显然是具有指示性的,指向话语双方都知道的附近某家餐厅。又如:What a great picture! (said looking at a picture)及The funny noise is our antiquated dishwashing machine.(said pointing chin to kitchen)通过体势或眼神传递,说话者把听话人的注意力导向了即刻语境中的某些物体或特征,这样使得话语中的某些语言单位(“funny noise”及“great picture”)具有了指示性。
由此可见,就语言符号与实体事物之间的指称而言,指示代词并不是唯一具备指示性的语言单位,形容词(如上述“nearby”)及大多数名词短语(如上述“funny noise”,“great picture”)在实际话语中均有指示性。
(二)指示动词
指示动词普遍存在于自然言语中,如:英语中的“come”和“go”。Fillmore(1976)就曾指出指示位移动词(deictic motion verb)能指向某个观察视角,即说话人观察话语中发生的动作的视点角度。通常“come”被用来表示动作移向“指示中心”(origo),即观察者所处位置,相反,“go”表示动作远离观察者或指示中心。如Fillmore所举的以下两句话(Fillmore,1976:102):
A.The door of Harry’s lunchroom opened and two men came in.
B.The door of Harry’s lunchroom opened and two men went in.
Fillmore指出A句中的“come”使得听者(读者)位于餐厅内,若要拍摄该场景,则摄像机应架在餐厅内。B句则使得读者位于餐厅外,摄像机位于室外或街上。
Fillmore的“视点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指示动词最基本的指示特征,即指向物理空间语境中的某些特征。通过对自然语言语料的观察,笔者发现英语中的动词所承载的指示性还是很丰富的。如下面这则新闻报道里一位教会牧师的话:
(1)“It’s really crippled us,” local church pastor Willie McDaniel told ABC 13.“People are afraid to go out the door.People are afraid to do this.Something has to be done.”
(BY MELISSA CHAN NEW YORK DAILY NEWS July 29,2015)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洛杉矶的流氓团伙号称发起一项“百日百人杀戮”的恐怖比赛,看谁能在100天内以最快速度杀100人。面对如此恐怖主义行径,当地教会牧师的回应:“It’s really crippled us.”字面上看,动词cripple表达了当地居民害怕得都不敢出门,犹如“腿瘸了,无法行走”。但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该动词还指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对美国人而言,自由是核心价值观之一,其中就包括了人身行动自由。说话者通过使用cripple,除了表达对恐怖行径的畏惧之外,更想表达强烈的义愤与零容忍,因为这无疑是剥夺了行动自由的基本权利,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
综上所述,本文所考察的指示动词并不局限于“come”和“go”,许多动词或动词短语在自然言语的特定语境制约下都承载着非字面信息,指向语境中各种参照系数。如何解释指示动词所承载的这种指示方式是本文重点探索的内容。
(三)指示方式的解釋
西方学界有关指示语的理论颇丰,其中有不少涉及指示语指示特征的论述(具体参见Levinson 1983:54; Hanks 1990:5; Haviland 1996:282; Ochs 1990)。纵观这些理论,笔者发现都没有系统地讨论指示语的指示方式,也没有解释指示语与语境(社会、文化)相关联的机制。之后Levinson(2004)提出了指示语在自然语言中的特性,使我们对指示语的指示方式及其与语境之间的指示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Levinson指出指示语在自然语言中引入了主观性(subjective)、意图(attentional)、注意(intentional)及语境依赖性(context-dependent)。Levinson的观点给本文所探讨的指示动词的指示方式与语境关联性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笔者认为,动词在特定语境的话语中之所以承载了指示性,是因为说话者首先有交际意图,在主观性的制约下选择了某个动词,通过该动词把听话者的注意力导向特定的话语语境并与其中的某些特征相关联。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话语语境按从狭义到广义、从实到虚,从变化到稳定可分为三类:物理即刻语境、社会语境、文化语境(何刚,2006)。换言之,话语中指示动词既可以把听话者的注意力转向物理客观语境,如:起始点、目的地、方向、运动轨迹、观察视角等;又可以导向社会语境,如:社会角色、权势、等级地位等,甚至关联文化语境,如:价值观、信仰、习俗、规约等。通过这种注意力的引导,指示动词的语义与话语语境发生了密切关联,所以说对指示语的解释是与语境密切相关的。
二、身份构建
(一)指示语与身份构建
“身份”指在社会文化语境中人们对于个人经历和社会地位的阐释和建构。“身份构建”指一系列自我定义和对自我建构不断修正的过程。作为一种社会行为,身份建构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语言选择的影响,语言构建了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及对世界的理解。话语,作为语言的具体应用形式之一,自然也具有身份构建的功能。与身份构建密切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视点站位(stancetaking),视点站位指说话人站在什么角度说话,即说话人的视角选择(冉永平,2007)。因此,笔者把身份构建定义为:会话者在实际交际中选用一定的语言手段(如本文关注的指示动词)来呈现视点站位,并以此构建自我身份的言语行为。
(二)文化身份的认同与构建
文化身份(cultural identity),又译为文化认同,涉及一个族群或个体的自我界定,即“我是谁”的问题。文化身份(认同)首先指向的是这种文化的内部特质,是一个族群在长期的传统中形成的系列独特特征,是文化身份的恒定层面,制约着文化的认同。可以说,文化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一种立场、一种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一种视界。在这种视界之中,人们在各种情景中尝试决定什么是善,或有价值的,或应该做的,或该支持或反对的。如在美国,平等、自由、诚实、独立、追求幸福等是美国人在两百多年内形成的稳定的价值观,在美国人的日常言语行为中引导人们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与此同时,文化身份是认同与构建密切相连的过程,在认同中构建,在构建中确定新的认同。文化身份的层面是非常复杂的,就群体而言,不但有种族的、民族的、阶级的文化身份,还有性别的文化身份。文化身份会随着政治、经济、历史变化而不断构建,维系并冲击原来的认同。美国是一个由多种族构成的移民国家,种族矛盾、阶级对峙是较常见的。美国国会通过了同性恋婚姻合法后,不少对同性/异性婚姻选择自由权的社会问题也浮出水面,人人对此议论纷。比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Bruce Jenner曾經是终极阳刚的象征,其却于2015年6月变性后登上《名利场》(Vanity)刊封面,公布了自己的新名字Caitlyn Jenner,并讲述了自己变性心路历程,展现了“她”对自我性别身份的一种认可与突破。
(三)文化身份构建的语用行为
话语是特定语境中的一种言语行为,其意义取决于语言的使用方式。广义的语境可以指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狭义的语境指话语产生的即刻语境。人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身份,并构建符合自己的身份。例如:奥巴马在总统就职典礼上,在回顾美国历史的过程中构建了其总统的身份。
语用学家Verschueren指出,真正的语用学不研究理想人群的社会变量,而是着眼于构成实际说话者社会身份的各种变量,如:文化、社会阶级、民族、教育程度等(Verschueren 1992: 92)。因此,在实际话语中,因语境不同,文化身份会呈现出许多不同的层面:名族或国家层面、种族层面、性别层面、跨民族层面、阶级层面等。鉴于文化身份层面的复杂性,我们所指的文化身份是指主流的文化身份(mainstream cultural identity)。通常如果对文化身份不特别加以限制,一般情况下指主流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身份。当语境切换到男尊女卑时,便涉及性别与文化身份。当语境有关黑人歧视问题时,那就是种族与文化身份。因此,只要确定了具体的语境,就确定了具体的文化身份。
(2)“As the president who came to office, a black man promising to bring people together, a man ideally suited for that job since you were born both black and white, you had a God-given chance to actually proclaim and demonstrate that racial divides and prejudice had greatly diminished and that our society was truly becoming colorblind,” he wrote.
(BY Deborah Hastings /NEW YORK DAILY NEWS/ June 25,2015)
在这则新闻中,“the president”,“black man”,“a man”及“you”均指奥巴马总统,但这四个词却使听话者激活了不同的语境参数。显然,说话者通过选用不同的指示语来呈现自己不同的视点站位,从而构建奥巴马总统的不同文化身份。说话人首先用较正式的“president”来指向奥巴马身为一国总统要职的社会角色;“black man”则指向奥巴马的肤色,即总统的种族身份,隐含指向现今美国种族对持问题;“man”及“you”构建了说话者与总统平等的地位,折射出美国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价值观,这是一种主流的民族身份的体现。
三、话语中指示动词与美国文化身份构建
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复杂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历史赋予。美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移民国家,文化身份层面更是错综复杂。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通过语料分析动词与说话人构建自我或他人文化身份之间的指示关系。
(一)指向社会角色
同一说话人在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在不同场合的话语交际中,说话者会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迎合不同的场景、听众群,同时表明自己在话语中的社会角色。此类语言形式在话语中就是具有指示性的,说话者通过这类指示性语言形式构建自身的社会角色。
(3)“I think more than anything,they just played on her emotions,” David Favro said.“They just played her for basically everything they can get off her.”
(BY Tina Moore/NEW YORK DAILY NEWS/Monday,June 15,2015)
该新闻报道了一位在克林顿改教所(Clinton Correctional Facility)工作的女清洁工被指控与罪犯发生性行为并协助两名重刑犯逃狱的事件。典狱长的“play”一词具有高度语境敏感性。在美国英语中,“play”最凸显的词义就是成人之间的性关系。但这真是说话者的意图吗?笔者认为,典狱长肯定不想承认这样的丑闻,故他的“play”应该是“玩弄、利用”的意思——“played her on her emotion”。作为指示语的“play”构建了话语双方不同的社会角色定位:在新闻记者/大众来看,此类性丑闻乃是新闻热点,“play”所隐含的“性行为”词义就尤为凸显;但典狱长的社会角色使得“玩弄”成为凸显意义。
(二)指向跨文化身份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话语双方由于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对同一事物、概念会有不同的文化诠释。意义构建既依赖于话语实际发生时的即刻语境,又依赖相对稳定的文化模式与准则。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个语言形式在话语中未必只是表达了其字面意思,有时也承载了特定的文化信息。以下是一个韩国学生和一个美国学生之间的对话,两人都学习语言学并要写一篇论文。
(4)Korean: Jill,do you want me to help you with your essay?
American: Don’t patronize me,please.
Korean: You say,you don’t want support?
American:Please just don’t ... Okay?(Kecskes 2010)
在韩国学生看来,“patronize”等同于“help”,在韩国同学之间互帮互助是友好的表现。但在美国文化中,“patronize”通常承载了负面的文化特定含义,因为美国人不喜欢别人的随意“施舍”。显然,在这则对话中,作为指示语的“patronize”指向的并非仅仅是实际情景语境中“help with your essay”的意思,而更多地指向了话语双方各自特定主流文化价值观。美国学生说“don’t patronize me”,构建了“自食其力”的独立性美国文化身份;韩国学生对“patronize”的误解,恰恰相反地构建了韩国人“助人为乐”的文化信念。
(三)指向态度、立场
态度/立场(stance)指人们针对话语交际中的关注焦点所表现出的心情、态度、感情、意向及情感程度。态度/立场作为一种指示信息,与话语中的指示性语言形式发生联动。通过语料观察,笔者发现,说话者的态度/立场往往体现在词语的选择上,即对于同一概念的不同语言形式的选择就构建了说话者的态度、立场。以下两篇报道中均涉及动词“ask”或“demand”,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体现出说话者不同的立场、态度。
(5)“We’re asking, we’re not even asking we’re demanding,a retraction and a correction because the story was a total misrepresentation of the original story,” said the commissioner, referring to another story published Tuesday by The Guardian.
(BY Tina Moore/NEW YORK DAILY NEWS/June 9,2015)
這则新闻里,说话者针对报刊扭曲报道事实而深感愤怒。对此,我们注意到说话者的选词从“ask”过渡到“demand”。起初的“ask”体现了代表官方发言人的长官对待《卫报》的平等态度(美国人说话直白、坦诚、平等,不讲究谦卑)。然后,说话者对报刊扭曲事实的愤怒之情升级到“demand”,构建了凌驾于对方之上的强硬的立场,表达了当时强烈的不满。
(6)“While we were saddened and disappointed to learn of our son’s intentions,we are grateful that authorities were able to prevent any loss of life or harm to others,” the family said in a statement.“At this time,we would ask that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 recognize our grief and respect our desire for privacy.”
(BY Doyle Murphy /NEW YORK DAILY NEWS/ July 13,2015)
说话者是一个美国家庭成员,父亲是波士顿警署队长,儿子却是ISIS支持者,于近期被捕。家里发生了如此悲剧,成员自然是悲痛万分,但同时想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美国基本权利之一)。我们注意到,说话者用了“ask”而不是语气更为强烈的“demand”或“request”之类的动词,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情况下,美国人维护隐私权的态度是很强硬的。显然,我们得把说话人的自身态度、立场、当时心态等主观因素考虑在内:家中出了如此丑闻,自然不可能理直气壮地要求媒体和公众尊重自己的隐私。
(四)指向性别身份
性别身份属于社会身份的一种,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表现出来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程度,而非仅仅生理上的男性或女性。美国是一个高度开放、讲究个体自由性及个性的国度。最近有关变性及性别身份认同的话题随着前奥运冠军Bruce Jenner变性事件引起大众哗然。
(7)“She going to have fun,” Bissinger predicted.“She’s been completely isolated for the last five or six years of life as Bruce.”
(By Maria Puente / USA TODAY / June 2,2015)
这则新闻讲述的是前美国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Bruce Jenner变性化名为Caitlyn,并在《名利场》杂志封面上刊登自己作为女性的照片。说话人是一名采访Jenner的记者,句中“isolated”并非简单指空间或心理上的隔离。说话人首先表明了自己对Jenner变性的肯定、乐观态度——“she going to have fun”,然后对Jenner过去以男性身份生活的5-6年的评论,指出“她”被完全“隔离”了。那到底Jenner与什么隔离了?在具体语境中,笔者认为是“性别认同”(sex identity)的隔离。综上所述,Bissinger的“isolate”构建了Jenner的特殊性别转变的过程。
参考文献:
[1]Bem, S. 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 [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42): 155-162.
[2]Fillmore,Charles J. Pragmatics and the description of discourse [A].In S.Schmidt(ed.) Pragmatik II.Munich: Wilhelm Fink Verlag,1976:84-104.
[3]Kecskes,Istvan. The paradox of communication: 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J].Pragmatics and Society 2010.1.1: 50-73.
[4]Lakoff, R. The limits of politeness: Therapeutic and courtroom discourse[J].Multilingua,1989.8(2/3): 101-129.
[5]Levinson. Stephen C.Deixis [A].In L.R.Horn and G.Ward(eds.) The Handbook of Pragmatics.Oxford: Blackwell,2004.
[6]Lyons, John. Semantics I and II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7]Verschueren, J.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M].London/New York: Amold Publishers,1999.
基金項目:上海政法学院2014年青年科研基金(2014 XQN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