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的荒诞人生
2015-09-10张晓艳
张晓艳
摘 要: 创作于1962年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是美国著名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对结婚多年的中产阶级夫妇乔治和玛莎,同一对初来乍到前来拜访的青年夫妇的聚会。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和孤独,以及由此引起的精神苦闷,表达了作者对西方社会价值观的怀疑和摒弃。
关键词: 《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 荒诞 扭曲
爱德华·阿尔比美国著名剧作家,荒诞派的代表人物,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和托尼奖,作品包括《动物园的故事》、《沙盒》、《美国梦》等。他善于运用象征、暗喻、夸大的手法描写美国社会生活,其戏剧作品结构巧妙,人物大多精神苦闷、牢骚满腹,言语辛辣尖刻,体现了剧作家对现代社会现状的犀利批判和反思,也表达了他对西方社会价值观念的怀疑和摒弃,读后发人深省。创作于1962年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被公认为他最杰出的剧作,是为美国戏剧中的“现代名著”,这部剧从主题、语言到人物设置,都体现了荒诞派的特点。戏剧故事发生在九月的一个凌晨到黎明的美国一所大学所在的小镇,讲述一对结婚23年的中产阶级夫妇乔治和玛莎,同一对初来乍到前来拜访的青年夫妇的聚会。剧名源于一首童谣——“谁害怕大灰狼?”,由于英语中“大灰狼”(wolf)的发音和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的姓相似,剧作家将童谣中的“大灰狼?”改为“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标题,一是表明了剧中主要人物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身份,因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向来以晦涩难懂著称,任何想要表现智识的人都绕不过她和她的作品,她无疑是剧中四个高级知识分子最熟悉的英国女作家;其二,伍尔夫的作品充满了意识的流动和情感的宣泄,剧中的两对夫妇也是如此。他们不断回忆、臆想并在回忆、臆想中交织自己的情感,体验彼此情感的交流碰撞,全剧真实与虚幻并行,呓语与真言交织,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谎言掩盖的真相渐渐被撕开,最后终于水落石出,让人难于面对;其三,女作家伍尔夫由于无法忍受现实而自杀,自杀前神经错乱,因此标题暗示剧中人难于忍受现实,需要用虚伪的谎言自我麻痹,到幻想中逃避现实,寻求解脱,也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正常交流沟通的扭曲状态。
历史系教授乔治与校长女儿玛莎虽结婚多年,但两人一直互相看不顺眼,谩骂讽刺充斥着夫妻二人的生活,双方都用语言做武器肆意恶意中伤对方,欲将对方置于绝境。九月的一个周末的晚上,两人刚从校长的晚会回来,玛莎明知乔治不喜欢却背着他邀请了新来的生物系年轻教员尼克和他的妻子哈尼到家访问,随后,四人展开了一场荒诞的私人聚会。《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每一幕都有一个意味深长的小标题,第一幕“戏谑”,暗示着乔治和玛莎的生活就是一场场游戏,夫妇二人借助各种挖苦讽刺,通过伤害对方排解自己心中的苦闷,甚至幻想出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孩子妄图化解精神上的抑郁。玛莎最初对乔治的主动追求,乔治毫无建树的平庸事业,玛莎和他之间丝毫谈不上平等的婚姻,以及双方对对方南辕北辙、始终无法平衡的期待都是夫妇相互仇视、沉溺于幻觉的理由。第二幕的标题“巫婆的欢宴”,原来指的是每年四月三十日晚上,巫婆和精灵们聚集在一起肆意狂欢,暗指各种光怪陆离之事频出的环境。在这一幕里,乔治给尼克讲述了一个男孩失手害死了自己双亲的故事;尼克向乔治透露自己有野心接管大学事务,而实行的办法就是和大人物的妻子睡觉,其中包括玛莎;玛莎为了羞辱乔治故意当他的面和尼克调情,并声称要和尼克上楼去卧室,而乔治却拿着一本《西方的衰落》独自阅读起来,不理他们……种种不合常规的“游戏”在酒精中发酵,让沉溺其中的人们不辨真实虚幻,恣意发泄自己的情绪。第三幕“驱魔”,剧中的“魔鬼”实际上就是让人不分虚实,终日沉溺的幻想——16年来只存在于玛莎和乔治想象中的孩子,“驱魔”就是帮助玛莎驱逐幻想,面对现实。乔治念着咒语,在玛莎的哭喊声中将他们的“孩子”“杀掉”,本来是对玛莎勾引尼克的一种报复,却也是帮助她丢掉幻想回到现实中来的一计“猛招”,一副“良药”。
纵观《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这部荒诞剧,充满了“他人即地狱”的无望空虚感觉,人与人之间根本的关系是冲突,而不是相互依存,萨特曾对这句话作过解释,“‘他人即地狱’这句话总是被人误解,人们以为我想说的意思是,我与他人的关系时刻都是坏透了的,而且这永远是难以沟通的关系,然而,这根本就不是我本意。我要说的是,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了,被败坏了,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在阿尔比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中,两对夫妇的正常夫妻关系都被破坏扭曲了。第一幕中,乔治和玛莎刚回到家就开始了唇枪舌剑:
乔治:我很累,……
玛莎: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这么累,你今天什么事都没做。
乔治:你父亲总是在周六晚上开这种狂欢宴会。
玛莎:那是你太差劲了。
乔治:我总是如此。
玛莎:你什么都不会做,从来不会,你从来不会交际应酬,你只会坐下来聊天。
乔治:那你要我怎么办?像你一样和每个人叽叽喳喳吗!?
在来访的客人面前,乔治称呼玛莎“垃圾嘴”,说她的嘴巴总是不干净。第二幕中乔治当面辱骂玛莎是“被宠坏的,自我中心的,思想肮脏的,酗酒的”,甚至和她扭打在一起,威胁着要把她撕碎;玛莎对乔治的评价就是“他是个毫无上进心的‘亚洲人’,是个懦夫,一个最胆小的懦夫”,因为他没能像她父亲所期望的那样掌管历史系,进而接手整个学校。在乔治因为生气打破了一个酒瓶之后,玛莎居然讽刺他,说他的“薪水是不够买一瓶酒的”,嘲笑他是“一个自满的书呆子,一个一事无成的人。一点胆子也没有,没有谁会为他骄傲”,感叹自己居然“要和一个懦夫终老一生”。不难看出,乔治和玛莎之间没有白首偕老,相濡以沫的夫妻情感;没有相互扶持、相敬如宾的和谐共处;他们所有的只是相互谩骂诋毁,人们感受到的只有一地鸡毛的家庭生活。
剧中的另一对尼克和哈尼也是貌合神离,钱是他们之间绕不过去的结。在《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二幕,尼克和乔治谈话时透露了他和妻子结婚的原因:
尼克:我之所以和她(哈尼)结婚是因为她怀孕了。
乔治:但是你说过你们没有孩子。
尼克:她并没有真的怀孕,只是假性怀孕,她的肚子先隆起后下去了。
乔治:所以是当她肚子大的时候你就跟她结婚了。
尼克:然后她的肚子又小下去了。
乔治:我猜她(哈尼)很有钱。
尼克:是的。
乔治:告诉我关于你太太的钱。
尼克:我的岳父是神的仆人,而且他非常有钱。
乔治:哪一派的?
尼克:我的岳父在6岁时就被人称做神,他开始传教、浸礼,他拯救他们。他到处跑,他非常出名,他死后留下很多钱。
显然,他们的结合不是出于真挚的爱情,而是被尼克当做攫取第一桶金的手段。为了继续发展自己的野心,尼克居然当着乔治和哈尼的面和玛莎翩翩起舞,公然调情。哈尼由于怕痛,根本不想生孩子,在醉醺醺的酒话中哈尼向乔治透露了真相——哈尼当时根本不是假性怀孕,而是出于自私的原因背着尼克秘密地将胎儿流产掉了。
剧中四位主角,每一个都不是全然无辜之人,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于其他人来说都是噩梦般的存在,他们之间的纠缠不清不仅使他人痛苦,而且让自己在地狱般的生活中沉沦。作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代表,他们寂寞空虚的精神状态和生存境遇就是美国民众的缩影,也折射出当时整个美国社会的变态扭曲。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阿尔比.曹久梅,译.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萨特.陈良宣,等译.存在与虚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