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无痕,润物无声

2015-09-10王紫玉

考试周刊 2015年83期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王紫玉

摘 要: 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感受到幼儿园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温暖的、宽松的。应该迎合幼儿的需要、兴趣和情感,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及些许进步,做到耐心地倾听和等待,并配上嘴型、表情、动作进行暗示,渐渐地,幼儿可以慢慢打开并走出封闭世界,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交流起来更加流畅,表现更加自然、大胆,更能主动和小朋友参与游戏与交流,和谐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教育无痕 交往能力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社会领域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发展起来的……避免简单生硬地说教。教育无痕—润物细无声,是教师巧用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资源,发挥“隐性”主导作用,不显山不露水,有意引导铺设各种道路,幼儿无意情形下发挥主体地位作用,轻松、快乐地学习,向着教师希望的方向,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

我们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不仅关注活泼的“小可爱”或调皮的“小捣蛋”,而且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乖乖”。新学年来了,我们小班又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宝贝,当他们情绪较稳定、互相熟悉了班级环境后,我静下心来,观察、了解他们。发现有个叫丽丽的小女孩,总是安静地坐着,没有和小朋友一起玩、交谈,眼神也没有追随小朋友或老师的身影。我走过去和她拥抱,她有股冷冷的排斥我的感觉,和她交谈,她的眼睛不敢和我对视,没有应答我。她是那么安静、超脱于这个环境。

难道丽丽是个不会说话的孩子?是听觉或其他地方有问题?都不是。原来,她的父母为了躲避计生,偷偷生下她来,从出生到很长一段时间,都躲在房间里,没有和外人接触。她的母亲年纪较轻没有育儿经验,而且是个“拇指族”,和孩子交流极少,造成孩子心理上怕生、不愿意和人交往。

小班幼儿是个性、社会交往能力形成期。如果我们不好好引导丽丽学会与人交往,那么后果不堪设想,“狼孩”就是一个例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需要慢慢地、自然地、渗透性地、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潜移默化地接触她、牵引她。

一、春风拂面,熏开心扉,感受交流环境的温暖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安全需求”放在第一层“生理需求”后面,说明人人在现实生活中安全需要是基本的需求。丽丽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为了保护自己,把自己像“茧”一样包裹起来。好比温室里的小花,握在手心的冰块,是那么柔弱、易碎。我们应该营造安全、舒适、温暖、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她把封闭的小小心灵慢慢地用徐徐吹来的暖暖“春风”吹拂,渐渐地打开心扉。我没有像对待那些活泼的幼儿,用夸张的表情或动作交流感情,而是轻轻地抱抱她、柔柔地摸摸她的头,拍拍她的后背,有时用暖暖的笑笑的眼神看看她,经常和她小声地交流。不时关注她微妙的表情并试图解读她的需要,从而给予适宜的支持,让她感受到幼儿园周围环境是安全的、温暖的、宽松的,是可以慢慢打开并走出自己封闭世界的。

二、手拉着手,同伴互助,体验集体交流的快乐

幼儿园教育比家庭教育优越在于幼儿生活在集体活动中,他们不仅与成人与幼儿交往,还与教育创设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交往。我们要善于注重创设、促进和调节幼儿与幼儿、幼儿与环境交往的机会。丽丽因为从小很少和人交往,她不仅不愿、不敢和人交往,没有体会交往的乐趣,更是不会和人交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与同伴间的互动和模仿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自由活动时,我请小伙伴们和她拉拉手、说说话、走一走、抱一抱;在游戏时请小伙伴邀请她一起游戏。比如,玩音乐游戏《碰一碰》时,小朋友们快乐地和小伙伴玩碰一碰鼻子、碰一碰屁股等游戏。他们在游戏中不时传出阵阵笑声,笑声感染了丽丽。我不失时机地请欣欣小朋友拉着她的手加入游戏,丽丽也顺势站起来,站到小朋友中间。虽然她在游戏中表现得不太自然、不太热情,但是她肯站起来走到小朋友中间,就是进步很大了。在区域活动中,请小伙伴和她玩“打电话”、玩“娃娃家”等游戏。在体育游戏中,小伙伴们邀请她一起抬着摇马,一起玩小木马,一起滚球,一起坐在大陀螺上……丽丽在与同伴游戏、学习和生活中,熟悉了同伴们,体验到了交往的乐趣,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交往技巧。

三、了解爱好,因势利导,享受阅读交流的乐趣

幼儿是学习主体,并非教师要教的,就是幼儿要学的,幼儿接受什么,不接受什么,接受到什么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情感等做出的选择,而不取决于教师的意愿。在丽丽封闭的内心世界里,我们要寻找出丽丽的兴趣点作为突破口。在自发、自主的区域活动中最能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区域活动中,我发现她喜欢阅读图书,坐在阅读区安静地翻看图书。于是,我因势利导,坐在她的身边,和她一起阅读、讲述画面内容。如阅读绘本《火车火车呜呜叫》时,她听着我讲述故事,偶尔用眼神大胆地看看我。我说:“小鸭子怎么叫?”她小声地跟着说:“小鸭子怎么叫?”我边表演边说“小鸭子嘎嘎叫”,她也跟着说“小鸭子嘎嘎叫”。在阅读中,她能沉浸在画面中,大胆地跟着老师学说话。在自主阅读绘本时,她也大胆地说着,如在自由阅读《谁拉的便便》时,她边翻书边说“这是谁拉的便便”、“是我,我是小老鼠”……丽丽其实渴望着学习与交流。我们应该迎合她的需要、兴趣和情感,一点一点地走进她,师幼相向而行,让她享受与人交流与绘本交流的乐趣。

四、细雨润物,学习模仿,获得言语交流的经验

《指南》中指出: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丽丽不愿与人交往,很大原因是语言交流能力弱,对日常用语理解能力差。刚开始时“鹦鹉学舌”和我交流。如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她回答:“你叫什么名字?”俗语说:小雨细细落得密,润得湿。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我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捕捉有用的教育环境和她从简单的对话开始交流。如晨间接待时,我蹲下来主动说:“丽丽,早上好。”她小声说:“丽丽,早上好。”我指着自己后指着她说“老师问丽丽早上好,丽丽应该问老师早上好。再来问一问,好吗?”第二天,她还是回答:“丽丽,早上好。”第三天……渐渐地,丽丽“鹦鹉学舌”越来越少了。我在和丽丽交流时,做到耐心倾听和等待,并配上嘴型、表情、动作进行暗示,帮助她。

我不仅和丽丽进行言语交流,还和丽丽进行非言语交流;如对她笑一笑、点点头、招招手、竖起大拇指,等等;不仅和我交流,还请其他成人、小朋友和她交流;不仅重视小组、个别交流,在集体活动中也鼓励丽丽大胆进行交流;不仅和她交流生活中、家里的事情,还和她交流图画、故事中的内容,交流有趣好玩的游戏,交流彼此的心情感受等。在各种形式的交流中丽丽逐步理解并学会了日常会话,交流起来更加流畅,表现更加自然、大胆。

五、“见缝插针”,赞美欣赏,充盈快乐交流的情感

赞美即报酬,莎士比亚曾经这么说过。马克·吐温说:别人说我一句好话,我会乐上两个月。每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只要赞美得不言过其实,赞美得具体,就能产生无穷的力量,让人更加自信、快乐与积极。我们从丽丽说话声音小得像蚊子一样,眼神不敢看对方,害怕与人交往,说明有惧怕别人的心理,缺乏自信心。我多欣赏、赞美她。我常常赞美她的衣服、鞋袜或发饰漂亮,让她更加关注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我经常在众人面前赞美她认真、专注学本领,积极主动收拾玩具,让她在同伴面前底气更足;我适时赞美她爱护书本,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喜欢讲述画面,让她更加喜欢阅读并讲述画面;我及时赞美她笑得很好看,让她更加快乐,等等。我捕捉丽丽的闪光点及些许进步,不失时机地赞美、欣赏她,让她觉得自己在众人面前是很“棒”的小朋友,大家是喜欢她、想和她交朋友的。一天又一天,丽丽的眼神越来越荡漾着快乐,眼光交流更大胆些,说话声音更能听见了,更能主动和小朋友参与游戏了……

六、“穿针引线”,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家长是影响儿童生命的关键人物,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如果不做好家园互动,幼儿园的教育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是5+2等于0。我和家长沟通与交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仅是养育者,而且是教育者,孩子的点滴进步离不开家庭、幼儿园的携手共育。请家长观察丽丽在家里和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并把丽丽在幼儿园的表现客观地向他们描述,根据《指南》的典型表现分析丽丽在哪些方面表现好,哪些方面有待加强引导,让丽丽的家长意识到丽丽社会交往有待加强引导,如果家长不重视教育,就会错过关键期。然后介绍幼儿园是采取什么方法对丽丽进行引导教育,要求家长在家里也要经常和丽丽交流,有机会的话带丽丽到邻居家串门、到亲戚家里做客或客人来访时乘机鼓励丽丽与客人交流等方法。我们通过微信、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连续的交流与沟通,共同进行有如丽丽有哪些进步、哪些需要注意等方面的信息、资源、教育方法的共享,共同促进丽丽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做有爱心、责任心、细心、用心的人,在幼儿游戏、生活、学习等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幼儿的交往兴趣、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2]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3][美]蔡伟忠.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4.

猜你喜欢

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渗透德育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