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的缺失与探讨

2015-09-10陈阳

考试周刊 2015年80期
关键词: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摘 要: 流动儿童从农村进入城市后容易出现身份认同危机,进而容易出现社会公德心缺失和助人行为减少的现象。目前的研究很少以儿童为被试,而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的则少之又少。基于此,有必要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研究缺失进行系统归纳与总结。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助人行为 研究缺失

一、缺乏在真实群体生活情境下对流动助人行为的探讨

目前,几乎所有助人行为的研究都是以实验形式完成的。无论是情景实验还是任务实验,都是研究者在精巧地布局实验环境和精确地控制实验条件下完成的。但是,这样做有好处也有弊端。首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研究人员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可以精准地测量出不同自变量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程度。进一步而言,研究者可以精确地预测不同心理因素对助人行为的影响程度。但是,实验情景下的研究思路也存在一些问题,即实验中得到的数据结果和定论,如何有效地回馈生活并加以运用?实验研究的外在效度如何?研究结果是否可以推广到实验室以外的情境中?毕竟,现实生活不等同研究者精心搭建的实验室环境。现实生活中,流动儿童在班级中的时间最长,其社会交往大多发生在班级中。班级如同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既是具有群体边界的正式群体,又是包含若干非正式群体或亚群体的复合组织。流动儿童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班级实际上是其日常社会生活环境的一个缩影,也是群体生活的基本单元。因此,以班级作为总体研究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是较适宜的。所以,随机选取一个自然班级对流动儿童的助人行为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同时,随机选择自然班级作为群体层面的研究单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真实的班级环境中,几乎所有的研究变量都是在真实而自然的情境中发生并被观测的。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实验环境和实验处理带来的误差,也很好地避免被试选择与实验情境交互作用带来的误差,从而解决研究外在效度不足的问题。

二、研究层次过于集中在微观个体层面

有关助人行为的研究大多从微观个体层面出发,分析助人行为发生的动机及影响因素。目前,缺乏在群体层面的研究视野下,以行动者所处群体背景为依托,对群体中个体间助人行为关系模式探讨。这种群体层面的研究思路,在使研究者能够有效地关注个体助人行为的同时,注重班级间的群体助人关系规律。这样对拓展研究者的研究格局和视野是大有裨益的。一方面它可以促使研究者不再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个体层面,另一方面它使研究者能将眼界提升到中观的群体层面。这将使研究者切实地观察到现实班级中不同身份的个体间有怎样的互动形式。选择整体班级作为中观层面群体单位的界定方式是一种质的飞跃,它既体现了研究者视野的提升,更体现了对研究主题内涵的拓展与深入。

三、忽视对在群体层面对助人关系网络的分析

将助人行为研究的微观和中观两个层面链接在一起时,有一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行动者个体是如何“镶嵌”在助人关系网络的结构中?这个问题使我们跳出简单的微观层次,从整体上探索个体助人行为动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显然,这也需要有一种新方法,在关注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同时,能够有效理解个体所处群体环境,洞悉助人行为是如何在群体中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网络分析无疑是恰当的分析方法。目前助人行为的研究中,因为过多聚焦个体层面,所以缺乏助人关系网络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群体身份网络和助人行为关系网络相关测量的实证研究亦无法找到文献支持。这种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的缺陷将促使传统的实验结果在社会情境背景下的适用性有所缺失。

从符号互动论看,社会环境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始终影响和塑造着个体的认知解释行动与创造能力。个体和环境之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在三元交互决定论中也肯定了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互动研究。该理论认为儿童会通过对外界的模仿来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流动儿童相比城市儿童,其外部环境变化较大,因此在成长过程中个体容易出现对环境变量的不适当反应,并导致各种问题行为出现。作为流动儿童所接触的最直接和频繁的环境,班级环境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对班级整体结构的讨论早已有之。早在1984年,黄希庭和时勘已运用社会测量法分析班级亚群体的数量、结构和成因,对大学班集体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研究发现班级中的两极人物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质差异。但是,目前仍然缺少一套完整而全面的促进方案,从班级角度出发,将微观个体层面的流动儿童帮助行为和中观群体层面班级助人关系网络结合在一起。

所以,当对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研究时,在班级结构角度下,分析助人行为的发生和发展便具有了深刻意义。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在群体层面上了解,流动儿童所在班级的结构状态及亚群体状态。另一方面在明确中观层面群体结构特征基础上,可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间的帮助行为如何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助人行为流动儿童
大学生心理骨干感恩与助人行为的关系: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
组织中的助人行为: 前因、后果及作用机制
关于流动儿童融入体育课堂的研究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微观视角下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
3~6岁幼儿助人行为观察研究
组织中助人行为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