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情结

2015-09-10李建斌

考试周刊 2015年87期
关键词:苦难路遥情结

李建斌

摘 要: 路遥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作家根植于对人生的经历与生命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视到苦难意识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久的、难于摆脱的心理上的苦难情结。本文主要从路遥的具体作品中分析这一苦难情结。

关键词: 路遥 苦难 情结

苦难作为人对现实的非自觉的承受,并不单单指物质生活的窘迫和辛酸,更意味着人在困难的境遇中对人生特有的心理感受。这种心理感受和体验最终在路遥的心里形成了一种苦难情结,这一情结在其作品中有明显的体现,下面将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在小说的立意和题材的选择上体现了作家的苦难情结

如《在苦难的日子里》,这篇中篇实际上是作家个人生活和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那里渗透有路遥自身情感积淀中许多苦难的回忆。路遥是这样描写马建强的苦难的:“饥饿经常使我一阵又一阵的眩晕。走路时东倒西歪的,不时地用手托付一下东西才不至于栽倒。课间,同学们都到外面去了,我不敢站起来,只能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我甚至觉得脑袋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不使尊贵的它在这个世界前耷拉下来,身上可怜的其他部位都在怎样拼命挣扎的支撑啊!”因为路遥有过饥饿历史,才将马建强的饥饿写得如此真切。

路遥在答《延河》编辑部问中说:“我常常选择我自己体验最深刻的生活题材来表现。比如《在苦难的日子里》《人生》等作品,如果没有困难时期在学校的那段生活体验,我就不可能进行《在苦难的日子里》的创作。如果没有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历程和这个经历过程中的各种体验,我也就不可能写出《人生》。”

路遥的成名作《惊心动魄的一幕》和长篇《平凡的世界》的选材也没有离开苦难这一情结的影响。因他亲身经历更体验到那是一场残酷的闹剧,政治的灾难和人类自然的愚昧与耻辱的大暴露,所以能在《惊心动魄的一幕》中,对这段刚刚过去的历史苦难进行悲愤的倾诉和理性的思考。《平凡的世界》中,主要人物的欲望和选择,以及在社会的压抑中所出现的精神苦难,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作家情感的宣泄和心灵的外化。

路遥之所以在作品的立意和题材的选择上离不开苦难,是因为,一方面他的作品表现的是处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国社会刚刚变革初始阶段的内容,他通过对苦难的关照表现人自身的伟大和力量。另一方面,苦难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他悲凉、深沉、回味无穷。作品具有严峻、质朴、雄健和悲壮的美学特征,字里行间更奔涌出深厚的历史感和强烈的悲怆意味,以及在此基础上凝聚起来的崇高和壮美。

二、从一幕幕爱情悲剧中体现出的苦难情结

路遥是一个浪漫而富有激情的作家,他内心追求一种理想的完美爱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想、完美的爱情是很难得到的。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原因,有情人在品尝着爱情的苦涩和无奈,体味着生活的复杂、艰辛和苦难。

《姐姐》中美丽、善良的农村姑娘小杏,在人人唯恐躲之不及的“反革命分子”子女、乡下知青高立民孤立无援、处境狼狈的时刻,不顾人们的闲言碎语和政治压力,用纯洁的爱情温暖高立民孤独寂寞的心灵,使他挺过了人生的难关。但高立民在父母冤案平反,官复原职,自己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之后,却给善良姑娘的心灵留下了永远的创伤。《人生》中有着“金子”一般心灵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在高加林民办教师被无端撤掉、遭遇人生挫折的时候,用真挚的爱情抚慰高加林心灵的创伤,重新激起高加林对生活的热情,使他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然而高加林到县委当上通讯干事之后,为了实现更大的抱负,却移情别恋,抛弃了巧珍,使痴情的姑娘怀着内心的痛苦无奈另嫁他人。当高加林被送回故土之后,他已对家乡有了无法消解的愧疚,良心受到了谴责,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

《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和孙少安,因两个家庭贫富的差别,把两个相爱的人隔在了两个世界。润叶那种执著得近乎执拗的感情,那种对质朴、自然、纯真的爱情的向往,不得不使每个有感情的人为之所感动。然而这种朴实而健康的感情,在城乡生活距离拉大,贫困与匮乏还笼罩在农村人生活的环境中,却是那样难以实现,经受着各种各样的干扰和抑制。不仅她的家庭、她的周围,就是她所热烈追求着的对象,也不能不以务实的眼光、退缩的态度对待她的纯情。孙少安自以为把生活的苦果留给自己,润叶就一定能够获得幸福和甜蜜,然而,生活并不像善良、正直的少安所想象的那样,润叶在被迫和李向前结婚后拒绝同床,这又使善良的李向前陷入悲痛欲绝之中,导致因发生车祸失去了双腿。本来是美好的爱情,可结出了苦涩的果实。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和田晓霞,两人虽然家庭、地位、职业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几年的学校生活培育了他们共同的志趣、爱好和追求,开阔的视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心灵世界的相通,使他们超越了世俗观念的束缚。地委书记的女儿,省报记者和农民的儿子,一挖煤工人真挚地相爱着。然而由于田晓霞在报道抗洪斗争中为抢救别人而英勇献身,给这一浪漫传奇的爱情故事画上了悲剧的休止符。

上面几乎类似的富有悲剧意味的结局模式,实质上透露出作家心理上的某种情感定势,那就是,在苦难情结的制约下,他总是用一双充满苦难的眼睛审视眼前的世界。

结语

路遥小说中所体现出的苦难情结是路遥人格建构与创作心理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涵,路遥时刻没有忘记少年时代在饥寒交迫中经历的滋味,同时在心中涌起的痛苦、屈辱与自卑成为永远烙在心灵深处的滚烫的记忆。但是,路遥并没有在苦难的铁蹄下憔悴、呻吟与死亡,也没有茫然、麻木或走向虚无,而是清醒地面对苦难,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在艰难的挣扎中,仔细品味、体验人生的丰富底蕴和幽远的况味。他将这种体验表现在作品中,通过书写苦难告诉读者,人生充满苦难但不要惧怕苦难,而是要勇敢地面对苦难。只有经过苦难的洗礼,人才能变得更坚强、自信,人生才更具有意义和价值。苦难可能有时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能深刻地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显然,路遥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苦难不是白忍受的,而会使人们变得更加伟大。

猜你喜欢

苦难路遥情结
入门级有意外的惊喜 Rotel(路遥) A14MKII多功能合并功放
高集成、可扩展的多面手 Rotel(路遥)RA-1592MKII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写给远去的路遥
浅析《许三观卖血记》的苦难意识
历史齿轮上的累累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