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
2015-09-10范小静
范小静
摘 要: 目前,高中地理科目在高中教学阶段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不仅是高中理论教学的需要,而且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高中生应该全面了解我国及世界方面重大的地理问题,提高自身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这对高中生将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遵从新课程改革需求,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地理 教学优化
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针对新课标内容制定合适的教学优化策略,需多方面考虑教师、学生和课室硬件设施,以实现教学最优化。
一、树立新教学理念
教学优化首先涉及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树立适应新课程体系需要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树立一个新的教学理念。首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已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地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地理教学优化必须强调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回归生活,因此高中地理教学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即地理知识学习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学会看地图、看气象等,让学生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这是学习地理的关键。同时,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一味地按照书本教学,引导学生走出课本的束缚,拓宽视野,让学生看到书本之外的地理知识更广阔。
二、建立“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与性格特征,教师在教学时不能盲目地将全体学生看做是同样的个体,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学生不应是任由他人雕刻的装饰品,本身具有其内在的独特价值,所以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需要适当约束,这便是最佳教学理念,也是“以学生为本”的精髓。同时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个性大不相同,面对也许是活泼的也许是内敛的学生,教师都应尊重、关心和牵挂,特别要关注一些默默无闻的学生沉默外表下那颗渴望被注意和帮助的心。这样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会使学生更信任教师,端正学习态度,以优化教学。
三、设计好教学内容及方式
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功能,不仅要符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既可以充分利用地图,这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地图用经纬坐标准确再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用各种符号表现多彩多样的地理事物,又可以在晓得空间范围里容纳大量地理知识,直观而简明,更可以多运用图像、视频等方式和各种教学工具。现今科技日新月异,高科技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如:电脑、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扩音机等各种教学软件,它们的使用使教学更多姿多彩。地理学科应该是一个形象的立体的学科,这能使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灌输,教学不只是把知识技能打包起来强塞给学生,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对它进行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教师应多聆听学生的疑问并解答,一起思考问题、讨论并研究问题,不同身份、不同年龄层的思维可迸发出异常闪亮的火花,使课堂气氛更活跃,知识形象更生动,记忆更牢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间的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四、多种教学模式交叉使用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通常都是教师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学生很难跟随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和理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无疑是扼杀学生创新意识的刽子手,既然要推行素质教育,就要实行教学优化,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1.合作学习方式
首先,合作学习主要就是培养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能力,每一位学生都不是单独在学习,而是需要与其他人共同合作与配合,从而达到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效果。合作学习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合作,明确分工,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互助学习,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是思想与认知进步的过程。
2.探究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方式就是将需要探讨的地理问题从课本中迁移到社会和生活中,取材范围变得更广泛,在教学中模拟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并且明确探究的主题,使学生针对某一问题独立自主地进行分析、研究、调查及搜集信息,同时可以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更直观、直接,使学生从理论问题的思考层面上直接过渡到实践层面。
3.学生主讲教学模式
学生主讲即由学生担任教师进行课堂讲解,教师给予题目或问题让学生准备并上台讲解,下面的学生可适当提问,再由讲解的学生回答,教师从旁观察并协助。这是一种更接近大学教育的授课模式,高中课堂提前进入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切实参与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更深层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符合素质教育,优化教学。
五、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学校或教师可在课堂外开展各种地理观测活动,在现实中还原某些书本上的图像,最简单的是在校园内进行观察,或者定期组织学生相关展览馆游览,如地震博物馆。在观测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观测结果或感想进行总结并写成报告,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是高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是重要角色,必须先带头实行课堂教学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从实际出发,最终使教学质量最优化、教学效率最大化,教育好祖国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王小飞.浅议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12).
[2]袁千绪.如何构建高中地理的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2013(13).
[3]张俊国.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甘肃农业,2005(02).
[4]李定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思考[J].湖南农机,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