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5-09-10曹加俊
曹加俊
摘 要: 初三是整个初中阶段最为特殊,也是最为关键的时期。如何利用好初三阶段进行最后的知识点整合与掌握,是每一个即将步入初三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苏教版数学教材整理出初三复习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进行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关键词: 初三数学 复习课 有效教学模式 构建研究
引言
苏教版教材从整体上来说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适用于该年龄段的学生。而就数学学科本身而言,是进行其他科学习的工具,在学习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数学学不好,物理等学科也会受到影响。尤其在初三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各科都在紧张复习。如何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是老师和同学需要共同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将围绕初三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改进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初三复习课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以题海战术为主,固化学生思维。
题海战术是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屡试不爽的教学模式,尤其在临近考试的复习阶段。我们不能说题海战术是完全没有效果的,但是这种复习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思维受限。一味追求做题的数量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占用了相当长的时间,不仅学生做题耗时长,教师讲题也用了相当长的课堂时间。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停下来反思和总结,结果反而事倍功半。而事实上,一味追求数量和速度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
(二)复习内容枯燥,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初三复习阶段本来就是枯燥乏味的,而数学学科也不例外。对于对数学不太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顾自己的进度一味讲解,就会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听课效率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心理,达不到理想的复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
苏教版教材在编写时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生活化。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教学优势。学生缺乏实践就不能锻炼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数学学科本身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授人以渔”,而这种能力,对其他科的学习及以后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二、初三数学复习课教学模式的改进方案
(一)夯实基础,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在初三阶段的成绩不仅与个人素质有关,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初一初二基础的好坏,所以在初三复习时,每个模块知识点的整合与练习都是不可轻视的。教师在复习阶段讲解习题时,要学会举一反三,向学生传授同一道题的不同解法或同一类型题的不同出法,既能使学生避免题海战术,又能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十分受用。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为例,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进行讲解后,让学生自行画圆,然后用直尺上下移动,进行比对,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增强信心。
(二)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调动课堂气氛。
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扮演观众的角色,为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例如数学试卷中的最后一道函数解析几何题,有一定难度,可以事先让学生在课下研究,课上让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的做法,做法不同的学生可以提出异议。这样学生在平时做题中就会有动力,也会逐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复习效率。苏教版初中教材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复习几何图形特点时,先要了解考试重点和难点,明确考试时出题者要从哪里入手,接下来选择具体方法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总结,教师提问不同学生,了解学生的想法,使教师在讲课时更有针对性。在实践中大多数同学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把握都很到位,然后教师可以进行类似的图形变化,增大难度,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总结归纳。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印象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结语
苏教版教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与各方面素质,践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能力,对于学生以后高中乃至大学的学习都是十分有帮助的。但是中考不是教育的终点,教育者要在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分数,而不是一味死做题。中考内容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细心、认真、有耐心,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教育的初衷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行稿).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胡玉建,主编.初中数学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3]朱伟达.近三年数学中考试卷特点与初三数学复习策略.崇明教师进修学校校刊,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