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实施文化遗产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

2015-09-10杨颉慧

人民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杨颉慧

【摘要】我国的文化遗产教育工作较为落后,这已成为阻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借鉴国外考古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未来我国实施文化遗产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文化遗产知识;第二,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第三,发挥专业机构、社会团体的社会教育功能;第四,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文化遗产教育。

【关键词】文化遗产 公共考古 公众教育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文化发展的必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乡村城镇化的加速,西方商业文化大量涌入,大量文化遗产或被损坏,或逐渐消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建立起的行政管理制度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国在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时也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政府几乎包办了所有工作,社会公众极少主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多数时候是被动地参与政府组织的活动,这种工作模式不仅无法激发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反而造成了社会公众保护意识的淡漠。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传承本国优秀传统文化,虽然文化遗产的特殊属性决定了政府必然是保护的主体,但社会公众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只有当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并成为政府之外的强大保护力量时,文化遗产才能得到很好的传承。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这样的怪现象,政府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多,文化遗产的传承却越来越难。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与社会公众脱节。要解决这个难题,除了要建立起能为公众提供参与途径的管理保护制度之外,采取措施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也是当前迫切要做的一项工作。只有当社会公众走近、了解、热爱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才能真正成为一项社会公众的事业。

根据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对社会公众进行文化遗产教育,对于提高社会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积极性是十分有效的,它可以有力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欧美国家开始推行面向社会大众的“公共考古”项目。“公共考古”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实施“公众考古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考古教育将考古学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达给公众。“公共考古”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和机构开始逐步开展公众考古实践,采用各种形式努力拉近专业考古与公众之间的距离,也已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国的“公共考古”实践仍处在起步阶段,与美英等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而且目前进行的公众考古教育实践主要是针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极少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总体而言,我国公众非常缺少文化遗产方面的教育。

“我们国家之所以长期存在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遗产价值认识不够,主要因素就在于公民遗产教育的缺失,无法培养整个社会珍惜遗产的氛围。”①因此大力实施文化遗产教育是未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够进一步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借鉴国外考古教育的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未来我国实施公众文化遗产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文化遗产知识

要激发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首先要普及关于文化遗产的知识,打破文化遗产知识只掌握在专业人士手中的局面。普及文化遗产的知识必须借助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采用书籍、报刊、影视等多种媒介来进行最广泛的宣传,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大量复制传播,让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建设文化遗产信息共享平台。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一套境内文化遗产登记系统,各省也都已基本建立本省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各地方政府在因特网上建立开放的文化遗产信息共享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当地的文物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为保障文化遗产的安全,该系统可对信息设置相应保密级别和开放权限。这样既可为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制定政策、统筹管理提供参考数据,也便于公众更加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热爱。

编写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各地方政府可组织相关部门编写文化遗产系列丛书来向社会公众普及文化遗产知识。考虑到传播效果,该丛书可详细划分受众群体,一部分图书可以定位为研究型图书,主要汇集和保存关于文化遗产的原始资料和学术研究成果。另一部分图书定位为普及型图书,用通俗生动的文字、图文并茂地对普通大众介绍文化遗产知识。鉴于当前出版市场竞争激烈,理论书籍、文化书籍出版有一定困难,各级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可拨专款用作出版经费,并可设立支持相关图书出版的文化基金。

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2007)》中,“博物馆”被定义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这个章程强调了现代博物馆的公共服务职能,除了传统的收藏和研究职能外,社会教育是新时期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最为重要的一项职能。推行对社会公众的文化遗产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历史文化素养,博物馆具有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第一,资源丰富。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并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专业技术、场地设施等,这些都是推行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所必须的要素。第二,受众广泛。自2008年起我国就启动了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程,吸引了大量观众走进博物馆。据统计,仅2008年当年,作为试点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接待观众量就达到了1.1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74%。第三,展示直观。博物馆展示的展品以实物为主,具有较强的真实性、直观性、形象性,与单纯的说教相比,受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具备上述优势的博物馆应当成为推行文化遗产公众教育的主要力量。今后博物馆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文化遗产公众教育工作:

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第一,明确博物馆的教育机构性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可出台政策支持学校积极利用博物馆开展教育活动,将博物馆纳入到各层次教育教学体系框架,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中,各级财政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相关工作和活动。第二,建立协作部门协作机制。可由宣传、教育、文化、科技等相关部门抽出人员召开专门的国民教育联席会议,协调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在学校教育计划中增加文化遗产教育方面的内容,例如在中小学德育课程、手工课、音乐课中可增加对当地文物知识和非遗项目的介绍,在组织课外实践活动时可参观当地的文化遗产等。

创新博物馆教育服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博物馆都是采用传统教科书式的陈列和填鸭式的讲解以及只能看不能动手的参观模式,社会公众只能隔着博物馆的玻璃来触摸历史,这种教育服务方式很难吸引大批普通民众主动走进博物馆。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公众更加喜欢可以双向交流和亲身体验的文化服务模式,博物馆只有创新服务模式才能引发公众的兴趣,成为真正的地方公众文化中心。

第一,开展博物馆模拟考古活动。模拟考古是近年来博物馆推出的一项很受欢迎的活动,观众可以亲身参与和互动体验考古过程,极大地增加了博物馆教育的趣味性。例如:陕西汉阳陵博物馆建立了中国首个模拟考古基地—“汉阳陵博物馆模拟考古基地”,模拟考古基地设置了模拟探方和各种文物复制品,观众在短暂培训后将可分组进入探方进行模拟考古活动。目前已有20余所大、中、小学校的学生在“考古知识小课堂”上学习了考古基础知识和发掘方法。②杭州历史博物馆也推出了类似的模拟考古活动,在博物馆内设置仿真的考古探方,吸引了大批游客参加考古体验。实践证明,开展博物馆模拟考古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提高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第二,设立文化遗产保护互动平台。除了开展博物馆模拟考古活动外,博物馆还可以建立与公众的互动平台,让公众通过互动平台来参与某些考古活动。例如,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就曾经推出过一个名为“挖掘维京,正在进行的考古”项目。该博物馆在进行一处维京时期聚落的发掘时,设置一个专门的网页来提供发掘背景、发掘队及其工作的细节、遗址报告、遗址规划、教育信息并每天更新。欢迎有疑问的人将他们的问题用邮件发给考古队,考古队每天对这些问题做出答复。英国利物浦的文物保护中心设置了专门的观众中心,一周开放七天,以一个互动的展示解释保护的过程,并在规定的时间里,观众可以坐在一个小的演讲厅,那里有一个与实验室相联的现场视频直播。他们能利用这个连接与在实验室中工作的保护工作者进行积极的问答讨论。③我国有条件的博物馆可借鉴这些做法建立基于网络的文化遗产保护公众互动平台,可在网络上有选择性地公开选择一些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时状况,为公众提供与文保工作者直接沟通的渠道,让公众能够参与和体验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过程。

第三,加强博物馆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博物馆可通过为学校提供教具、教学参考材料、教学节目等方式,为学校教学服务。有条件的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共建读书基地、教育基地。博物馆可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编写以地域文化为素材的教学参考材料和教学节目。有条件的博物馆还可以制作“外借文物盒”,在里面配置反映本地各个时期历史文明发展的文物复仿制品,提供给学校作为教具。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曾为中小学历史课编写过配套的幻灯片、挂图等教学参考资料。内蒙古博物馆曾为小学的“学生综合实践课”量身设计整套的教学方案,开发设计了系列课程。赣州、株洲等地的博物馆曾为当地高中专门编写地方史乡土教材。

第四,拓展服务内容,开展非遗社会教育。博物馆应拓展服务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教育也纳入博物馆教育之中。博物馆可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合作,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提供场地开设讲座或培训班,开展社会教育,培育新的传承人。

发挥专业机构、社会团体的社会教育功能

美国的文化遗产公众教育非常发达,各种考古专业团体特别是全国性的专业团体一直是从事公众教育的主干力量。美国的历史考古协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了公众教育委员会,来加强专业团体对公共考古教育工作的领导。该组织推出了许多公众考古教育计划,组织编写了多种教材。从20世纪80年代起该组织开始利用新的大众传媒传播考古信息,利用包括互联网、视频及其他媒体等各类手段推广公众考古教育,并创办了著名的考古学电视系列节目,提供给那些不太可能阅读专业期刊或无法参加该组织提供的公众课程的成员来关注和了解考古工作。该组织还建立了一个连接北美学者、机构人员、讲解员、博物馆专业人员和文化资源管理人员的互联网,借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支持。北美最大的专业协会美洲考古协会,创立了公众教育委员会,它的教育对象是中小学生,还为学校教师提供书籍、组织研讨会以及提供展品等;在各州建立帮助教师完成考古教育工作的考古学互联网;资助为土著美洲学生授课的教育工作者而举办的年度研讨会;在该协会年度会议期间举办公共部门和公立学校教师研讨会。④

我国有不少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机构和团体,可以仿照美国的做法,发动这些专业机构、团体参与对社会公众的文化遗产教育。各地可根据本地具体情况,划拨专门经费,组建地区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学会,广泛吸纳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业人员参加,由学会统一规划和领导本地区的公众文化遗产教育工作。学会可以针对受教育者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来设计文化遗产教育中心的公众课程及配套教学资源,通过培训、讲座、展览、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推行对社会公众的文化遗产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文化遗产教育

相关部门可与学校合作,开展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文化遗产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选择合适的学校建设文化遗产教学基地。学校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开设文化素养课。将文化遗产列入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教育。课内教育可主要在高等院校开展。高校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公选课,根据实际情况将文化遗产设计成课程内容,开设诸如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赏析等课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学校可聘请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学校授课。

第二,开设课内实践课。除了文化鉴赏课之外学校还可开设实践课程进行文化遗产教育。学校可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段和学校具体情况开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实践课程,如民间手工技艺、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文物修复等课程。

第三,开展课外活动。高等院校可以在校内建立各种以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旨的学生社团,主动、系统、常态化地开展文化遗产自我教育活动,并可以社团为中介组织学生参加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如在博物馆、遗址公园等地充当志愿者。高等院校还可组织学生参加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加深学生对文化遗产现状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中小学也可将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与开展课外活动相结合,合理安排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小学可以培训学生学习传统技艺,诸如剪纸、制作皮影等,开办传统戏曲、传统舞蹈、传统美术等培训班,培养中小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爱好,让青少年在游戏中了解和传承文化遗产,确保文化遗产能够真正地得到保护和传承。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现代技术在河南省古建筑群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2400410488)

【注释】

①张顺杰:“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及对中国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②常丹:“一把手铲梦回西汉—汉阳陵博物馆模拟考古基地享受考古新体验”,http://www.sxdaily.com.cn/data/bs-lyzk/20120910_10018416_9.htm。

③尼克·梅里曼,黄洋,高洋:“让公众参与博物馆考古”,《南方文物》,2012年第1期。

④崔玉范:“美国的公众考古教育—实现文化遗产保护目的的一个途径”,《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8期。

责编 /王坤娜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ask 4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思考
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的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