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约束理论及回指语加工研究现状

2015-09-10钱晶晶

考试周刊 2015年96期
关键词:领属指代先行

钱晶晶

1.引言

回指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一个重要议题。语言学家们从句法、语义、语用、对比等各个方面对其做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当属Chomsky(1981)提出的约束理论(binding theory)。

下面首先介绍该理论的内容及其存在的局限性,随后介绍回指语实证研究中的主要实验范式。

2.约束理论

2.1约束理论的A、B原则

约束理论中的A和B两条原则分别规定了反身代词和代词这两类回指语的约束域:

A原则:照应语(即反身代词)在最小语域内必须受约束(must be bound);

B原则:代词在最小语域内必须不受约束(must not be bound)。

根据这两个原则,我们分析下面两个句子:

(1)a.Johni said Billj hurt himi/j*.

b.Johni said Billj hurt himselfi*/j.

根据A原则,反身代词的先行语只能限定在最小语域内,因此,(1)b句中,himself只能指代Bill而不能指代John,因为John在最小语域之外。根据B原则,代词的先行语必须不受约束于最小语域内,即最小语域内的名词短语不能成为其先行词,因而Bill被排除,符合条件的先行语为John。可以看出,这两个原则对代词和复合代词的约束域作了强制规定,使得两者的约束域形成一种互补(complementary)关系。

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在语言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随后许多以英语为对象的研究相继出现,研究结果大都为约束理论提供了正面数据,证实了该理论的解释力度。然而,随着后续研究的相继出现,也有学者发现了各种语言的实际使用中存在不少违反约束原则的例子,即不受约束域统治的例子(Kuno,1987;Pollard & Sag, 1992; Reinhart & Reuland, 1993; Tenny, 2004)。此外,有研究发现,不同语言受句法规则约束的强度大小有所不同。语言间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是一门较为严格受到句法规则制约的语言,因而违反“约束论”的例子较少,而一些其他的语言则不一定适合用句法规则来解释。

2.2约束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约束理论的A、B两大原则能解决很多指称问题,且自该理论提出以来,形式句法学派对其不断进行修正,但这两条原则仍无法解释反身代词和代词实际在使用中的所有指称现象。有语言学家提出,一些特定的语言结构当中的回指语指称特性,并不符合经典的约束理论的预期(Pollard & Sag 1992; Reinhart & Reuland 1993)。

根据经典的约束理论,反身代词和代词的指称对象应呈互补分布,但在英语的实际使用中并远非如此,而是存在一些不符合该预期的反例(Pollard & Sag 1992; Reinhart & Reuland 1993;Tenny 2003)。其中语言学界关注和讨论较多的是图片短语结构(picture noun phrase,简称PNP)(Chomsky 1986;Pollard & Sag 1992,1994;Reinhart & Reuland 1993;Runner, Sussman, & Tanenhaus 2003)。在PNP结构中,反身代词可以接受管辖域以外的约束,而代词可以接受管辖域以内的约束,即反身代词和代词可以互换:

(2)a. Mike saw the picture of himself/him in the newspaper.

b. Mike saw that there was a picture of himself/him in the newspaper.

c. Mike saw a dog near himself/him.

这说明,语言中存在的一些指称现象,是经典的约束原则无法解释的。指称现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句法范畴,或许应该从更综合的角度解决,如结合语用、语义等多重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3.回指语方面的实验研究

现有有关回指语方面的研究仍以理论探讨为主,其中使用的例子不少是学者自己所造的句子,缺少实证数据。回指语的实证研究,从其实验范式角度,可以分为离线(off-line)研究和在线(on-line)研究两类。

离线研究和在线研究(又称实时研究)观察的数据类型不同,离线研究观察的对象是结果型的数据而非过程型的数据,因而所观察到的结果难以探知指代消解中的实际时间进程。在线(on-line)研究,即心理语言学方向的实证研究则弥补了这些方面的不足。在线研究采用的方法与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不同,通过电脑、眼动仪、核磁共振等新技术或新仪器,往往能采集到更微观更精细(fine-grained)的数据。此外,通过这类研究,研究者不仅可以了解语言使用的状态,更可以探知语言理解时的动态进程,从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种微观、动态的过程研究,可为现有的理论提供全新的实证数据,以证实或证伪现有的理论,甚至提出全新的理论观点。

3.1在线研究的几种实验范式

目前心理语言学界用来考察回指语实时(on-line)情况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实验手段:自控步速阅读(self-paced reading)、跨通道启动任务(cross-modal priming task, CMPT)、眼动(eye-movement)技术等。下面作简要介绍:

3.1.1自控步速阅读(self-paced reading)

自控步速阅读(self-paced reading)实验中,被试者阅读电脑屏幕上的文字,通过按键控制阅读的节奏,每按一次键屏幕上出现一个词,再次按键则出现下一个词,同时前一个词消失,句末的最后一词与句号同时出现。由于该实验范式可以有效记录被试阅读词的速度,提供有关阅读的具体时间进程信息,因此在大量考察代词和反身代词消解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中被采用,是研究指代消解进程最主要的实验手段。

3.1.2跨通道启动任务(cross-modal priming task, CMPT)

跨通道启动任务有别于一般的启动任务,跨通道是指实验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比如听觉和视觉刺激。跨通道启动技术由Swinney首创,利用它研究歧义词意义提取的问题。他让被试者听事先录制好的包含歧义词的句子,当播放至歧义词时,同一瞬间被试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闪过一个探测词。被试的任务是判断该探测词是“真词”或是“假词”。例如:

(3)Rumor had it that, for years, the government building had been plagued with problems. The man was not surprised when he found several bugs in the corner of the room.

这里的“bugs”一词有歧义,既可指虫子,又可指窃听器。若是人在认知加工中这两种意思均同时被激活,则与这两个意思紧密相关的探测词(例如:“ANT”和“SPY”)在真假词判断任务中的决策时间应该是一样的,且该决策时间一定快于其他意义不相关的探测词(例如:“SEW”)。若是两个意思中只有一个意思被激活,则跟这个意思相关的探测词的判断速度会快于没有被激活的那个意思的探测词。也就是说,启动效应是否存在(即某一探测词的判断速度是否异于其他探测词的速度)是考察某个语义是否激活的证据。若激活两个意思,则证明该词的确是歧义词;若只激活一个意思,则证明在被试在认知过程中选取了一种一个意思,该词不是歧义词。

眼动实验是利用眼动仪对被试者眼睛活动情况进行记录的实验,借此分析大脑的思维过程。主要有两种实验方式,一种是阅读实验,另一种是图片或实物实验。阅读实验往往是在电脑屏幕上呈现一个句子,用眼动仪记录被试的眼光移动与注视的情况,借此可以了解被试阅读每个词的时间。若在某一个词上的注视时间长,说明阅读难度大,注视时间短,则一般认为阅读难度低。图片或实物实验是指在电脑屏幕上呈现若干图片,或直接在被试面前放上若干实物,在被试耳边播放文字信息,通过研究被试的目光注视情况可以探知其认知过程。

3.2相关研究

3.2.1Nicol & Swinney, 1989

通过总结上世纪80年代的若干实证研究,提出了句法规则是唯一在回指语消解早期发挥作用的因素这一观点。其中提到Nicol (1988)采用了跨通道启动任务(cross-modal priming task, CMPT),其所用例句如下:

(4)a.The boxer told the skier that the doctor for the team would blame himself for the team would blame himself for the recent injury.

b.The boxer told the skier that the doctor for the team would blame himself for the team would blame him for the recent injury.

在(4)a句中,探测词分别使用doctor,boxer和skier三种。研究发现,当探测词是doctor时,对反身代词处出现明显启动作用,而boxer和skier则无启动作用。同样的,在(4)b句中,启动词同样分为doctor, boxer和skier三种。研究发现,boxer和skier这两种探测词能产生正面的启动效应,而doctor则不能。

基于这个结果,该文的作者认为,在这两种分别包含照应语消解和代词消解任务的句子中,都出现了符合句法规则的先行词候选项能产生启动效应,而不符合句法的项则不能产生启动效应,且该启动效应在最初阶段就已显现。

3.2.2Badecker & Straub,2002

Nicol 和Swinney(1989)这一论断受到其他研究者的挑战,其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当属Badecker 和Straub(2002)的研究。该研究采用了自控步速阅读的实验范式。每个实验句包含两个名词短语,其中一个是句法可及的先行语后选项,另一个则为句法不可及的先行语候选项。实验目的是调查该两个名词短语与回指语之间的性别一致性是否会影响句子的阅读时间。

该研究发现,句法规则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就“过滤”掉所有不符合句法规则的短语。许多不符合句法规则的短语,当其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时,仍能与符合句法规则的先行词产生竞争关系。该研究证实了在代词与反身代词的指代消解过程的最初阶段,多重限制因素(包括句法因素在内)同时影响先行词候选项的范围。当某些不符合句法规则的候选项具有很高的显著性,且在性(gender)、数(number)等方面与指代语保持一致时,它们就可以对先行词的选择过程造成干扰。

3.2.3He & Kaiser (2009)

研究对象是汉语反身代词taziji(他自己/她自己),主要考察Badecker 和Straub(2002)所提的显著性限制是否同样能用来解释汉语的反身代词消解情况。英语句子加工中,某些句法不可及的所指对象(non-BT-accessible referents)能在指代消解中被激活。本文试图验证汉语中是否有类似现象,若存在该情况,则可将其结果与英语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

该实验采用自控步速阅读范式,实验中使用的句子设定了三种情况:

I.[无生命度]:被领属者名词短语(possessed NP) 无生命度,“他/她自己”指代领属者,如(5)a句。

II.[多项]:领属者与被领属者均有生命度,且均与taziji在性上保持一致。但是,领属者名词短语根据约束论原则,在句法上是不可及的对象,如句(5)b。

III.[单项]:领属者与被领属者均有生命度。被领属者与taziji在性上一致,但领属者与taziji在性上不一致。因而,与“他/她自己”在性上保持一致的只有一个对象——被领属者,如句(5)c。

(5)a.【无生命度】宋丽i的穷困磨炼了她自己i。

b.【多项】宋丽的妹妹i磨炼了她自己i。

c.【单项】宋刚的妹妹i磨炼了她自己i。

实验结果:

【无生命度】和【多项】对比,在“她自己”一词及“她自己”之后的第二个单词处,都发现了【多项】句的阅读速度慢于【无生命度】句。作者对此的解释是,【多项】句中的“宋丽”也作为先行词候选项参与竞争(尽管该词在句法上不符合要求)。然而,英语所有格短语中的领属者由于显著性太低,不能参与先行词的竞争。这说明,汉语与英语不同,汉语中领属者名词短语的显著性较高,使得其可以成为竞争项,干扰句子中反身代词的加工进程。

令人意外的是,【单项】与【无生命度】对比,在“她自己”一词处,也发现了【单项】句的加工要慢于【无生命度】句。这与作者的预期不符,因为单项句中由于领属者“宋刚”一词在性(gender)上与反身代词“她自己”不相符合,所以先行词候选项只有“妹妹”一个,也就是说,a句和c句应该都只有一个先行词候选项,据此推测两者的阅读速度应该相同。研究结果却发现【单项】句的阅读速度更慢。作者对此作了解释:也许【单项】句不像所预期的那样,只有一个可能的先行词候选项,而是有两个:“宋刚”和“妹妹”,这两个之间产生了竞争,导致阅读速度变慢,这说明“宋刚”在gender上与反身代词之间的不匹配并没有影响其成为先行词候选项。作者据此得出结论:在汉语的反身代词指代消解中,“生命度”因素的影响力要高于“性”的影响力。符合“生命度”要求的短语,就算在“性”上与照应语不相匹配,还是能成为先行词候选项。

综上所述,该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三个结论:

结论1:句法上不可及的对象也能成为先行词候选项,与符合句法要求的先行词候选项展开竞争,其研究结果驳斥了预筛选理论,支持平行互动制约理论。

结论2:汉语中所有格名词短语中的领属者,其显著性要高于英语中的领属者。因而,汉语中的领属者可以成为先行词候选项,而英语中则不能。

结论3:汉语“他/她自己”的指代消解中,“生命度”(animacy)因素的影响力要高于“性”(gender)因素的影响力。

3.2.4Yang,Gordon, Hendrick, Hue (2003)

Yang等人(2003)采用自控步速阅读范式,每份阅读材料包括三句话,例句如下:

第一句话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6)a.普通句:张三今天吓了王五/小美一跳。

b.“把”字句:张三今天把王五/小美吓了一跳。(“把”字句)

c.“被”字句:王五/小美今天被张三吓了一跳。

第二句话分为两种情况(话题继续vs.话题转换):

他/她当场就吓昏了过去不省人事。

他吓了人后哈哈大笑自鸣得意。

第三句话:随便乱吓人是一件很要不得的行为。

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句法是影响人称代词指代进程的重要因素。结果显示,无论阅读材料中的第一个句子是何种句型,第二句话中话题继续句的阅读速度均快于话题转换句的阅读速度。

其次,句法显著性(syntactic prominence)与词汇特征(lexical features,如:gender)同时对先行词候选项的确定起作用,并非句法单独起作用。

最后,句法显著性不仅受到语法功能(grammatical functions, 如:主语和直接宾语)和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s, 如:施事和受事)的影响,还受到结构关系(structural relations)的影响。

4.结语

综合前人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现有有关回指语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探讨和离线范式的实证研究,实时加工方面的研究,即在线研究较为匮乏。

其次,回指语实时加工方面的研究,其结果仍存在分歧。今后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实证研究,以探索回指语加工机制的规律。

再次,实验范式较多,包括自控步速阅读、眼动、跨通道启动任务等。不同范式各具特点,有可能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最后,现有的研究主要以成人母语者为研究对象,二语学习者及儿童学习者对于回指语加工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后可加强这两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adecker, W. & Straub, K.2002. The processing role of structural constraint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nouns and anapho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8 (4):748-769.

[2]Chomsky, N. 1986. Knowledge of Language: Its Nature, Origin and Use. New York: Praeger.

[3]Chomsky, N.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Netherlands: Foris.

[4]He, X. & Kaiser, E. 2009. Consequences of Variable Accessibility for Anaphor Resolution in Chinese. In S.L. Devi, A. Branco and R. Mitkov (eds). Proceedings of the 7th Discourse Anaphora and Anaphor Resolution Colloquium (DAARC 2009), pp.48-55. AU-KBK Research Centre, Anna University.

[5]Kuno, S. 1987. Functional Syntax: Anaphora, Discourse & Empathey.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6]Nicol, J. & Swinney, D. 1989. The role of structure in coreference assignment during sentence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Psycholinguistic Research, 18 (1):5-19.

[7]Nicol, J. 1988. Coreference processing during sentence comprehens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8]Pollard, C. & Sag, I. 1992. Anaphors in English and the scope of Binding Theory. Linguistic Inquiry 23:261-303.

[9]Reinhart, T. & Reuland, E. 1993. Reflexivity. Linguisitc Inquiry, 24(4):657-720.

[10]Runner, J. T., Sussman, R. S., & Tanenhaus, M. K. 2003.Assignment of reference to reflexives and pronouns in picture noun phrases: evidence from eye movements.Cognition,89 (1):B1-B13.

猜你喜欢

领属指代先行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四部类型理论下的达斡尔语第三人称领属成分语法化研究*
健康养生“手”先行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湘语衡山方言领属结构研究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基于深度学习的维吾尔语名词短语指代消解
领属范畴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