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20万亿,股民的钱去哪儿了?
2015-09-10乔宠如
乔宠如
“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说,到此为止,这一轮动荡已经基本结束了。”7月18日,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如是说。彼时,他正在伦敦出席金融稳定理事会指导委员会会议并向参会各方介绍中国应对股市震荡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此前,中国股市先是高歌猛进,随后震荡上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上涨了150%。沪指甚至于2015年6月12日创出了7年半新高5178.19点。
好景不长。6月15日,沪指下挫103.36点,跌幅达2%,拉开了A股持续暴跌的序幕。仅仅不到20个交易日,沪指下跌近2000点,A股市值“蒸发”超过20万亿元。更有媒体称中国股市“3周跌掉10个希腊GDP”。
与此同时,股民“小白们”也纷纷在网络发帖“求科普”、“求扫盲”,他们就想知道:这20万亿元为什么一眨眼就没了?股民的钱到底去哪儿了?
昂贵的泡沫
“每逢股市大跌,媒体都爱用‘蒸发’来渲染股市市值下降的严重程度,使人们误以为股市‘蒸发’,就像水灾和雪灾那样损失了真正的财富。”在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陈思进看来,其实不然,损失的顶多是一些看似昂贵的泡沫。
实际上,由于上市公司的市值等于每股股票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发行股数少则千万、多则数亿,而股票总市值又等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市值之和,因此,在发行总股数不变的情况下,哪怕是股价的轻微波动都将引起市值的剧烈变化。
那么,又是什么因素引起了股价的波动呢?答案是,交易日每一时刻的买入和卖出委托情况。
银河证券客户经理周红告诉《经济》记者,目前,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时采用集合竞价和连续竞价两种竞价方式,对每个交易日上午9:15至9:25系统接受的全部有效委托进行集合竞价处理,其余交易时间则采取连续竞价处理。但无论何种竞价方式,“投资者提交的委托报单,都将通过券商进入交易所的主机,由电脑按照‘价格优先、同等价格下时间优先’的原则撮合配对,完成交易。”
举例而言:交易所主机先后收到了10个账户的买入委托,他们都想在10元的价位上购买某种股票100股。与此同时,仅有100股股票以10元报单卖出,于是,最先提交买入委托的人成交了;其他9个人看到,10元买不到这只股票了,其中一个人就把买入限价提高到10.1元,正好又有100股愿意卖,他们又成交了,这样一来其余的人10.1元也买不到这只股票了;于是又有人继续提高买入限价……
在牛市氛围中,足够多的买方资金涌入股市而足够少的投资人抛售持股套现,股票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上市公司市值随之攀升,持股人也获得了“看得见、摸不着”的账面盈余。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即便在某个交易日里,仅有10%的股票发生交易,也可能使得股价攀升到令人不可思议的高度,而其他没有参与交易的股票,也将随之自动增值。
陈思进打了一个比方:“你有三亩土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你的资产变成了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市场价达到100万元,相应地,你的资产变成了200万元;孰料,由于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也从200万元跌至2万元,中间蒸发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股民的钱去哪儿了?
如果20万亿元只不过是一些看似昂贵的泡沫,那么股民的财富损失又该如何解释?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登公司”)近日发布的《中国结算统计月报》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证券市场的自然人投资者数量已经超过了9000万。
与此同时,根据国内知名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商同花顺的调查数据:6月15日至6月26日的两周内,仅有占比3.99%的股民实现盈利,平均盈利5.85%;余下的大部分股民中,亏损幅度在10-20%、20%-30%和超过30%的,分别占比37.35%、37.31%和6.28%,换言之,八成股民的财富至少缩水10%。
网友“882609186”更是发帖称:“入市时把真金白银的钱交银行了,一万块钱的股票市值只剩一千了,只有一千块钱归持股人可支配了,其余九千哪去了?归谁了?谁在无偿无息地使用这些钱?”
“负和博弈”
问题的答案似乎是显而易见的。
在上述土地买卖的例子中,100万元买入、1万元卖出的倒霉接盘者的钱去哪儿了?很显然,早在土地成交之时,他的钱就已经交付给出让方了。股票亦然。
不过,现实的情况往往复杂得多。在现行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模式下,买卖双方通过交易所主机撮合配对、完成交易后,中登公司随即生成清算交收文件,并将其发给证券公司。而证券公司将据此完成客户资金的清算,更新客户资金账户的余额,并向存管银行发送客户证券交易清算数据及资金账户余额。
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陈思进提醒《经济》记者,在上述过程中,资金不是仅在买方和卖方间流动,此外,双方都需要支付一定的股票交易成本,比如印花税、佣金以及过户费等。
7月16日,证监会公布了2015年6月股票交易情况。数据显示,6月份,股票成交金额为366612.84亿元,较5月增长17.47%,日均成交额为17457.75亿元,交易印花税为366.61亿元。
《经济》记者梳理证监会公开数据后发现,上半年,股票总成交额达到139.15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的6.4倍;交易印花税总额则高达1391.48亿元,创我国历史最高水平。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之一,股票交易印花税最早于199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征收,税率为对买卖双方各征千分之六。25年来,为平抑过热或拯救低迷股市,股票交易印花税多次调整。2008年,股票交易印花税由双边征收改为单边征收,税率保持1‰,即出让方按1‰的税率缴纳股票交易印花税,受让方不再征收。
券商收取的佣金数额同样不容小觑。根据证监会与原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证券公司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证券公司收取佣金的标准上限不得超过成交金额的3‰,不得低于收取监管费用以及交给交易所登记结算机构相关费用。
全国人大代表、证监会机构部巡视员欧阳昌琼解读这一规定时表示,“交给监管部门的费用是直接交给财政,这一项大概是在万分之零点二;交给交易所的经手费,在万分之零点六九;交给中登公司是万分之零点三(深交所免此项)。因此,底是万分之零点九,顶是千分之三,在这个范围内收取佣金是符合规定的。”
今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的限制,股民最多可以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开户数剧增。不少券商都打起了佣金战,希望通过降低佣金吸引股民开户。某证券公司客户经理告诉《经济》记者,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券商的佣金比例都在“万三”左右(双向征收,即买入、卖出股票都需要按比例支付佣金)。
以此估算,上半年139.15万亿元的股票成交额,为证券公司创造了超过800亿元的佣金收入。
当牛市的浪潮退去,股民们蓦然回首,这才发现:逾2000亿元已经装进了国家财政和券商的口袋。也难怪知名媒体评论员刘植荣感慨地说:“不管是牛市还是熊市,政府和券商都会向股民收缴各种税费,因此,如果把股市封闭起来,炒股的资金只会越来越少。这并不是‘零和游戏’,而是‘负和游戏’。”
暴涨疑云
7月9日,数千只A股股票持续跌停后,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介入排查股市恶意。随即有消息传出,公安部门已发现个别贸易公司涉嫌操纵证券期货交易等犯罪的线索。广东省经侦部门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不排除做空的机构和个人还会涉及到非法经营等情况。
实际上,早在去年12月,证监会即开展了打击市场操纵专项执法活动,并宣布中科云网、百圆裤业等18只股票涉嫌操纵股价,将对涉案机构和个人进行立案调查。随后,相关公司股价短期内曾出现较大下跌,不久又开始快速上涨。
据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统计,在2014年12月19日至2015年6月12日股市见顶之间,在18只涉股价操纵、被立案调查的股票中,除1家在此期间长期停牌外,其他17只股票平均涨幅高达127.3%。其中,涨幅超过200%以上的“疯牛”有3只,湖南发展涨幅更是高达268.9%,远远超出同期大盘涨幅。
在陈绍霞看来,股价暴涨,固然有庄家操纵的因素,但自2008年起,“大小非”陆续上市流通,也为坐庄机构收集筹码、拉升股价打开了方便之门。“一些‘大小非’为了实现高价减持,也在欣然配合庄家炒作。”
按照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十二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在二十四个月内不得超过百分之十。
这意味着,持股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份在股改方案实施后12个月即可上市流通,因此,“小非”是指持股量在5%以下的非流通股东所持股份,与“小非”相对应,“大非”则是指持股量5%以上非流通股东所持股份。
陈思进认为,上市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股市资金的重要流出去向。
今年6月4日,乐视网发布公告称,乐视网CEO贾跃亭自2015年6月1日至3日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方式累计减持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524万股,占公司截至2015年6月3日总股本的1.9%。结合当时股价估算,贾跃亭此次减持套现金额将近25亿元。
“3天减持套现25亿元,钱来得太容易了!投资者购买股票是要投资收益的,不是免费给大股东送钱的!”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姝威表示强烈质疑,并发表《严格控制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减持套现》一文,建议证监会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减持套现。
“在非流通股开始流通后,持股人很可能会将其抛出套现。因此,甚至有分析认为,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小非’。”陈思进说。
随着本轮牛市的进程,股指越是上涨,“大小非”套现也就越多。中登公司数据显示:去年12月,股改限售股东减持规模首次超过20亿股;今年4月,减持规模高达24.18亿股;5月、6月的减持热情虽有下降,但仍然分别达到了21.99亿股和18.33亿股。
与此同时,Wind资讯数据表明,截至6月17日,2015年以来1234家上市公司发布了重要股东或高管减持公告,累计减持市值高达4771亿元。股市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大小非”的提款机。
散户,进场前请做好投资准备
“离开这世界之前我只是想说,愿赌服输,本金170万加融资4倍,全仓中车,没有埋怨谁,都怪我自己贪心,本想给家人一个安逸的生活,谁想输掉了所有,别了,家人,我爱你们,我爱这个世界。”
2015年6月10日下午3时42分,网友“想挣钱的散户”在东方财富网旗下的股票社区股吧发布了这条疑似“绝命帖”。截至7月21日,尽管1.8万余条跟帖鼓励“想挣钱的散户”不要轻生,但他却未再于股吧中发言。
“想挣钱的散户”是否由于炒股巨亏离开人世,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今年6月以来,A股市场的持续性暴跌确实引起了大量中小投资者的财富缩水。
据统计,目前的A股市场中,持股市值100万元以下的中小投资者占到总数的99.4%,占总市值的50%。“业界把这些人称作散户。这些散户的资金,在世界证券史中有一个典型的名称叫‘笨钱’。”陈思进说。
英国经济学家沃尔特·白芝浩曾对“笨钱”做出经典的描述。“这些我们称之为‘笨钱’的财富,特别庞大和热切,它们若‘投怀送抱’,便会造就暴发户;它们若碰撞到谁,便有了投机者;它们如果迅速逃离,便留下恐惧和萧条。”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也深有同感。他告诉《经济》记者,如果散户真的做好了准备,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未来发展、利润回报和风险情况等,同时又有风险控制的措施,那么他们进入股市,是问题不大的。
“但麻烦的是,他们往往不是真的想投资,而只是想通过买卖股票来挣钱。他对自己投资、购买的东西不熟悉,也不去了解,购买之后也不管,完全没有风险控制力。在这种情况下,做了一件自己非常不熟悉的、没有能力控制和驾驭的事情,结果可想而知。”赵锡军叹息道。
陈思进也在其撰写的博文中指出:中小投资者往往很天真,以为炒股一定会赚钱,压根就没有亏钱的准备,买入卖出完全是人云亦云。现在被深度套牢,或收益腰斩,或本金亏空。几番跌撞,几多被套。于是,才知道,人家赚钱,不一定意味着你也能赚钱。
“请准备进入中国股市的股民,稍微研究一下经济基本面。大家都指望在股市中投机发财,但由于信息的极不对称,最后亏的多半是普通股民。”陈思进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投资,一定是要非常专业的。”赵锡军指出,哪怕是经营一个餐馆、开一个网店,都需要投资人精细打理、时刻关注市场变化,才能获得回报,更何况是比之复杂、专业得多的证券投资行为呢?散户投资者更应该提前做好功课。
“结婚之前还要谈恋爱呢。现在,什么前期工作都没有做,就直接交易股票了,过后投资出了问题,怪谁呢?所以,为了投资的遗憾相对少一些、风险能够控制住,散户投资者,一定要做好专业而充分的准备。”赵锡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