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

2015-09-10白玉

决策探索 2015年10期
关键词:河南省办学转型

白玉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也面临着适应新常态、推出新举措的机遇与挑战。2013年以来,教育部关于推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探索备受各界关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日渐成为焦点。地方高校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成为新时期一支自下而上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创新的有生力量。本文在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背景下,总结了河南地方高校发展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结合新的高等教育政策取向,对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加快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一、河南省地方高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整体发展水平偏低

按照现行高等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地方高校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很强。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省级及其以下政府对地方高校经济支撑能力有限。河南省财政性教育经费虽然持续增长,但地方高校规模扩张的速度远远超过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高等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自1999年呈连续下降态势。为了筹集地方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各级政府加大了非财政渠道的经费筹措力度,特别是依赖拓展空间有限的学杂费收入。两者投入总体不足,导致河南省地方高校整体发展水平偏低。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报告2012》,从整体规模、师资力量、国际化、信息化、社会服务、经费投入、多元参与7个维度综合考察得出的结论:河南省高等教育综合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高等教育的“第三方阵”。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省级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也得出类似结论:河南省高等教育综合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排名第19位。

(二)办学特色不够突出

河南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显然延续了精英阶段时的发展特征,将学术型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缺乏或很少有实践类教学环节。许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致力于向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之间课程体系差别很小,专业设置过于雷同,纷纷开设所谓“热门”专业,脱离本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根据近三年本科院校招生专业数量的统计分析,半数以上新建本科院校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招生,且招生比例明显高于国内本科院校平均水平。本来一些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学校升格或更名后,放弃了原有的应用性、技能性的传统优势,片面追求“大而全”和办学层次的提高,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难以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会影响高等教育效率和效益的发挥。

(三)人才培养质量相对不高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指标。根据麦可思(MICOS)《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2013年度报告》显示,河南省高校2012届本科毕业生一年后就业率为71.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5%);就业质量相对较低,月收入平均为3129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22元),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8‰职业期待吻合度和就業现状满意度均在50%左右,该届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3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稳定就业率实际只有38.7名。“十二五”时期,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形势和自身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全面实施三大国家战略规划,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尤为迫切,需要大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尽管2013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达到45.02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与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适配性差,就业市场呈现的技能型人才紧缺与大学生“就业难”矛盾愈发突出。

二、推动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积极推进河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工作

目前,河南省已经分两批启动了15所试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第一批5所院校包括:黄淮学院、洛阳理工学院、许昌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安阳工学院。第二批10所院校包括:河南工程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平顶山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安阳师范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按照计划,第一批试点学校要在2015年年底前完成成果验收,第二批在2014年年底出台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转型发展规划。在推进各试点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及时总结转型发展工作经验和成果,形成典型示范效应。通过试点,进~步研究制定河南省地方高校分类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改革评价机制、探索高校分类拨款机制等措施,引导各高校根据实际科学定位,在不同层次、领域办出特色。对承担国家和省级试点的院校应加大经费支持和工作指导力度。鉴于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开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的指导意见》,建议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作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列为“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管理体制的改革始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新时期,政府应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给予高校在招生、收费、专业设置、学位授予、对外合作与交流、机构设置、职称评聘、经费等方面的自主权,使高校真正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不仅如此,还应通过加大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高等教育多样化既包括高校类型的多样化,还包括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将直接导致投资渠道的多样化。河南省高等教育投资长期不足,与办学主体较为单一有直接关系。因此,河南省在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的同时,应加快办学体制改革,确立民办高校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挥其积极作用,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积极参与、各方面联合办学的体制。

(三)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指导下,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实行科学管理。其内涵涉及到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关系和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革。在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尊重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赋予办学者更多的自主权;在学校内部层面上,强调依法自主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基于这样的要求,河南省在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应当突破原有的制度束缚,对高校实行更加宽松的政策,立足于加快建设符合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的新机制,让其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提升质量、彰显特色,优化教师队伍,激发内部活力,完善治理结构。

(四)积极争取中央政府资金支持

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制定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为契机,积极争取河南省地方高校在总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相关利益,争取中央财政对河南省地方高校转型的支持。一方面,申请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对高校地方财政投入的不足,更好地实现区域间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具有自身发展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互动紧密的地方高校,申请中央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国家整体推进应用技术大学“1+1”国际合作框架下,河南省应积极遴选合作学校和专业群,确定合作对象,与世界知名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其优质特色教育资源,包括办学理念、优秀师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标准、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等,进一步与国外高水平应用技术类高校合作举办本科以上教育机构或教育项目,设立教师交流、学生交流、科研合作等项目。

猜你喜欢

河南省办学转型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型
沣芝转型记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