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主席:科技创新以人为本
2015-09-10寇佳丽
寇佳丽
欧洲研究委员会(英文简称ERC)于2007年由欧盟建立,是欧洲层面第一个面向前沿研究的资助机构,鼓励任何国籍、任何年龄、优秀和具有创意的科学家竞争获得经费资助,从而促进欧洲学术进步。让-皮埃尔·布吉尼翁(Jean-Pierre Bourguignon)教授自2014年1月1日开始担任欧洲研究委员会主席。时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响彻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经济》记者对布吉尼翁进行了相关采访。
《经济》:您第一次来中国是35年前,您能否从自身感触谈谈中国在这几十年间的变化?
布吉尼翁:第一次来中国是1981年,去合肥谈科研合作。当时的中国人因为很少见到老外而对我倍感好奇,我甚至不敢一个人上街,因为大街上真的会有人想要走过来摸我。时光飞逝,30多年间,我多次因公务来中国,与中国政府、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有过很多接触。尽管我的专业领域是数学,我接触的很多中国人也是科学家,但是中国的变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不仅在科学领域。
第一个跃入我脑海的是你们的城市发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从曾经的破旧、狭窄到如今的现代、繁荣,尤其是基础设施,令人惊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地方政府规划城市的方式让我吃惊,他们总是可以预见到未来10年、20年的城市变化,并据此开展城市建设。比如北京,很久以前当地官员就根据人口预测规划地铁建设,如今从1号线修到15号线,不知道你们是如何做到的。其次是高等教育变得非常开放。我本人有南开大学的学士学位,所以知道中国大学曾经不仅数量少而且生源缺乏多元性。如今,各大高校人才济济,全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能出现在这里。还有一点,中国的企业越来越有竞争力。我上一份工作是一家私有基金机构的主管,为了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合作伙伴而对一些中国公司有所了解,他们极具实力,比如华为。
《经济》:您如何评价中国学生、研究人员的创新精神或者科研素质?
布吉尼翁:可以说在个人范围内,我接触到的中国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作为法国人,在当地能看到不少中国学生。毕业之后,不管是继续留法深造还是回中国生活,他们都很有成就。曾经有个中国学生,毕业后回到中国,听说中国银行主动联系他并提供重要职位,我为他高兴了很久。
遗憾的是,申请并成功获得ERC科研创新资助的中国研究人员却很少。当然,一方面欧洲本土的学生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但是我也发现中国的研究人员因性格上的内敛导致在这一方面表现得并不太积极。值得欣慰的是,今年ERC和中国政府签订了新协议,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鼓励中国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创新研究人员到ERC来申请科研经费,亲自体验我们的科研创新运作模式。与此同时,ERC也在尝试做出改变,让更多不同国家中热爱创新与前沿科技的研究人员对ERC更加感兴趣。当然,欧盟也期待以此来加强和中国在创新领域的交流合作。
《经济》:关于ERC与中国签订的新协议,您能否谈谈它的运作机制?
布吉尼翁:按照新协议的规定,中国自己挑选出符合条件的优秀研究人员到ERC的研究团队,参与科研,体验生活,至少要待上一年。而来往的差旅费由ERC提供,日常生活费用则由研究人员所在的研究团队提供。具体运作机制是这样的:我们先从中国广泛征集对ERC各个团队研究感兴趣的中国研究人员,然后在欧洲统计出他们的个人信息,再从ERC现有的研究团队中征集研究项目和主要研究地,整理成单,交给中国的研究人员,让他们自己按照兴趣爱好选择提出具体申请。ERC有一个机构称作学术委员会,包含22名非常顶尖的科学家和学者,最终他们决定申请者是否被选上并得到资助。我要强调,机构本身不会指导研究人员去做什么项目或者不做什么,资金一旦提供给个人或者团队,怎么花,花在哪里,完全不受ERC干预。可以说,我们一直奉行“科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未改变。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每间隔几年,比如说5年,来查看各个项目的进展情况,以此作为统计依据,便于开展以后的工作。
《经济》:您如何看待科研创新中突破性进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布吉尼翁:作为科学家,我本人对科技创新非常感兴趣,可突破性进展是可遇不可求的。你无法计划何时何地产生“突破”,更多的是偶然和巧合。当然,我这样说的前提是发动大量研究人员做大量尝试和实验。欧洲对科研创新的追求度一直很高,而欧洲研究委员会自从建立以来就尤其激励那些非常有想法的科学家进行大胆且前景并不确定的尝试。你知道,创新研究既需要野心也需要勇气,因为失败是常事。我们甚至认为,一批研究项目中,如果没有失败的,说明它们不够冒险。我们看中冒险的想法,因为高风险往往才有高预期。当然,科研创新并不必然和经济挂钩,就像有些观点指出的一样,它也并不必然提供更多工作机会。但是弥足珍贵的突破一旦取得并付诸实践,就有机会为社会和经济带来重大改变和影响。因此,尽管结果不可知,我们在探求突破与创新的路上都不应该停止,而不设置任何限制条件地鼓励科学家们勇敢尝试是ERC一直在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