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逆袭及其克服
2015-09-10孟威
孟威
【摘要】互联网言论已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反思”与“颠覆”逐渐上升为网络舆论的两大主导性看点,这暴露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然而,回到历史真实框架之中,其巧言说辞实在难以掩盖“虚无主义”的脆弱性。要及时有力地抵制“诋毁说”,摆脱虚无主义干扰,将互联网上的文化反思引向理性、科学的轨道。
【关键词】 英雄 历史虚无主义 诋毁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对英雄邱少云事迹真实性的诋毁,在互联网上又点燃了一把火。这把火看似基于人体科学认识论的理性求证,实质上,振振有词的所谓“生理学”说辞背后,折射出的是网络舆论场上潜藏的一股意识形态暗流。“诋毁说”引爆了一直以来引而不发的思想“燃点”——互联网“颠覆观”背后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过度反思”所掩盖的文化不自信和价值观危机。
“反思”与“颠覆”:
“诋毁说”的网络看点
及真相揭示
互联网言论已成为中国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近年来,多元声音裹挟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起起落落,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交锋愈演愈烈。“反思”与“颠覆”逐渐上升为网络舆论的两大主导性看点。客观地说,一些客观公正的批评文章,揭露经济领域的假冒伪劣现象、日常生活中的不道德行为、政治舞台上的腐败现象,表达民心民意,启发人们认清真相,呼唤精神文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改善现实社会、网络环境的作用。
但是,有些网络言论却格外钟情于“控诉”,特别热衷于“曝光”,津津乐道于鞭打“丑陋”、“阴暗面”,“冷嘲热讽”、“丑化”中国现实,极端偏激、情绪化,显示出强烈的政治干预性、煽动性。近来对英雄邱少云的诋毁就显露出这样的色彩——貌似站在“常识”立场上,以“冷静”、“客观”的面目质疑英雄的真实性,文字后面却隐含着不张自明的政治台词:英雄行为纯属伪造、英雄事迹不存在、中国人受到了共产党军史的“欺骗”和“愚弄”。这一言论并非偶发,它和不久前网上对黄继光、董存瑞、罗盛教、雷锋等一系列英雄人物的“诋毁”连成一片,混淆认识喧嚣一时。系列“英雄诋毁说”主要表达几个议题:英雄人物并非真实而系 “伪造”;中国共产党军史谎言为官兵“共谋”;为所谓“正义”而战的英雄实属受“忽悠”的政治“炮灰”,和中国人一道蒙受欺骗;中国政府话语没有可信度。
从表达方式上看,“诋毁”舆论亦有其突出特点,或以图文并茂的大篇幅报道和链接吸引“眼球”,强化刻板印象和持续性关注;或伪造持不同说法人士的“回忆录”、“真话”、“独白”引发不满;或翻文革中的“拔高宣传”历史旧账,通过渲染、夸大、暗喻与联想,构造“谎话中国”的今世印象。互动言论对立化,不仅充满价值判断,粗口、脏话屡屡凸现,语言暴力本身也很容易助长外部对中国网民的负面印象。
新闻与言论相呼应,真假文本交叉运用,史料与戏骂掺杂配合,构建了一种“谎言”与“绝望”之下的抗议语境和议题框架,使所谓“反思历史”负面声音连成一片,加剧了一些人认识上的茫然,使之对中国军人的良好印象大打折扣,也造成了新的思想混乱,干扰着人们对党史真实性的评价,给中国文化社会制造新的不安定因素和舆论风险。
反思是自觉的前提,一个群体、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通过反思历史审度今日,达到批判性的补充、超越,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无疑具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但关键是,反思的标准是什么?以何种尺度作为评判历史的依据?反思目标又指向何处?对这一系列问题的不同回答,是思想认识领域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关键,也是我们能否到达理性认知的前提。
从历史的角度还原事实,将具体事实放诸于时代环境之下做具体分析,公正客观地发掘真相,寻找形成历史人物精神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的内在逻辑,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根本立场,也是科学认识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上个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援助朝鲜人民的自卫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堵枪眼的黄继光、烈火烧身的邱少云、冰窟救出落水朝鲜少年的罗盛教、在平安北道遭美机轰炸牺牲的毛岸英……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军人,在极端残酷的战争中,浴血奋战、舍生忘死,保家卫国、英勇无畏,谱写了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时代赞歌,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民无私无畏的精神力量和追求和平正义的高尚品格,在军史、党史乃至人类历史上留下了辉煌壮丽的篇章。对此,即便是当年作为对立面参战的一些美国士兵,对英勇无畏的志愿军也有着震彻心脾的记忆。在《听美国士兵讲中国志愿军的故事》中,一名叫霍尔的美国兵就这样说,“从这时起,我第一次认识了中国人民。以后经过的种种事情,使我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中国人民是了不起的人民,伟大的人民,你们确实是不寻常的!”并由衷地感慨:“(中国的军队)是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有高度觉悟和战斗力的文明之师、威武之师。”种种历史记忆难以磨灭,历史真相更无法抹杀,中国英雄驰骋疆场为正义而战的历史写真,是不能凭某些人主观想象任意篡改与割断的,更不容诬蔑质疑信口推翻。
尊重历史还原真实,反思必须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才能得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有启发的结论。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也是对反思最起码的要求。非此,反思必然误入认识歧途,而以歪曲的事实编造真相,更是对历史的背叛与践踏。
“诋毁说”:欺骗性表象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本质
“诋毁说”经不起推敲,它全然不顾或伪造摆弄史料史实,罔顾战争亲历者的见闻,对于特殊环境下人的意志潜能也置之不理,却极端片面地将历史僵化于“生理学”一点之上夸大其辞。但是对于缺乏历史知识和战争认知的普通人,这种说法表面上却很具迷惑性,表现出四种舆论特征:
第一,它是以客观、冷静的面目出现,以科学常识的名义做出评判。比如,“人体承受机枪枪口的冲击力而不倒,违背人体物理规律”,“燃烧弹下,神经元的反应难以控制”云云,听上去很有人作为物质体、生理存在的真实性。
第二,说理看似通俗“质朴”,容易让人理解。比如,“以主观能动性歪曲事实,达到宣传的目的,这是教育的悲哀”,似乎对中国历史和国情很有了解和触痛。
第三,貌似现实、“接地气”的说法,易于引发某种心理共鸣。比如,“尊敬谈不上了,那种为了给民众洗脑而炮制出来的所谓英雄只会在真相被戳穿后遭到耻笑”,进而谴责抗美援朝战争的不合理性。
第四,迎合一些人所谓反思“中国宣传史上传播手法失误”的心理。如,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文章称:“当年的宣传手法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与为政治服务的特征,人物往往高、大、全,事迹常常惊天地、泣鬼神。到了21世纪的今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取向、民众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这些英雄人物和事迹已经很难打动现在的年轻一代。”但即便是这篇貌似中立的文章也不能不承认,它“折射出的是中国网络上政治立场的复杂多元”。①在网络的围观炒作之下,种种以“反思”为名的“反常”说辞,对以青年群体为主流的中国网民,尤其具有蒙蔽性和欺骗性,进而扰乱他们尚不成熟的思想认识和文化心态。
“诋毁说”堂而皇之地打着“反思”旗号,在价值观多元化、相对主义流行的网络语境中,“颠覆”历史、“颠覆”传统共识,企图另辟蹊径,制造新的价值认同。究其根源,这暴露出的是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就如海德格尔所说,“虚无”呈现出的是一种“基于存在的被遗忘状态”。它只是将“存在”缩减为一种“生理常识”意义上的曲解,一种偏颇的认识,却轻而易举地遗忘了作为“存在”的战争史实,也滤掉了特殊环境下,科学至今仍然无法解释的人类强大精神意志力。
回顾中国文化史,历史虚无主义汹涌来袭,曾掀起几次大的逆流,造成对文化中国的强烈冲击。一次是在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后的近代史上,中国知识界被严酷现实所震惊,一些人对国家、民族的悲惨境遇百思不得其解,生发出不如“洋人”甚至“东洋人”的痛苦心态和悲观绝望情绪,彻底否定传统的虚无主义“反思”因之而生。一次发生在十年“文革”历史阶段,人们疯狂破“四旧”、砸烂旧世界,迫不及待地和传统分道扬镳,造成文化虚无主义的大肆泛滥。其结果是历史的发展逻辑颠倒、文化中的精华惨遭破坏,糟粕泛滥价值观迷失,文化中国伤痕累累。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打开国门拥抱世界的当口,振兴中华百业待兴,一些人却因生活落后于西方的现实反差而悲观失望,虚无主义思潮乘势再一次涌起,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否定东方文明,中国社会传统再度遭到摧残。
20世纪末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与极端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原教旨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全球化传播环境中沉渣泛起,又一次挑起意识形态争斗。其言论特别针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极尽鼓动、干预之能事,已造成了西亚北非、拉美一些国家、地区不可挽回的社会动荡和文化悲剧,也一直干扰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文化意识形态发展。与以往不同,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不再大动干戈,而是变换了姿态,暗藏于民间话语、各种文化论坛等传播形态之中,或以“质疑争鸣”的面目出现,或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或以“重评历史”为名俟机待发。互联网赋权、去中心化、隐蔽性强的舆论环境,以及舆论中对自由和开放的曲解,更助长了这股暗流。于是乎,谩骂被当作水平、大批判被用作武器、认丑作美,无良被当个性,“颠覆”逻辑下的“反思”,再度加剧了一些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无知、茫然与不自信。近期诋毁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人物的种种说辞和风潮,正是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又一表征。其言论制造新的思想混乱,干扰中国社会文化思想界的理性认知与和谐稳定,其逆袭之潮,来得尤为迅猛。
抵制“诋毁说”:“历史虚无主义”网络逆袭的克服与防范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历史是文化的延伸。虚无主义的互联网逆袭,凸现出加强中华文化、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紧迫性。历史已昭然揭示,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采取彻底否定、彻底抛弃的态度,不仅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理智的。在互联网上,历史虚无主义导向下彻底反传统的做法一旦付之实践,将是对一代人中国精神、中国风骨、中国品格的侵损,其后果不堪设想。果真如此,才是中国历史的最大悲哀。
及时有力地抵制“诋毁说”,摆脱虚无主义干扰,将互联网上的文化反思引向理性、科学的轨道,首先要坚定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思想方法,将它作为观察历史、探讨问题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科学地认识世界,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问题,从而摆脱片面性、主观性与偏听偏从。无论是对中国古代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现实文化还是互联网文化,都要采取客观分析的态度辨明真伪、力戒盲目,也不能随波逐流、哗众取宠。
其次,抵制错误思潮的逆袭,也要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和定力,挺起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我们要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从历史国情,从社会现实出发,着眼于时代特征,在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汲取营养,借鉴一切有利于人类发展的先进成果,既不颂古讽今、也不盲目崇拜,学会通过理性思考、负责任的反思,获得真理真知,增强文化前进的信心与力量。
第三,在对错误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博弈中,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正能量,积极回应网民需求,提升“主流话语”的引导能力和水平。要更好地运用新闻媒体、网络、手机APP等新媒体主流话语平台,及时发现问题主动出击,追踪新的热点解疑释惑,增强舆论影响力。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平民意识和微观视角,综合运用文字、漫画、游戏、微电影等新媒体音、形、意表达方式,使主流话语的传播更具亲切感、亲和力。也要积极发挥论坛、朋友圈等话语平台的互动作用,使正能量贴近舆论呈现的“最后一公里”,取得更好的传播实效。
第四,从长计议,要通过深入开展网络新媒体素养教育,提升人们理性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帮助人们辨析和正确对待多种文化思潮,增强文化自信心和自觉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国家历史荣誉感,自觉利用网络抵制谬论,展示中国美好形象。
第五,建立起防范错误思潮的长效机制,加速推进网络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法律监管为正能量的发挥保驾护航,让谣言和“历史虚无主义”宵遁于法律框架的强大规制里,消逝于人们不断提升的文化理性之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新媒体研究室主任)
【注释】
①薛之白:《从邱少云看中共宣传话语困境》,《联合早报》,2015年4月21日。
责编/刘瑞一 张夏梦(见习) 美编/于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