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难民不能仅凭“圣母心”
2015-09-10李刘钦
看世界 2015年19期
李刘钦
姑且不论难民问题形成的根源,以及谁应当对难民负责的问题。对于欧盟来说,难民大军汹涌而至,如何化解危机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个别欧洲国家对于难民事务的推诿使得惨剧一次又一次在欧洲上演:意大利兰佩杜萨岛附近水域丧命的两千多难民,奥地利维也纳高速公路上货车车厢里的71具尸体,穿越匈牙利边境铁丝网墙的人群……这些令人无法直视的照片传遍了全球,也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欧盟的普世价值。
近日,土耳其博德鲁姆通往希腊科斯岛的海滩上,溺水而亡的3岁叙利亚小男孩成为将这场难民危机推向顶峰的最强音符,但是他再也看不到因他而变得更加宽容的地中海对面的欧洲大陆。
面对民众一浪接一浪的善意呼吁,那些在开始时选择集体失明的政要们再也无法逃避良心的拷问。
一向有钱的德国首先站了出来,宣布了更大规模的难民安置计划。相比之下,默克尔的欧盟穷伙伴们便没有那么大方了……
但是试图通过把自己孤立起来以抵挡难民潮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德国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但面临着人口老化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能踏上欧洲大陆的难民,多数原先属于其祖国的精英阶层,具备较高的劳动素质。所以德国与难民,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各取所需。相比之下,失业率高企的英法及东欧各国,甚至情况更为糟糕的“欧猪四国”(意希西葡),大规模的难民涌入带来的隐患可能更多于机遇。所以他们在分摊难民计划中相互推诿也属情理之中。
所以回归现实,借鉴“德国模式”,或者结合自身需要开展难民安置工作,与难民同舟共济才更为靠谱。难民可以是负担,但同样也能是一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