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中人
2015-09-10
【英】《经济学人》4月25日
在过去的10天里已经有多达1200个偷渡客淹死在地中海,他们大多来自叙利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等战乱国家。阿拉伯世界正被战争所吞噬,非洲大部分国家被宗教、种族冲突和环境破坏所折磨,欧洲作为暴力海洋中的一个稳定、富裕之地,周围的难民纷至沓来。对于欧洲来说,它既无力给上述地区带来和平,从而永久性地杜绝地中海偷渡问题,也不可能接纳所有想来的人,这是它的困境。但欧洲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偷渡客淹死这样的悲剧一再发生。目前,地中海上的救援主要依靠商船,很多商船因此关闭了相关的通讯频道,间接导致了更多人的死亡,这种情况必须改变,欧盟应该为海上救援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而防止悲剧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由欧盟出钱在地中海南部沿岸各国建立难民收容中心,难民可以就地得到帮助,不用再冒险渡海。
【美】《国家地理》4月
林肯总统的黑色棺架安置在美国国会大厦的深层地下,以厚重的玻璃罩封起,外面还圈着铁栅。发生在150年前的刺杀,已经被复述演绎过无数次:命中注定般的剧院之行,总统包厢的手枪射击。林肯去世后,送葬列车从华盛顿特区迂回开往他在伊利诺伊州的故乡斯普林菲尔德,大约有一百万美国人列队走过他敞开的棺椁,当时美国北方1/3的人口观看送葬队伍经过,新获自由的非裔美国人一整天都肃立于铁道两侧。但即便到了今天,隐形的界线仍然横跨美国大地,它不再阻隔在奴隶制和解放之间,却横亘在不同人群对自由的见解之间。南部的一些人至今仍然将蓄奴主义的邦联政府与个人自由等同起来,认为当年坚持奴隶制的南方也是在为某种自由而战,是为了维护法律允许范围内选择的权利。
【德】《明镜》4月25日
1945年5月8日是一个周二,阳光普照,大自然赐予了德意志帝国一个平和的日子,然而这个国家看上去破败不堪。昔日的大都市成了一片废墟,市民们如孤魂野鬼般四处游荡。停车场、人行道躺卧着死人,路灯上也垂挂着尸体,有的是上吊自杀,有的是被执行绞刑。一个苏联战地记者途经柏林后写下“难以想象更加令人心情沉重的画面”。在5年8个月零7天之后,二战的欧洲战场随着德国无条件投降而结束,包括士兵和平民在内的6000万人死亡,600万人死于集中营。上千万人行走在路上,他们或是从集中营解救出来的囚徒,或是流离失所的城市居民,或是从东欧被驱赶出来的德国人,或是波兰、苏联、法国或意大利的强制劳工,所有人都在逃难,都在寻找失散的亲人。巴黎、伦敦和纽约成千上万的人上街欢庆这一历史性时刻,而40年之后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才说出,“这不仅是失败的一天,也是解放的一天。”
【法】《巴黎竞赛报》4月23日
最近,民意调查机构Ifop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离开爱丽舍宫20年后,雅克·希拉克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最具好感度总统。作为最后一名出身戴高乐时期的政治人物,希拉克对内推动温和式的改革,对外与戴高乐一脉相承,实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反对极端主义、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和排他主义,反对与美国联合出兵伊拉克,拒绝与极右政党“国民阵线”结盟,这使其收获不少法国民众的好感。此外,希拉克与萨科齐和奥朗德风格迥异,他严守传统和习惯,执政期间没有婚变,没有绯闻,没有令选民失望。在法国人的记忆中,希拉克永远微笑示人,态度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