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局仙:挥毫养天年

2015-09-10易剑雄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5年2期
关键词:养气书法艺术书法

易剑雄

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深为国人所喜爱,因其对维护人的身心健康也大有裨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书以养性,书以养神”,书法艺术自古就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为养生之法。而我国110岁高寿的著名书法家苏局仙,更深谙此道。1985年,他以104岁高龄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生前还有“上海第一老人”之称。

出生于19世纪晚期的苏先生儿时家贫,8岁临池习字,百年间乐此不疲。日军入侵后,苏局仙拒绝当日伪校长,毅然辞了教学工作,更加专心研帖,四季如一,每日坚持写2500个字。苏先生是发自内心地爱好书法,他常说:“书法能长寿”。其书法艺术传至五湖四海,总计有海内外30多个学术机构聘其为顾问,他的许多墨迹被纪念馆、博物馆珍藏,有的还刻石留史。《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当代书画篆刻家辞典》等都将其事迹收录入典。在书法界,他与孙墨佛齐名,享有“南仙北佛”之美誉。他在少年时,临摹颜真卿的《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年长后,习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百岁后,又学起王献之的行书来。苏先生每日从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渐成书法养生三大境界。

养形,以书法锻炼筋骨。苏先生非常注重“摇筋骨、动肢节”的导引内涵和书法规矩,洗笔、调墨等绝无丝毫省略。他每天早晨6时起床,喝一小碗淡盐汤,细品一碗淡粥,然后便摆出指实掌虚、身直腕平、悬腕悬肘的姿势,前落后顾、左撇右捺、上折下弯,均要求十分严格。全身之力运于笔端,全神贯注,笔力穩健,气势连贯,如同打太极拳一样,这既使手、腕、臂不僵化,又起到静心养气的作用,调整肌体各项机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练习书法可使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血压降低,脑血管扩张。苏先生在105岁时,有一条腿受伤,但他仍坚持每天在室内绕大书案挥毫两千步,依然点画扎实,一丝不苟。

养神,以书法陶冶情操。苏先生主张以静养神。“形为神之宅”,要求思想集中,把精神调节到最佳状态,就会觉得心旷神怡。练字时全神贯注,人的思想恬淡、少欲,心神不被外界事物所扰。抗战时期,日伪软硬兼施诱迫苏先生当汉奸乡长。苏先生坚不就范,在书斋里念经拜佛装傻,每日书写“水、石”二字,约束自己像水一样清白、像石一样坚强,甘于清贫,守得住寂寞。《黄帝内经》中提倡人体阴阳平衡。练习书法可以让人的心神安静下来,保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能够延缓细胞的死亡,推迟衰老。可以说,练习书法是防治身心疾病的非药物疗法。

养气,以书法平和心气。一位中医名家曾说:书法是练气的一个好办法,练习书法时需要的静心、潜心都与练气浑然一体。练习书法不但是一种艺术追求,还是没有招式的“气功锻炼法”。苏先生自创了配合书法气息的“吐纳术”,天气好时,他置笔墨纸砚于空气清新之庭院,深吸慢呼,调整气息,呼气时“长啸”有声,伴以动眼、手、腕、臂,舒筋活血,将神、气贯注于书法运动的全过程。

练习书法能够陶冶人的情操,磨炼人的意志,也是一种“动静合一”的健身法。读者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不妨学学苏局仙先生以书法养生之道,对健康身心必有好处。

(作者单位:成都军区联勤部)

猜你喜欢

养气书法艺术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红春书法艺术欣赏
马伟书法艺术欣赏
所谓书法艺术
书法欣赏
雄强飘逸的书法艺术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