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能飞多高?
2015-09-10陶娟
陶娟
手机自拍已经out了,无人机自拍才够in。当比尔·盖茨开始玩无人机,一个疯狂的市场俨然已经形成。
2014年4月,民用无人机制造商亿航获得来自乐博资本杨宁的天使投资,5月正式发布首款作品Ghost,11月10日在Indiego发起Ghost无人机海外众筹项目,众筹金额超过60万美元。12月,来自著名风险投资商GGV资本(曾投资过阿里巴巴、优酷土豆、去哪儿等)的1000万美元A轮融资到位,一年时间不到,这个由中美无人机爱好者共同创立、仅有一款产品且尚未出货的公司估值翻了25倍。
怎样的预期才能催生如此快速的成长?GGV押注亿航,看中的是其方向—让聚焦于专业人群的飞行器飞入到普惠的大众级市场。目标究竟能否实现,没有人能在此刻给出答案,同样没有人知道,无人机到底能够支持它飞多远、飞多高。
无人机消费已火
此前一直囿于军事概念范畴的无人机,在微电机等技术进步的推力下,逐渐渗透进大众生活。在热播的亲子节目《爸爸去哪儿》中,不时闪过低空飞行进行拍摄的无人机身影。而顺丰无人机的测试也曾引起一片惊叹。
过去几年,主推小型航拍无人机的深圳大疆创新科技公司,就呈现出爆发式的业绩增长。其2006年起步时仅有3名创始人,2013年末已经霸气到给员工发10辆奔驰当年终奖。大疆创新的一大秘诀是产品的迭代能力非常强,2013年初推出的Phantom 1定价1000美元,迅速成为明星产品。此后,Phantom 2、vision+等升级版本陆续推出。2014年11月,大疆推出新一代航拍机Inspire 1,被媒体称为“迄今为止最酷的无人机”,与此同时,此前定价为1000美元的Phantom 1已迅速降价至479美元。这种推陈出新的节奏和定价策略与苹果推产品如出一辙,而航拍机的一大特色是无人机内搭配相机,通过手机App实现对飞机的遥控,并且所拍视频可实时回传。
在大疆的发展历程中,GoPro(GPRO.NSDQ)的出现是一大契机,其相机具备防水防抖的高清稳定质素,天生适合拍摄各类极限运动,如绑在帆船桅杆或是降落伞上。而大疆则将GoPro相机搭载在了自己的无人机上。
这本是GoPro的生意,该公司生产的重量仅为85克的摄像机,已被广泛安装在各个厂商的无人机产品中。然而,最新的Inspire 1机型中,大疆已经用上了自行研发生产的摄像头。另一方面,GoPro也宣布将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销售无人机。这两家曾经的供应商与客户,开始互相争抢对方的领域了。GoPro推出的无人机将会采用“多螺旋直升机”设计(multi-rotor helicopter),并配有高清摄像头,售价预计在500-1000美元之间。
作为一家已上市的知名消费电子公司,GoPro转行做无人机,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市场已进入主流消费领域,并具有广阔的前景。据美国消费电子协会的最新预测,2015年,全球民用无人机有望售出40万架,市场规模预计会比去年增长55%。中信建投证券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虽然当前国内民用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并不大,但用途广泛,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军用无人机,未来10年的需求将由2013年0.5亿美元增至2022年2.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21%。
小型无人机制造商,正是这股需求爆发的最大赢家。法国电子产品商Parrot SA在2010年推出了售价为300美元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2014年三季度其无人机销售额就已达到了2420万美元,同比增长38%。已占据全球小型无人机50%以上市场份额的大疆,产品和方案远销至美国和以色列,80%的收入来自海外市场,其官网也傲娇地使用全英文说明。其销售额在2010-2012年间累计增长79倍,未来年产值有望过百亿元。
目前,A股市场也有一些公司开始涉足无人机领域,如以无线键盘鼠标起家的雷柏科技(002577),在和零度智能科技公司合作后,2015年初推出第一款消费级无人机。而传统行业中的摩托车霸主宗申动力(001696),同样将无人机视作转型契机,目前其已试制出了无人机的工程样机。
无人机+?=未来
航拍似乎是消费级无人机的共同切入点。热爱电子消费的个人玩家已从微型无人机自拍中找到了无限乐趣,极客圈子的新时尚无人机自拍dronie迅速取代了自拍selfie。据大疆创新创始人王滔介绍,生平不用苹果的盖茨也购买了人生中第一部iPhone和iPad,只为配合玩大疆无人机。但除了拍照,无人机还能做什么(附表)?
由Y Combinator孵化出的初创公司Airwave,就利用无人机技术来保护珍稀动物免遭偷猎者毒手。搭载Airwave的自动飞行平台与控制软件的无人机,可以取代此前在自然保护区普遍使用的吉普车及小型飞机,执行包括巡逻在内的各项任务。基于“会飞的相机”这一特点,大疆创新也已极大拓展了产品可应用的领域:电影、农业、地产、新闻、消防、救援、能源、遥感测绘、野生动物保护等,并计划融入个人电子消费市场。
炫酷的无人机概念,实打实的收益与增长空间,更融合了智能快消硬件的特质,创投已对无人机领域燃起了浓厚兴趣。由《连线》前主编安德森创立的3D Robotics,被视为大疆的主要竞争对手,在2012年12月、2013年9月连续收获两轮融资,金额高达3500万美元。
国内创投同样对无人机概念青睐有加。亿航估值的快速增长就是个典型代表。成立于2012年的无人机制造商极飞科技,两年后即收获2000万美元的注资。创投的急迫和估值的大胆或许是对错失大疆的弥补。对于收入和利润连年翻番式增长的大疆创新,其成立之初的高估值吓跑了很多投资者,如今当然是排队都入股无门了。在最新进行的B轮融资中,大疆创新正与著名创投红杉资本进行接触,据传其整体估值已高达100亿元。
理想派的物流革命
理想派对于无人机,有着另一番解读和憧憬。从驿马快信到邮政系统再到隔夜送达的联邦快递,每一次改变,都极大地重塑了人类生活和商业效率。如果再往前一步,未来货物能在数分钟内送达,将对世界产生何种冲击?
这是Google X实验室试图修正运输系统时的初衷,两年后,被命名为Project Wing的自助飞行器方案在2014年开发出试验用机型,截至当年8月已成功试飞30余次,在澳大利亚出色完成了将狗粮送达指定人手中的任务。
收购了数家机器人公司,并积极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谷歌在无人机领域秘密布局并不令人意外,它也不是唯一有此想法的巨头。2013年亚马逊宣布将开发名为“Prime Air”的无人机送货项目,目标是让顾客在下单30分钟后在家门口收到无人机投递的包裹。尽管受到技术限制及航空监管等因素,目前还只能小范围测试,但亚马逊首席执行官贝佐斯表示,4-5年后Prime Air有望投入正式运营,取代现有的物流系统。
无人机能不能改变物流业的未来?在这点上,美国最大货运快递公司UPS表示,已和无人机厂商有过接触,正在进行用无人机将包裹从机场运到同城分拣中心的测试。而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HL先走了一步,在获得德国航空管理部门与交通部门许可之后,DHL已尝试在划定范围内,用无人机往偏远区域运输药物及紧急的包裹。
一众科技巨头也兴致勃勃加入这个寻梦者的队伍,Facebook正在公司内部积极打造一支无人机及其他飞行设备的研发团队,并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国一家太阳能无人机制造商Ascenta,计划利用卫星和无人机项目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连接。
壁垒何在?
相对已经实现盈利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理想派们的未来似乎更遥远了一些。要想实现无人机送货,技术壁垒与监管压力是两大难题。
消费级无人机的续航时间还很短,且活动范围在人的视野之内,受到近距离控制。而物流领域所研发的无人机,不仅需要承载一定重量的包裹,还要独自飞行更长的距离,也需要学习持续避开障碍物的飞行能力,如果大规模使用无人机送货,还需要系统化地设计空中路线,并考虑途中可能发生的种种意外。在最近的一次电子消费展上,英特尔投资的无人机性能让人眼前一亮,当人走向无人机时,无人机会自动避让,而不是依靠领航员的手动操纵往后退。
监管是更大的难题。天空的秩序不容挑战,而无人机“黑飞”带来的安全问题已引起关注。2014年末,中国空军就在北京机场附近拦截并击落了一架无人机,事后查明,该事件为北京一家科技公司组织的“黑飞”航拍,既未向民航部门申报任务,也未向北空申请飞行计划,属擅自违规飞行,并导致多架次民航飞机避让、延误,当事人被以“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起诉。而美国联邦航空局则表示,它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禁止全自动无人机飞行—即便是在商用无人机禁令解除以后也是如此。在此前发布的有关无人机整合的5年路线图显示,每一架无人机都需要配一名领航员,仅这一项成本都会让无人机的配送成本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