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制度自信及其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

2015-09-10王新华李国平

理论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

王新华 李国平

摘 要:制度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的重要保障。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表现在他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经济制度和各项具体制度的自觉与坚守之中。邓小平的制度自信既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更源于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与他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不断取得伟大成功的奋斗历程密切相关。邓小平的制度自信思想对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建构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2-0053-04

作者简介:王新华(1966-),女,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国平(1963-),男,河北秦皇岛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纪委书记,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者,邓小平的制度自信表现在他谋划、设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过程中,贯穿于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的不同历史时期 。尽管从表面上看,其思想大多以谈话、会议、文件等形式传达或发布,但其在深层次上却蕴含着深远的历史视野和严密的理论逻辑。他以警右防“左”的政治勇气,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绘就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领域整体协调发展的清晰图景。邓小平的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今天坚定“三个自信”的理论来源和实践指向。      一、邓小平制度自信的主要内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等不同层面。邓小平的制度自信体现在对上述制度体系的各个层面的自觉认同以及捍卫坚守,择其要可概括为四个基点: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符合中国实际”——对根本政治制度的自信。邓小平认为,我们所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是最“符合中国实际”[1]220的根本政治制度。他认为,这种“议行合一”的“一院制” 避免很多牵扯,只要我们的政策、方向正确,这种体制就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的确,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经济水平、人口民族等状况都有所不同,同一条发展道路并不适合所有的国家。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适合不适合自己,只能由本国人民来决定,也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其他国家无权干涉。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制度设计上,既能够吸收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能够让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又能够在广泛发扬民主、确保决策科学化的基础上,提高决策的效率,避免“为了反对而反对”、议而不决、相互扯皮,保证国家权力运行的集中统一。因此邓小平不止一次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要迷恋美国式的三权鼎立。否则,如果不加分析地照搬别人的制度,肯定会出现动乱局面。[1]244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特点和优点”——对基本政治制度的自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国情、具有独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在这一制度设计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这一制度存在的基础和前提。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长篇讲话。他在批评怀疑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左”的倾向的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社会上一些人以“社会改革”的名义鼓吹资本主义的实质,系统地论述了必须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的思想。他指出,如果我们动摇了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就会动摇社会主义事业,甚至会动摇我们正在进行的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共产党的领导。在谈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时,他质问那些反对这一点的人,如果离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建设?由谁来组织领导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事业?他明确指出,“取消党的领导,只能导致无政府主义,导致社会主义事业的瓦解和覆灭”。“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2]266他一再重申,党的领导绝对“丢不得,一丢就是动乱局面,或者是不稳定状态”。而中国一旦发生不稳定甚至动乱,就“什么建设也搞不成”。[1]252      在强调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的同时,邓小平认为,我国各民主党派都是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无论是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他们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他们是参政党。他坚信,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且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邓小平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实行这一政党制度的依据:一是从国家性质上,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因而在中国不存在推行多党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基础。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组织、社会动员、社会管理等执政经验,中国共产党自身严密的组织系统确保它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投身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中。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其它任何政治力量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胆识。三是多党制是西方社会多元政治文化中心的产物,而且,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多党制导致国家的力量不可能完全集中起来,很大一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这对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3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二是共同富裕——对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奠基石。在邓小平的制度自信中,最根本的还是他对这“一主多从”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我国多层面的政治、文化制度的性质、结构和特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才有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才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下多种思想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化制度。      邓小平对基本经济制度的自信,最核心的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位的自信。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是“一主多从”的“主”,丢掉这个“主”只讲“从”,就不是社会主义,就会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邓小平利用一切场合,反复阐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他强调,虽然我们允许和鼓励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资和外资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这一点丝毫不能动摇。他提醒人们,“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1]111他指出,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公有制,二是共同富裕。这两条原则,实际上为我们亮明了改革必须坚守的“制度底线”,体现了邓小平同志深刻的“底线思维”意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自信体现了其制度自信的本质,对于我们今天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自信。以宪法为最高权威的法律体系属于整个制度体系中“具体制度”的范畴,邓小平是这一体系建立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改革开放之初,他就提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必须确立社会主义法制的战略地位。他在回答“究竟什么是我们党的政策的连续性”这个问题的时候,把“民主法制”与“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并列,作为“我们是不会改变”的政策之一。[1]146从而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加强法制作为党坚定不移的方针,确立了法制建设在执政党全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尽管由于历史传统和“文革”的破坏,中国法制建设的进程十分滞后,但邓小平还是特别强调法制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这是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自信的集中体现。他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是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依法治国的保证,不存在没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民主,也不存在不接受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的话语表达体系,是邓小平制度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与某些人鼓吹的西方“宪政国家”体制的本质性区别。邓小平认为,坚持共产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中国法制建设道路的显著特点,这是由中国的历史和国情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法制建设经验,但绝不可以照搬别人,搞全盘西化。      强调党对依法治国的领导,绝不意味着执政党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特别是宪法的尊严一定要得到尊重,为此,邓小平特别强调“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早在1956年的八大上,邓小平就提出,共产党员无论有任何功劳、身居任何职位,都不允许“例外地违反党章、违反法律、违反共产主义道德的规定”。[3]243改革开放后,他更是强调全党同志要严格依法办事,既要有法治思维,又要学会使用法律武器。对法律的尊重与敬畏,同样是源于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认同与高度自信。      二、邓小平制度自信的来源和依据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是邓小平制度自信的根基所在。就制度本身设计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社会主义制度的一般优越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五个统一,即广泛的人民民主与高度的中央权威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全体人民当家做主的统一、决策过程的民主性与高效率的执行的统一、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的统一、社会治理过程中中央的顶层设计与地方自主性发挥的统一。这种制度设计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社会资源整合,既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提高了办事效率,又兼顾了各方利益,体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在“五个统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体现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政治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具有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经济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体现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优势;能够最大限地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社会共同理想,体现构建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思想文化优势。上述优势决定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总设计师的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功,首先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科学性和逻辑性的统一。      2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是邓小平制度自信的思想依据。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早在他赴法赴俄留学时就开始确立起来。“留俄一天,我便要努力研究一天,务使自己对于共产主义有一个相当的认识。”[4]151这种坚定的信仰一经确立,在邓小平的一生中,无论是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历尽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的全新环境之下;无论是肩负重担还是遭到不公正待遇,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在“三落三起”的传奇般政治生涯中,邓小平始终矢志不移,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党的事业中,进不求名,退不避过,毫无自己的荣辱得失考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始终没有动摇。建立在唯物论和辩证法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指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还明确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透过邓小平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每到历史发展的重要关头,每当一些人对历史发展的方向认识不清,甚至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失望情绪、需要明确中国向何处去的时候,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就产生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谆谆告诫大家:“老祖宗不能丢。”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1]371      3.数十年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亲身经历,是邓小平制度自信的实践依据。作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战争年代,邓小平带过兵、打过仗。几十年的出生入死,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彻底的独立和富强。他深知,做到这一点,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亲自参与了“一五计划”等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亲眼目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作为直接的受害者,也亲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惨痛失误,体验了脱离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中国不搞社会主义,就是死路一条。沿着僵化的路子搞社会主义,不改革创新,也是死路一条。总之,无论是拒绝改革,还是借改革之名放弃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都是“死路一条”,这就是邓小平得出的结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改革之初,邓小平亲自领导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为中国改革的启动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解决了中国“要不要改革”的问题。随后,在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上,他一方面强调改革开放、学习外国经验的必要性,同时又指出学习外国绝不等于照搬照抄别国经验。一个国家在发展中如果简单模仿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他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2 自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人民面前竖起的鲜明旗帜。此后,无论风吹浪打,这面旗帜都高高飘扬!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无一例外地出现在历任总书记所作报告的标题中。在这面旗帜下,党的伟大事业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的中国梦有机统一起来。它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奔向未来的旗帜。      4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邓小平制度自信的社会依据。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值不值得我们骄傲和信任,我们取得的成就最有说服力。正像习近平同志所言:为什么我们现在有这样的底气?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发展起来了。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这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百年奋斗赢得的尊敬。[5]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联产承包制得到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开始由农村到城市,以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到全面铺开。尤其是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发展、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以及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以及方式的变化,极大地激发了经济主体的活力,效率提升的直接结果就是市场丰富了,人民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满足,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得到进一步实现。人民生活改善了,国家实力提升了,中国经受住了苏东剧变、“六四”风波的考验。改革开放使中国真正地活跃起来、发展起来、繁荣起来。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与经验,归根到底,就是由于党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所有这一切实实在在的成就,构成了邓小平制度自信的现实基础。      三、邓小平制度自信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      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曾预计:“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个方面形成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1]372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们国家要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6]邓小平制度自信思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邓小平的制度自信使中国共产党人明晰了中国改革的前进方向。既不照搬别人模式、僵化保守走老路,又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不改旗易帜走邪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突破传统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使之焕发青春与活力。“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7]所谓老路,就是借坚持社会主义之名,拒绝改革,僵化保守,固守传统社会主义模式。邓小平的“不改革死路一条”指的就是这种做法。所谓邪路,就是借改革之名把改革变成改制、改向,放弃社会主义,搞全盘西化 。党的十三大就已制定、邓小平一贯坚持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行的旗帜和方向。这面旗帜下,我们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守住社会主义这块阵地,又积极推动改革开放,摆脱传统社会主义的僵化模式,把握好“三个有利于”的是非判断标准,把蛋糕做大的同时,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鄧小平的制度自信使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把握好“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这些作为带有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标的物”,在改革开放中,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以“不变”应“万变”。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法律体制以及任何一种可以“为我所用”的具体制度,我们都要下大力气进行根本性改革,以“变”充实和完善“不变”。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面旗帜,就是一部“不变”与“变”的辩证法,更是未来中国改革的座右铭。      3.邓小平的制度自信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提供了坚实保障。一部人类文明的历史,可以看做就是一部制度变迁的历史。如果把国家比喻为一部车子,没有道路再好的车子都毫无意义,没有理论导航车子会迷失方向,没有规则制度则会酿成惨祸。毫无疑问,道路选择也好,理论创新也罢,都要靠制度来保障。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言,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归根到底体现为制度自信。制度自信,要求我们不仅要有政治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还要改革创新。之所以要改革创新,是因为我们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灵魂,是根本方向,是改革的大前提。当然,制度自信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的弊端,使之更加成熟、更加持久和定型。我们有理由相信,伴随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不断丰富,伴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更带有长远性的根本问题一定会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正如20年前邓小平同志所预言的,我们的制度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绝不能做到的”。[2]336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5] 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7] 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N].人民日报,2013-10-07(1).

【责任编辑:闫生金】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