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循环日报》探析王韬新闻思想

2015-09-10赵梦雪

新闻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王韬

赵梦雪

【摘要】王韬,作为中国早期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是中国近代报业的开拓者,有着“中国报业之父”的美誉。他在长期办报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办报经验,形成其特有的新闻思想。我国新闻事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得益于王韬所建立的新闻思想以及他所开创的报刊政论文体。本文以《循环日报》为例,从报刊性能、办报宗旨以及报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探析他的新闻思想,探索其新闻思想给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王韬《循环日报》新闻思想

在中国近现代记者中,名声显赫、笔力豪放的人有很多。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面面,在他们的描写下,有着更全面的记录。王韬便是其中的代表。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王韬有着“中国新闻记者之父”之称。他开创了中国近代报纸,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先行者。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代,通过学习研究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文化,王韬充分地认识到西方报刊在社会生活当中的积极作用与影响,他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是中国第一份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思想的报刊。在30余年的报业生涯过程中,王韬积累了广博的办报经验方法,形成其特有的,独立的新闻思想。

《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作为我国第一批由华人自办的报纸,经营最为成功,民族立场鲜明,是最早公开提倡变法的报刊。前1O年的主笔是王韬,后期由何冰甫、何雅选继任。出版时间前后长达73年,报刊源远流长,名声鹊起。对于比较早期的国人报刊而言,王韬主笔的那一段时间,《循环日报》影响力最大,持续时间更长久,办得最为成熟和成功,搭建了国人了解世界的桥梁,对早期维新派思想进行了很好的普及宣传。《循环日报》所传达的新闻思想,也给中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结合《循环日报》,从报刊性能、办报宗旨以及报刊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探析王韬的新闻思想,探索其新闻思想给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广见闻求通变的报刊功能观

王韬对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极为重视,他认为报纸能够反映人心所向,影响社会舆论。王韬阅历丰富,使他对报纸职能和作用的认识较之同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们要早得多,深刻得多。从他的政论文集里,广见闻、通上下、通内外是王韬想要阐述的报刊的三个主要功能。

1、广见闻

当时的中国,交通不发达、传播发展速度缓慢,想要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使人们的眼界更为开阔,并不那么容易办到,最好的解决对策就是办报纸。在对西方文化进行学习研究后,王韬对比中国与西方的差异,觉得应该模仿西方的模式,自办日报。提出双向传播思想,即:达内事于外,达彼此之情意,通中外之消息,建构内外沟通。王韬以为,广见闻是报刊应承担起的职责,应该竭尽所能的学习效仿西方,给国民了解西方的制度、科技、文化、思想观念提供一个窗口,进而可以开阔眼界,转变思维头脑,换一种眼光看待世界,扬长避短,为探寻中国未来的命运提供新的空间和思考模式。他渴望报刊能够成为沟通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桥梁,在报刊上,做出了很多关于西方的政治经济情形的介绍,从思想上撼动了当时还在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广大民众。在当时万马齐喑的社会背景下,王韬采取了一些十分难能可贵的举措,比如,他曾描写过英国国会下议院开会的场景,并大为赞扬。王韬认为英国议会让议员能够自由地发表意见,表达对大政重务的看法这个做法是中国统治者应该发扬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王韬卓识的远见。由于王韬对报纸对外传播的功能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所以他非常重视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与传播。因为有游访西洋三年的直接体验,王韬认为报纸具有“广见闻”的功能。当然,曾亲身参与过的传教士报刊对华宣传所给其自身带来的启发也是功能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2、通上下

王韬认为报刊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通上下。他目睹了清朝官场吏治的腐败情景。他向往着务归实用不尚虚文。使朝廷能了解下情,顺应民心。他觉得,在各省省会设立报馆后,就可以实现一知地方机宜,二知讼狱曲直,三辅教化之不及,使报纸成为广泛搜集采纳舆论的工具。他对报纸在沟通民情传播统治阶层意志方面发挥的特殊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是报纸的作用之一,报纸理应成为统治阶层与民众互通有无的桥梁与纽带,统治阶层可以利用报纸颂扬君主的恩惠,传播朝廷颁布的政令,适时消除阶级之间存在的隔阂,保持社会的安定,保障统治阶级的地位。王韬意识到了报刊在政治环境中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效果,但维护封建统治依然是他的根本出发点,这反映出王韬处于特定的历史大环境之中的人文思想和他的思想局限性。

3、通内外

“通外情于内”,办报是王韬改良主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变法自强的实际行动的表现手段。他提醒清朝政府,要组织有能力的人才,编写西方报刊报道中的各类事况,汇集成书,留作为日后研究资料,以备不时之需。他提议培养教育精通西方知识和语言的人才,成立专门用来翻译西方报刊的机构,使朝廷当局能及时明了西方各国的最新境况,

“达内事于外”,王韬劝喻清朝当局自己设立西文日报来免于遭受列强的侵略与欺凌,使报纸真正起到“达内事于外”的作用。他呼吁清朝当局自办西文报纸,遇事即时论列是非,不受他人左右。

二、论时事抒胸臆的报刊政论观

王韬逃亡到香港后,深切感受到由于清王朝的内忧外患,闭关锁国,落后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为了实现变法自强和重新振作中华,王韬称他创办《循环日报》的目的是为了办报立言。王韬亲笔拟写了大量报刊政论,同时也在一些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对言论写作的看法,可以说这是王韬所办报纸区别于其他报纸的显著特征。因为对于早期的中国近代而言,赚钱是大多报纸的创办的根本目的,基本上从未对社会各种问题表达过看法与认识,或积极引导舆论的。

作为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循环日报》的开创性意义显而易见,也是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的文化阵地。王韬处处以“立言”为办报宗旨,他的一系列的改良主张在这块文化阵地上留下痕迹。政论文章的大量发表,抨击时弊,剖析时事,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充分体现出中国进步文人以国事为己任,敢于亦善于为民立言的良好传统。他鼓吹国人学习西方,对日本明治维新后走西方的道路取得的成效充分认可。王韬在立言中反复论证“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帮助人们冲破封建儒学的束缚。王韬的这种办报立言的思想,对后来在我国新闻史上形成的“政论时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有道德通古今的新闻人才观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王韬不仅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给新闻业的后来者树立了效仿的榜样,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方面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聘请“博古通今之士以操其简”。王韬对人才问题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使他的新闻人才观较常人要成熟许多。王韬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深知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在他眼里,人才是国家的根基所在,是洞察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人才的兴衰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准。王韬的人才观注入了多样化、专门化和实用性、功利性等崭新的时代内容。这些相较于传统的人才观而言,有了长远的进步。新闻人才的德行也是王韬非常看重的方面。他以为,办报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异常重大。在西方国家,报刊和报人拥有着极高的的社会地位,其言论足可左右当朝局势和煽动人心。而王韬是我国最早认识到新闻记者品性的重要性的新闻学家。

此外,王韬把人才观与改革开放思想有效的结合起来。在看待人才问题时,从世界意识和多中心主义的视角出发,他既承认中国之学,中学之才,也承认西方之学,西学之才。他认为,国家急需人才的大背景下可采用“取材于各国以为我用”的方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发展,王韬的这些先进的人才观,在当时具有极强时代感和丰富的现实意义,给他的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结语

王韬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报刊政论家,我们并不否认他对新闻理论研究的局限性和对新闻自身规律的探讨的初步性,但他办报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王韬的办报思想为中国近代报刊思想的发展起了奠基和启蒙作用。近代中国许多文人都汲取了王韬办报思想中的养料,在变法和办报实践中投入使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近代办报思想。王韬的新闻思想是具有开创性的,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体提出关于舆论主权问题的人,通过创办报刊,使舆论主权切实的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自己的声音终于在积贫积弱的清王朝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出现,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对我们现在新闻业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①徐新平,《重评王韬的新闻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2002(9)

②严芸,《论王韬的办报思想》[J].《广西大学学报》,2006(2)

③马艺,《论王韬新闻言论的思想内容及特征》[J].《天津大学学报》,2003(1)

④黄旦,《王韬新闻思想试论》[J].《新闻大学》,1998(3)

⑤刘小清、刘晓滇,《王韬与华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J].《炎黄春秋》,2005(4)

⑥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⑦张海林:《王韬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⑧张国霖,《略论王韬改革科举的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1995(4)

(作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2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王韬
Enhanced resonance frequency in Co2FeAl thin film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grown on flexible graphene substrate
越老越薄情?被裁员的老公,撞上讹人的“爹”
王韬:被遗忘的中国报纸之父
王韬著述考补
《蚯蚓的日记》思维导图
Bandwidth expansion and pulse shape optimized for 10 PW laser design via spectral shaping
Hydrogen isotopic replacement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in zirconium deuteride implanted by 150 keV protons∗
洗碗机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王韬首次使用宪法一词”论辨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