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年货忆旧
2015-09-10沈嘉禄
沈嘉禄
如今,过年前的超市里绝对是人山人海。拎篮头的,推小车的,好吃的物事堆得小山样,每个人的脸上写着幸福与知足。这让我想起三十年前,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许多东西还要凭票,能开个后门抱几样吃食回家,就成了家里最大的功臣。上海人过年,有几样吃食是必不可少的,但采办这些年货的故事,说起来真是好玩。
奶油蛋糕
一到过年,奶油蛋糕也成了紧俏商品。蛋糕坯子烘好,割成一个个圆形,两块中间抹一层奶油,一合,上面再裱些粗疏的花纹,大致是“春节快乐”一类,那字也真像张天师画符,龙飞凤舞。看师傅在蛋糕上面裱花也是一件赏心悦目之美事,师傅将一团奶油裹在一个布袋里,通过各种形状的铜模头子挤出来,成了红花或绿叶,像变戏法一样。
抢购奶油蛋糕的情景也颇为壮观,大家一手高举钞票和粮票,一手抢夺蛋糕。我亲眼看见一个时髦女郎抢了一大盒蛋糕出来,春风得意之时,因绳子没扎紧,蛋糕盒子啪的一声掉在地上,而且应证了西方一句俚语:蛋糕落地,总是有奶油的一面朝下。
八宝饭和黑洋酥
八宝饭以乔家栅、王家沙最佳,临近春节也成了紧俏商品。八宝饭可自食,也可招待客人,一桌筵席,最后一道点心就靠它撑世面了,一人一勺完美收场。八宝饭在冬天可搁置一段时间,不少家庭就买几个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供应量也颇巨。实在买不到就自己做。我做过几回,蓝边大碗底部抹层熟猪油,撒些红绿丝等蜜饯,先铺一层饭,中间嵌入豆沙,上面再盖一层饭。吃的时候,入锅蒸透就行了。取出,合扑在盘子里,也有形有款了。
上海人春节时还爱吃汤团,尤其是黑洋酥馅儿的。黑洋酥也不容易买到,也得排队。买不到怎么办?也可自己做,买来板油,撕去丝丝缕缕的筋,与绵白糖一起揉匀,腌几天就成了。但在凭票供应的年代,做黑洋酥是不合算的,要消耗若干张肉票和糖票。
年 糕
春节吃年糕,大约是取“年年高升”的意思。买年糕也要排队,还要凭户口薄,小户多少,大户多少,还像煞有介事地盖个章,防止有人多买。有些人家连年糕也买不起,户口薄就借给邻居买,邻居烧了汤年糕,盛一碗相赠,也是情意暖暖的。
门槛紧的上海人不买刚从厂里做出来的年糕,因为此时的年糕含水量大,称份量显然吃亏。过一夜,甚至等年糕开裂,份量就轻了。此时用同样的粮票钞票买,年糕可能多出一两条来。
平常上海人吃青菜汤年糕,加一勺熟猪油,又香又鲜,可以吃一碗。过年时则吃黄芽菜肉丝炒年糕,上品点,炒一盆韭黄肉丝炒年糕,招待客人体面过人噢。
小朋友谁没偷过家里的年糕啊?搁在煤炉上烘烤,两面焦黄,极香,咬劲十足。南货店还供应一种褐色的糖年糕,油煎两面微焦,也算过年时的美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