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必胜!

2015-09-10李北方

南风窗 2015年19期
关键词:胜利正义和平

李北方

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以一句铿锵有力的“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结尾。在讲到“人民必胜”的时候,习近平主席用力地挥起了拳头。

2013年12月,在一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主席说,“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抗战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日益繁荣富强的中国、一个充满生机希望的中国已经昂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实,任何有点历史感的人,看着军容严整的将士和尖端的现代化武器装备通过天安门,心里都不能平静。70年,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从积贫积弱一跃而有今日的强大,让人无法不感慨。

伟大的中国人民克服过艰难险阻,也不畏惧未来将要面对的任何挑战。过去取得的成就,对未来的信心,都蕴含于“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其中,人民必胜又尤为重要。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这个道理。因为,这一真理是中国革命的历史造就的,是真正有中国特色的,脱离了中国的语境,就很难领悟其中的含义。

这个表述里蕴含着一种人类共同的对美好世界的期待。没有人不爱好和平,没有人敢于公然与正义为敌(尽管有人会基于私利而对正义的定义进行重新包装),但想要和得到,中间的距离何止千万里。朴素的和平主义者固然可爱,但不足与言大事。

人类历史上的战与和的经验,似乎并不支持这一判断。以过去十几年间世界上发生的战争为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先后发动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虽然发动战争的理由被包裹在天花乱坠的词语之中,但这些战争的胜利(从战争发动者的视角讲的)很难说是正义的胜利,更不是和平与那里的人民的胜利。这些国家都在战后陷入分裂与动荡,更滋生出了伊斯兰国这样的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恐怖组织,人民遭殃,生灵涂炭。

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真正意义上的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只有在中国的语境下,“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才不仅仅是人类的美好愿望,也是由历史证明了的客观真理。

中国人民作为一个自在的实体,存续几千年了。但晚清以来的屈辱史延续了百年,几万鬼子兵就可以逼得有四万万人口的大国割地赔款。为什么会如此?人民为什么屡遭失败?

这是因为蕴藏在人民中的伟大力量没能有效地组织和动员起来,人民处于一盘散沙的状态。中国共产党人破解了这一历史难题,首先,共产党懂得尊重人民,一改过去的精英史观,承认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力量,将人民的解放视为历史进步的目的,党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其次,共产党人懂得依靠人民,共产党无疑是一个先进性的精英政治团体,但其先进性体现于将人民打造为一个自为的实体,把人民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漫长的中国革命首先是受压迫殖民地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所以我们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中国革命旨在消灭法西斯战争机器,遏制霸权主义,所以我们的胜利是和平的胜利;中国革命如果没有人民的动员和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是一个人民站起来自己解放自己的过程,这是一个人民的力量如核裂变一样爆发的过程,所以我们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

居安思危,中华民族复兴的未来并非一片坦途,“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实现。习近平主席在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时说:要高度警惕国家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被打断的危险。这意味着,要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不能放松警惕性。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未来的发展中,捍卫“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就必须尊重其被锻造为真理的历史逻辑。这就要求我们党继续尊重人民、依靠人民,保持共产党的本色永远不变。唯如此,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猜你喜欢

胜利正义和平
坚持就是胜利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坚持
十九大胜利召开
博弈·和平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期盼和平
法律与正义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