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归族,何必衣锦才还乡
2015-09-10潘治创
潘治创
临近春节,在外漂泊的亿万年轻人即将踏上归乡的旅途。对大多数异乡人而言,“回家”既让人感到温暖,同时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相对于家人的热切期待,“没脸回家”是在外打拼者的普遍心态。据统计,2014年大学毕业生总数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27万人,是10年前的2.6倍。大学毕业留在城市做白领,是学生家长普遍的美好愿景。然而,大多数职场新人由于缺少资金、信息、人脉等社会资源,即便找了份工作,为数可怜的工资也都用在了租房、水电费、乘车等七七八八的日常支出里了。过年回家,免不了要给亲朋好友带些礼物,可是看着比脸还干净的钱包,很多职场新人不得不感慨:“年关难过啊,求学十数载,何时才能衣锦还乡呢?”
奋发图强只为被认可
中国人都好面子,正所谓: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爱面子算不上什么坏事,但因“功未成名不就”导致想回家而不敢回的心态,却困扰着越来越多的“漂一族”,历史上著名的“漂一族”当属苏秦和项羽了。苏秦出身农家,少年时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可谓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毕业后的苏秦踌躇满志,力求在职场上有一番大作为。他利用自己所学的合纵专业,来到秦国劝说秦王,可是一连十几封求职信投递上去都没有结果。一家不成,又转投别家——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几年过去了,他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钱财用完了,衣服也穿破了,只好独自背着书箱,挑着行李,一脸羞愧之色地回到家里。父母原以为在外求学打拼的儿子能换来仕途的发展,谋得一官半职,谁知竟如此穷困潦倒,都骂他是个没有出息的败家子儿,连妻子也装作没看见他。向嫂子要点饭吃,嫂子却说家中没有可烧的菜,拒绝给他做饭。
苏秦饱尝了人间冷暖,决定发奋读书。夜晚为了使自己的头脑清醒,用锥子刺入自己的大腿,学成之后,再次告别父母去游说各国,终于取得六国的信任,接受了他的合纵主张。当苏秦去游说楚王、路过家乡洛阳时,父母听到消息,赶紧收拾房屋,打扫街道,准备酒席,到三十里外的郊野去迎接。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侧着耳朵听他说话。嫂子像蛇一样在地上匍匐,再三再四地跪拜谢罪。苏秦问:“嫂子为什么过去那么趾高气扬,而现在又如此卑躬屈膝呢?”嫂子答道:“以季子位尊而多金。”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十年寒窗,岂能因为仕途不得意而遭受亲人冷眼?想必不只是苏秦,在职场中也有很多人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吧。苏秦衣锦还乡也算是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但是在他的心中,还有一件更重要的大事——合纵抗秦。
据《史记》记载,苏秦回到洛阳老家也只是“路过”而已。而项羽这位老兄却是特意回到自己的家乡,向江东父老显摆一下自己已功成名就。
话说项羽进入咸阳后,火烧秦王宫,掠宝物美女后欲回江东,有人劝说,关中富饶,可以成千秋之业。可项羽却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于是他返回江东,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等十八人为诸侯王。结果四年之后,刘邦平定三秦,雄踞关中,最终统一天下。且不说项羽是如何力拔山兮气盖世,但凭这一句“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来看,这位西楚霸王的胸襟较之出身农家的刘邦还是差很大一截。尽管刘邦平定天下后在《大风歌》中也唱出了“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但是最后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才真正表达出其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又岂是项羽之辈可比?
在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尤其是一些在外地求学工作的寒门骄子,他们身上背负着家乡的寄托和关注。但只是为了衣锦而还乡,刻意装腔,过分表现自我,就会造成心理压力,成为一种追求虚荣的性格缺陷。这种过分的虚荣心理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关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是人们对自身的外表、学识、财产或成就表现出的妄自尊大,对认可或赞美极度渴求的不健康心态。于是,表面的虚荣与内心深处的心虚总是不断地斗争着。回家本是一个让人暂时摆脱职场压力的好去处,如果被这种矛盾心理所折磨,即使亲人团聚也不会有幸福可言。
达须兼济天下
在福建省有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衣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巷”。这个巷不断有人出人头地,得享锦衣玉食,并赢取外界无数艳羡的目光。觥筹交错、弹冠相庆时,最易激发的是雁过留声的雅兴。于是先有该巷荣归的春风中人,改为“禄锦坊”或“棣锦坊”,后有更得意的主儿,易其名为现在的“衣锦坊”。可见,衣锦还乡是每个在外打拼者的心愿。正如苏秦和项羽这两位“漂一族”,他们衣锦还乡着实令人羡慕,但只因衣锦而还乡也未免有些小家子气。儒家向来倡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像苏秦和项羽这样的职场精英更应该以天下社稷为己任。然而遗憾的是,在他们的身上更多体现的是个人英雄主义。相比之下,宋朝丞相韩琦的境界却更高一筹。史料记载:“韩琦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北宋至和年间,韩琦“归判”相州。按照唐宋两朝的官制,以高官兼较低职位的官称为“判”,“归判”即被“判”到自己的家乡为官,这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荣耀,因为它可以很好地满足一般人所谓的衣锦还乡的心理。而韩琦却建了一座昼锦堂,提醒自己不要堕入普通人“衣锦还乡”的庸俗思想之中,“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而以为戒”,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以服务苍生和社稷为己任。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和参加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如抵御西夏、庆历新政等。在他的仕途生涯中,无论在朝中为相,还是在地方任职,都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没有受到衣锦还乡这一狭隘思想的限制,而是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难得的官僚楷模。
2014年8月份,某村五位外出乡贤受聘成为当地发展顾问,这些乡贤中有退休的处、科级干部,也有创业成功的能人。他们功成身退后受聘担任家乡发展顾问,有的更是直接回乡担任村干部,与群众一起建设家乡、报效父老乡亲。情系桑梓,反哺家乡,此举值得点赞。
在我国,有很多建设得好的乡村都是乡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熟悉村中的情况,对村庄的规划、建设都能提出很好的建议。这些成功的乡贤已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对于村里的设施建设需要投入资金,他们都能带头捐资,而且不会贪图小利,占群众的便宜,回乡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了回报家乡。是衣锦还乡还是反哺家乡,后者显然更令人佩服。衣锦还乡秀的是自己的富足、显摆的是自己的虚荣,换来的也许是大家的羡慕和“眼红”;而反哺家乡、报效家乡,得到的却是乡亲的赞扬、大伙的信赖,更是给家乡带来变化而产生的欣慰和精神上的富足。
莫以成败论英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功,更多的职场人只是平凡的员工,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可是这些平凡的人也有思念的亲人和浓浓的乡愁,每到佳节来临,也希望家人团聚。曾经在网上疯传一封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其中的一句话:“爸,我是真的不敢说,其实我
现在银行卡里只有四百多块钱,三百块的房租还没交,桌上只有几袋方便面。”看后让人心酸。“其实,并不一定要成功才能证明自己。”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说:“关键是‘恐归族’要弄清自己想要什么,通过努力有没有希望实现。用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学历、经历、努力以及结果,既然选择了,就要学会坦然面对‘尚未成功’的现状。高学历、好成绩不是成功的必然保证,学会接受自己当下的‘不成功’,才会使自己的人生不那么尴尬。”
调查发现,在恐归族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例,其处于“夹心层”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值高的双重压力。
在随机走访中发现,供职于天津苏宁电器售后维修中心的张林无奈地说:“老家在山西农村,大学毕业三年了,每个月的工资能供应上日常支出就不错了。一个人在外地,还是很想念父母的,可是又很害怕过年。过年回家之前,父母一遍又一遍地打电话叮嘱我什么都不要买,就怕我乱花钱。可是我知道,哪怕给他们买一包糖果,他们都会很开心。所以年底一定要多干点儿活,挣点加班费。至于其他亲人,自己也没混出个名堂,能不见的就不见了。”
恐归族是对在外地工作、不愿意回家过节人群的统称。在常人甚至父母眼里,这些人有那么一点冷血,不念旧,甚至还常常被冠以不孝之名,事实上,他们“恐归”的背后藏着许多无奈,是在“衣锦还乡”的传统观念下的一种本能反应。“没脸回家”不是个别现象,它反映出中国当下社会阶层逐渐固化、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难;反映出特大城市畸形膨胀、小城镇与乡村资源匮乏……然而,单纯以贫富论英雄,只会歪曲英雄的意义。“有钱没钱,我们都应该回家过年”,中国春节的价值就在于提醒人们超越距离与世俗,投入家人的怀抱。
此外,在外地供职的员工也不要急于成功,特别是家境贫寒的大学毕业生不要抱怨未生在“帝王将相家”,要丢掉“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观,从点滴累积,不做“即开中奖”的黄粱梦,要经得起挫折的磨砺,建立强大的内心。如此,“笑脸回家”成常态,“衣锦还乡”会有时。
宋朝苏东坡被一次次贬官、下放,在这个过程中他一次次地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夺利的徒劳,体会到只有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人生。他坚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论是富贵,或是贫穷,重要的是完善自我,没有完善的自我就没有美可言。经历过酸、甜、苦、辣,才能知道淡的可贵。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怀揣一个“淡”字,无论你在职场中如何风光或如何平凡,要知道亲人永远是亲人。正如歌曲中所唱:“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恐归族,您又何必等到衣锦才还乡呢? 责编/齐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