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在中国流通的影视作品普遍显示字幕?

2015-09-10李弱可

南方人物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港片影视节目字幕

李弱可

《虎妈猫爸》剧照

在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国的电视产业还没做到让观众用遥控器决定是否带字幕确实是一种遗憾。如果这个二选一只能预设一种,牺牲掉反感字幕的那部分观众也是无奈之举。

中国人看中国影视节目仍然带中文字幕有这样一些积极意义:

1. 方便不同方言区的人共同欣赏。虽然普通话普及得很不错了,还是有很多人,特别是长辈,依然不能跟上普通话发音的台词。而有些影视节目中本来就有带口音的内容,那就更不用说了。

有的朋友提到多年前的电视剧是没有字幕的,比如老版《西游记》等等。当时的电视节目跟如今的电视节目当然是有一些区别的。当年演员群体比现在少得多,却也专业得多。当年没有台词念不清楚的演员,当时的潮流和形势都不支持带口音的表演。

2. 不怕说台词的声音小。

(1) 影视节目的音量小。

创作者可能因为真实感,使某些台词的音量较小——譬如耳语。如果要听清楚,得竖起耳朵。

影视节目制作的客观原因使台词不清晰。譬如娱乐节目里几个人插科打诨的时候,经常会有人的说话声音被其他人盖过。电影里嘈杂环境中的人声也有同样的问题。

(2) 电视不是在电影院看的。

任何环境音(马路上汽车喇叭声,水烧开了,电话响了,隔壁放鞭炮了……)都可能盖过电视机的声音。很多人都不知道每年除夕夜12点左右的时候春晚主持人说的是什么,黑色3分钟的影响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大。

3. 汉语特点导致字幕有助于观众理解。

一般来说,同音字词在电视节目使观众产生误会的情况还是比较罕见的。主要是名词的用字,在汉语里是经常需要提示的。“张无忌”和“张吴记”给人的感觉完全不 一样,“灵鹫宫”的人肯定不希望人们以为她们是“灵柩宫”的。《青春四十》里听到的一句“后来他认识了一些朋友,染上了赌瘾”。如果没有字幕,“毒瘾”和“赌瘾”区别可大了。

4. 字幕有教育辅助功能。

如果说有什么节目必须有字幕,那肯定是教育类的节目。老派演员、老影视节目都没有字幕也传播得很顺利,但是如果当年四大名著电视剧都有中文字幕,其实教育意义是很好的。不可忽视的是,电视观众的主体很需要这些字幕。很多人看无字幕的影视节目并不觉得困难,但如果他们带上字幕把同样内容再看一遍,可能会看出很多之前没意识到或理解错了的东西。

如果你小时候曾经和小伙伴们争论过动画片英雄的某个招式到底是叫什么,你一定能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关于港片,补充一下:

1963年,港英政府通过一条法例:所有电影必需配备英文字幕,作为政治监察之用。但当时因应实际需要,大多数电影也配备中文字幕,令操其他方言的人更容易理解电影内容。

这也逐渐变成一种不成文的行业规范。不过效果也是时有时无,因为很多港片当时上的中文字幕是粤语口语字幕。这条政策最大的积极意义,应该是为港片打开了西方市场。

补充:

一、关于英语误听。英语误听概率比汉语要小,因为英语单词不像汉字这样是打碎成一个一个音节的。但这不代表误听在英语里就不存在。这两年最著名的例子应该就是“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就是培根”(见France Is Bacon)。

二、关于中文误听。分享下童年往事。

大约五六岁的时候,邻居家同龄的孩子到我家玩,很开心地告诉我,他刚刚喝了“农民种的冲剂”。我当时还小,不明白这话语中的牛气逼人。我妈却大为好奇,再三询问,才推断出真相。原来,他喝的是“龙牡壮骨冲剂”。

南方很多地区的方言是用“嘅”来表示“的”字之意的。其他方言区以及官话区的朋友可能不太能理解这个误听的原因。

三、关于“方便听障人士”的说法,华语影视圈是没有这个自觉的。如果大家看过正版影碟里好莱坞电影自带的英语字幕就知道为听障人士准备的字幕应该是什么样的了:不光要写出台词,如果说话人在画面外还要标明是谁在说;还要标明其他声音,比如喘气、叹息、抽泣,还有玻璃破碎声、鞭炮声、枪声、门铃声……听力正常者通常不会特别留意到的声音,都会在字幕里注明。

英语里,将外语台词翻译显示的字幕叫“subtitles”,而为听障人士提供的字幕叫“caption”。它们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台词以外的辅助信息。我们在中国看到的绝大部分字幕显然都是“subtitles”,而非“caption”。

猜你喜欢

港片影视节目字幕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老面孔成为港片最后防线?
影视节目对大学生旅游动机的影响
——以黑龙江工程学院
港媒:贺岁港片怎么了?
影视节目策划制作探讨
重映影片能否再掀怀旧热潮?
试析创新推广优秀中国影视节目的策略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简析韩国电影对港产电影的借鉴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