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肖谷:境生象外的抒怀

2015-09-10李诗文

新民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孤山肌理山水画

李诗文

肖谷的绘画创作和他的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其成名作“西域组画”就与他的新疆生活经历有关。肖谷早年曾修习过版画和雕塑,他利用新疆当地特有的细砂和油画材料相结合,在形式上借鉴新疆的石窟壁画造型样式创造出一种浅浮雕式的带有装饰意味的绘画。这种绘画较好地把二维的平面装饰和三维的肌理空间塑造结合起来,实现了版画的平面架构、油画的色调渲染、雕塑的肌理堆砌、壁画的线条表达以及材料的质感呈现多元的跨界融合,由此肖谷形成了特點鲜明的绘画语系。

2002年,随着工作的变动,肖谷的创作重心逐渐转向中国文人画传统的研究。正是基于之前西域创作的语言经验,他在创作《东庄》系列作品时,面对沈周杰作册页《东庄图》的图像原本,自然地继承了传统山水画散点透视的空间组合与章法结构,又融入西式风景构图技巧,图式营造别开生面。在色调上,他避免了追摹水墨氤氲万化的墨色幻变,充分发挥油画色彩丰富性和感染力,概括地构建古雅的色彩平面,焕发了画面的时代感。在造型上,肖谷以肌理塑造来置换传统的皴擦和勾勒,赋予作品浮雕般的形体和质量感。

然而,任何一位艺术家的语言变化总与他表现的题材和他内心的情感变化切切相关。山水画除了其自身丰富象征寓意,同时也是中国隐逸文化的代表。山水对于肖谷无疑具有无限的诱惑力。山水画空灵、清幽、闲寂的意境,为他提供了修养身心的精神家园,也为他的语言的深化提供了强大原动力。虽然,至此肖谷的语言风格业已形成,但其所表现的仍未超出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范畴。直至我看到肖谷近期的《孤山》系列作品才改变了这一看法。

《孤山》系列尺幅均不大,取景也并不宏深,有典型的南宋小景山水的风格,一角或半边式的构图,“留白”的面积比较大。系列开始的一至六幅色调比较艳丽,迥异于南宗山水素朴的格调,可以看出肖谷试图使传统的山水对接时下流行元素。他强化了作品的装饰性,在获得新颖亮丽的时尚效果同时,意境的渲染即被淡化。

《孤山》系列风格真正出现转折,始自系列十三。一种新的材料进入了画面表达。先前嶙峋起伏山水,古松、小亭、钓艇等具体形象都被笼罩在一层半透明暖调的书画纸之下,近观若隐若现,远观一片空无茫然。画面的叙事性顿时被消解了,一种不可知的神秘感悄然生起。千百年来承载多少文人雅士的田园梦想、林泉之志的山水画也就从纸面之上沉潜至纸下,被一同包裹进去的还有肖谷自己精心营造的田园丘壑,在肌理支撑起的纸膜之下形成一个扁平有限的独立空间。纸膜的介入,实现了艺术表达与现实、与常规绘画空间的疏离,导致一种无法言说的真实充溢在尺幅之间。此时绘画真正脱离艺术家的控制,开始自我言说,不再借助色彩肌理艺术家的笔触等人为的画痕,一切材质自主地呈现出神奇魅力。连作品繁复宽大的西式油画外框也进入表达的境域,它的参与对比强化了画面的虚无感。在它具有仪式感的主持之下,画框中间成为一个舞台,成就了细密柔软的纸丝纤维与坚韧纵横的油色肌理缠绵、神秘的空灵之舞。

肖谷的绘画创作在中西文化交融,传统价值与当代转换等方面独辟蹊径,已经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就,其特异的语言风格的演变之途为当代艺术的创作与研究带来丰富有益的启示。

即日起至6月15日,《悠趣——肖谷个展》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举行。首次展出的《孤山》系列,延续着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图示,与以往静谧平和的作品不同,该系列用色更鲜明大胆。从探析他《孤山》系列作品风格渐变调试过程,我有理由相信,智慧的肖谷一定会在未来创作出更多令人惊喜的佳作,且拭目以待吧。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

国家画廊藏品巡展 俄罗斯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品巡展(1894—1980)于5月16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隆重开幕,展期为2015年5月17日至7月17日。该展呈现了30余位艺术家的56件作品,集中展示了俄罗斯油画发展最繁荣多变的时期,展品从19世纪末的1894年到1980年苏联解体前夕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中甄选而得。这些作品体裁风格各异,有对俄罗斯壮美自然的讴歌,也有对其民族性格和深刻人性的刻画和揭示,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油画最好的绘画范例。

猜你喜欢

孤山肌理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一幅山水画怎么题字?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感受肌理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林和靖与梅云——孤山梅林里的爱情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