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最新商机:中国功夫很吃香

2015-09-10李刘钦

看世界 2015年23期
关键词:武当李小龙功夫

李刘钦

若你问起非洲兄弟他们最熟悉的银幕明星,答案大概会让你大吃一惊。不是卷福,不是莱昂纳多,不是马修,而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当你被这个答案震惊得一脸愕然反应不过来时,他们还会就地扎起马步双拳挂腰试探你:“Bruce Lee,Jackie Chan……you know?”

今年年初,一条来自路透社的充满正能量的新闻消息被非洲媒体广泛传播:2月6日,3名阿尔巴尼亚男子在当地丛林持枪抢劫3名中国人,不料这3名中国人竟身怀绝技,瞬间将抢劫犯制服。报道中提到,被劫匪用枪口顶在喉咙时,3名中国人用中文短暂交流后决定进行反抗,“这3人以灵活有力的拳法和脚法迅速将抢劫犯打倒在地”。这种我们看到之后觉得是小道消息的新闻在非洲兄弟眼中,是喜闻乐见并且不容置疑的。非洲兄弟对中国功夫的痴迷丝毫不亚于中国大妈对广场舞的热爱。

票房最高的总是功夫片

事实上,不论是尼罗河尽头的北非埃及,还是中部非洲遍布雨林的刚果,抑或是东海岸的肯尼亚,电影院里票房最高的,永远是中国功夫片。在许多非洲兄弟的心目中,成龙和李连杰不仅是中国人的象征,更是顶级银幕偶像。在随处可见的音像店铺里,货架上都有中国功夫片的碟片租售,从最新的《霍元甲》到爷爷辈的《猴拳》、《龙争虎斗》,一概是抢手货。

拥有眼花缭乱的武打动作的功夫片是孩子们最初的武术启蒙秘笈,没事在小伙伴面前耍上一套有板有眼的咏春简直炫酷得不行,连踢个李小龙(或是陈真)式的飞腿都要比一下谁飞得更高摔得更重。当然一旦碰到中国人,他们又会谦虚地抱拳问好,因为他们眼里“功夫”是中国人的代名词,每个中国人都身怀绝技,更别说在那遥远的东方,必须是个盛产武林高手的神秘国度。所以,在非洲的中国人,无论是身负要任的维和部队,还是帮助非洲兄弟建设家乡的铁路工程师,工作之余教孩子们耍上半套山寨虎鹤拳是常有的事,最不济,也得教他们扎个马步讲讲如何气沉丹田,他们可不吃电影里独门拳法绝不外传那一套。毕竟,跨国光碟贩子从不负责在国语粤语武打片里加上字幕。但这些统统不打紧,在刚果,几乎每个音像铺的伙计都会笑着告诉你:“我们很喜欢古老而神秘的中国文化,但太深奥的东西很难懂。工作、生活本来已经很辛苦,如果连看个电影、读个书都这样费神,就太累了。可功夫片好,就算听不懂,看他们的动作和肢体语言就差不多明白了。”

来华习武的非洲功夫爱好者

一位加纳的黑人哥们曾经和笔者这样评价李小龙:“Bruce Lee,非常强大,无人能敌。”这种顶礼膜拜最终也促使他走上武术之路。他说目前为止他生命里最辉煌的事迹便是他曾经到过中国的少林寺学习武术,“这可是我们当地每个热血青年的终极梦想”。近年来,随着中非文化交流的蓬勃发展,到中国少林寺长期习武的非洲弟子越来越多,每年至少有三四十人,一批走了,一批接着又来了,几乎没有中断过。而他们学成归国后,又影响了更多当地人。

“从娃娃抓起”

在埃及,混乱的政局丝毫没有影响到孩子们习武的热情。拥有政府背景的武术协会甚至会定期举办全国性中国武术项目培训班,聘请中国武术教练担纲主教,为了获得修练名额,埃及各省武术队伍和武馆可是争破了头。埃及可以说是目前阿拉伯国家和非洲国家中武术传播和普及最好的国家之一,习武之人将近两万人,民众基础扎实、竞技比赛成绩优异。而且遍地开花的武术俱乐部培训对象多为5-20岁的青少年,真正实现了“从娃娃抓起”。

在政局相对稳定的毛里求斯、坦桑尼亚等国则更不用说了,“少林武术学校”在繁华闹市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他们甚至在去年请到了叶问的第二代嫡传弟子、李小龙的师侄梁旭辉教练在本土开设咏春拳培训班。来自各行各业的学员被中国功夫的博大精深所折服,有的家长询问送孩子到佛山学习的事宜,有的学员打算明年去佛山旅行学艺。部分学员还自发成立毛里求斯精武中国传统文化协会、毛里求斯叶问咏春协会。

在社会治安很一般的国家里,中国功夫更类似是一种神秘的情结。那些贫瘠的土地上,没有网吧没有智能手机,精力旺盛生性好动的孩子们看完武打片后如果非得玩点什么,那就只有中国功夫了。例如在乌干达、肯尼亚、刚果等国家,中国人求职时若声称自己会正宗的“Chinese KongFu”,便会得到更好的待遇。在这些地方开武馆是门极好的生意,人们从来不管你教的是长拳南拳太极还是咏春双节棍,只要你说是中国功夫就会宾客盈门。据说曾有人在乌干达开了家武馆,教的只是广播体操也硬是赚到盆满钵满。

其实他们都了解,枪炮横行的土地上,除非练就电影里的飞天遁地和如来神掌,花拳绣腿的保命作用其实微乎其微,遇上扛着AK47的劫匪你甚至来不及打上一套军体拳就被制服了。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能炫酷洋气一阵子就行了,谁敢大言不惭地确定自己能安全活到今天傍晚回家还可以吃上热乎乎的香蕉派?

毛里求斯的一家武术培训班,学员正在做热身运动

吕克·本扎在上海世博会上表演功夫

但是靠耍功夫耍出个未来的非洲兄弟也不是没有。当地人讲究学而优则师,在中非文化交流得不那么深入的地方搞起中国功夫培训的非洲兄弟不在少数。马达加斯加一家名为“龙虎武术学校”的功夫培训机构负责人阿贝伊便因为开启当地习武之风气而上了媒体。这位校长侃起中国武术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蛇拳、虎拳、青龙拳无所不知,而且刀枪棍棒全都耍得有模有样。但是问及各种拳法特点便有些支吾,最后硬是挤出一句:“以柔克刚,唯快不破。”倒也算说出了中华武术的一点精髓。多如繁星的武打片是他的功夫启蒙,《卧虎藏龙》、《英雄》是他的最爱,李连杰是他最喜欢的功夫明星,当被问及谁是最厉害的武打女星时,他居然认真地说:“章子怡是我最爱的中国功夫大师!”

“武当与少林”

因为极具观赏性,中国功夫也常常是非洲大地上各种歌舞杂耍团的保留节目。孩子们只要多加修练,学会些松肩沉肘曲腿蹚泥,行掌走势用劲到位,能连绵不断耍个三五分钟便能登台演出,若能让观众感受功夫刚柔相济那股优雅劲,一放一收都能圆转自如,成为台柱名角儿一点问题都没有。同样出现在娱乐圈的还有融入了功夫元素的说唱音乐。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说唱乐队Wu-Tang clan。乐队成员都是非洲族裔的美国人,从小痴迷于中国功夫,音乐的背景节奏多采样于功夫影片。在乐队成立之初因为看了港产武打片《少林与武当》便脑子一热把乐队名字改成了你看到的那样。乐队内两股说唱风格不同的势力也被比作“武当与少林”,大家都说没有比这种形容更加到位的了。这支在黑人说唱音乐圈享负盛名的乐队从1993年的首张专辑《进入武当》到1997年的绝唱《武当永存》,张张专辑都大卖评价全是5颗星。非洲大叔习武时的硬朗英姿在他们的歌词里呈现出无比的威慑力:“武当可不是你他妈能动的!”

功夫练得更上一个层次,便可以考虑拍电影了。还记得电视剧《李小龙传奇》里的黑人哥们么,他的名字叫吕克·本扎,来自非洲国家加蓬。迷恋李小龙电影的本扎从小勤学苦练,并且在14岁时远渡重洋来到河南嵩山少林拜师学艺,如今他已成为非洲当地的影视偶像和文武学校里孩子的榜样,像《她来自台北》、《杀手》、《冲出亚马逊》等功夫片他都有不少戏份。2008年,为中非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本扎还当上了奥运火炬手(郑州站),可谓登上了名利双收的人生巅峰。虽然在电影中本扎常常以反派的角色出现,但他可一点也不介怀,他认为,要不是因为学了功夫,可能他现在真的成了一名坏蛋了。

猜你喜欢

武当李小龙功夫
做最真实的自己
功夫猪
功夫猪
功夫猪
迷你李小龙的奇幻游记
功夫猪
成为传奇的花边,还是传奇本身?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
免费读武当 送您纪念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