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就业形势变化与政策创新
2015-09-10杨芬
杨芬
【摘要】当前,河南省就业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就业岗位减少、劳动力市场竞争加剧、失业风险增加、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不匹配。实现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借助改革东风深度挖掘河南省经济发展潜在力量,以此来激发企业的活力,从而带动市场就业,促进民生和谐。
【关键词】新常态 就业政策 创业 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十八大以来,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新的发展状态和趋势。2014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2014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的重大科学判断,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等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提出,预示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和调整,也将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带来深远影响。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产业结构面临深刻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经济结构优化成为经济新常态的三大特征。作为河南省来说,要科学分析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科学掌握新常态下河南面临的机遇和具有的比较优势,坚定发展信心,抓好、用好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化解风险、乘势而上,在经济新常态下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关于新常态下的就业工作,习近平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加强就业政策的调控,着力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当前,河南转型升级压力加大、经济服务化和产业高端化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出现下降、人口结构变动、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各种因素对河南省就业形势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现行就业政策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存在诸多挑战,迫切需要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积极作为。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就业工作特征
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阐述了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这些重大变化,使河南的就业工作呈现出崭新特点,也提出更高要求。要切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努力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河南就业工作的核心要求。笔者分析我省就业工作变化的新阶段、新特征和新常态,认为就业形势会有六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主要渠道。由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河南省就业弹性也在增加,服务业的就业弹性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应其解决就业能力也较强。今年河南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弥补服务业短板,继续围绕建设高成长服务业大省,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升、水平提高,建设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努力把服务业发展的巨大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提升服务业开放层次,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服务平台。随着服务业比重的上升和小微企业增多,以及经济体量增大,河南保持7%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与此同时,河南不断推出促进政策措施,经济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业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会大大增强,未来将会取代制造业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渠道和重要承接体。
第二,“低增速、高增量”将成为就业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速度将会放缓,加上就业人员规模的持续增加,河南的就业增长速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但是河南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很快,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处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经济亮点还是有的,表现力也不错。只要保持生产总值增长7%,加上推进利于创业的政策扶持,营造创业环境,那么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就不会那么大。
第三,创业将成为就业增长的新引擎。国家明确提出万众创新,鼓励大众创业,创业成果的最终体现是加快民营企业发展,带动劳动力就业,成为推动就业转型增长的新动力。河南出台了一系列激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快构建众创空间、降低创业门槛、健全激励机制、完善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强资金引导等,创新创业将会成为河南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业态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优化营商环境、工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等改革红利显现,河南创业企业稳步增长,新登记私营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势必会带动更多人的就业。
第四,劳动力就业将呈现多样性。随着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分工的细化,居家就业、自由职业等灵活的就业方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这是深化改革体现在就业方面的重要变化,政府在研究制定政策和开展就业服务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期望未来经济保持活力,必须依靠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把“中国制造”转化为“中国创造”,在创业中孕育经济增长新模式。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深化,不可避免的会带来职工转岗转业问题,河南省大量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压力或将进一步加大,低技能劳动力在市场将会被边缘化,他们的再就业问题较为突出。
第五,信息技术将会对就业产生深远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它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行业、各领域,也必将对就业工作的思想理念、方式方法等带来深远影响。今年河南与腾讯公司就“互联网+”签约合作,利用信息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微信平台,通过智能终端建立就业工作超前谋划、主动服务的新模式,实现快速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第六,技术性失业将伴随转型升级全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对一般劳动力的替代性得到提高,有可能会加大区域性集中失业的潜在风险。智能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新型产品的问世,势必减少普通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一大批缺少专业知识的劳动力将从市场中被排挤出来,增加了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因此技术性失业将会伴随转型升级全过程。越来越突出的青年失业问题,主要原因是技能和岗位需求不对接,河南省主要劳动力的科学素养和受教育程度偏低,高技能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成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瓶颈,这种状况要密切关注、积极应对。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就业政策调整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下,准确把握河南就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科学分析就业工作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积极关注劳动者反应强烈的突出问题,是研究和判断就业形势的重要方面。现有就业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存在诸多不适应的方面,有些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就业工作健康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就业政策与就业工作现实某种程度上存在脱节现象。从深层次讲,这些问题基本上是由于思想解放不够、理念创新不够、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合理等原因。解决这些问题,缩小这些差距,必须胸怀全局、站位高远,加快转变思想观念,构建就业政策新体制、新模式,推动就业工作适应新常态、融入新常态,取得更高水平、更为持续的健康发展。从河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的信息和往年就业工作整体情况来看,今年全省就业形势将会保持平稳态势,但是在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复杂,新问题、新矛盾交叠出现,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综合分析,河南省就业政策调整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增速放缓和适龄人口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目前,河南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传统优势有所减弱,新的接续支撑力量尚未形成,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举步维艰,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技术进步加快进行的形势下,必然会给现有就业岗位增加压力。河南人口老龄化处于加速期,人口老龄化导致新生劳动力减少、就业大龄化趋势突出,劳动力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社会总需求量不足,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加上大龄化、低层次化劳动力总量增大,河南省劳动力技能总体偏低、生产效率不高、提高劳动报酬的条件和议价能力较差,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劳动力总体供求关系不平衡会将是一种基本态势。随着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推进,经济新常态对经济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依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以提高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障水平等为重点的就业质量的提升,将会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应然选择。
第二,结构性矛盾占主导,总量矛盾并存的格局。近年来,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日渐突出,主要原因包括教育体制改革滞后,劳动力供给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调整加快等,在经济新常态下这些问题和矛盾还会进一步加剧。这就要求劳动力必须主动对接行业需求,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和加强创业教育方面有所作为、主动作为。
第三,政府、市场、劳动者之间关系错位。从河南的就业实践看,政府促进就业和市场配置就业边界模糊,就业领域市场化和社会化相对滞后,市场作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比如,以就业服务机构来说,公有制的人力资源市场一枝独秀,社会组织的就业服务机构比较缺乏,其作用未能得到较好发挥,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相差甚大。另外,劳动者职业价值观的偏差和人力资源市场现实状况方面的矛盾,加剧了就业结构性矛盾。
第四,就业宏观政策和调控方面存在问题。目前河南公共就业服务体制不够完善,未形成统一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不高,科学性、前瞻性研究不够,服务水平与劳动力的期望值有一定差距。现有的就业政策与当前经济新常态和劳动者诉求不适应,与高校毕业生为主体的政策对象衔接不充分。一些地方在政策落实不够,宣传不充分,执行方面存在偏差,致使就业政策的杠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与就业相关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失业调控机制未建立健全,一旦发生行业性、群体性失业后果不堪设想,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以加快改革创新来解决。
分析河南就业形势必须准确把握积极因素。一是河南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并提出要确保就业目标的完成,充分认识到保就业就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二是经济的平稳增长为做好就业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今年河南省GDP增长预期目标是8%左右,这是新常态下研究各方面要素条件做出的科学研判,还兼顾了改善民生、稳定就业、保证社会和谐的实际需要。三是经济产业转型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交通物流、产业集群、互联网产业等优势行业,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合适的就业岗位。四是河南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创业政策以及人才服务各项具体措施,加大了资金扶持力度,就业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为做好就业工作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
经济新常态下就业政策的创新取向
面对新形势、新起点和新任务,要深入研究就业工作的新特征、新趋势,主动适应和融入新常态,超前介入,奋发作为,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推进就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根据形势和时局,对于就业政策的新趋向:以推动就业转型发展为主线,将市场就业导向、经济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就业创业意愿结合起来,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丰富创新创业活动,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做好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工作,确保河南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第一,强化政府就业责任,提升就业服务能力。首先,政府的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具有促进作用,政府要创造就业岗位,发挥调控作用,稳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招聘的规模和程序;同时鼓励民间投资、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增长动力,努力扩大社会就业岗位。其次,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消除就业歧视。近年来河南在就业公平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在就业市场上还是存在学历歧视、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不公平现象,要想将国家的公平就业政策落到实处,首先要消除一切就业歧视,同时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破除影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制度障碍。再者,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搭建就业平台。设立就业公共服务机构,为劳动力提供登记咨询、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等服务。根据就业市场供求平衡调整人力资源的教育计划和培训方案,减少结构性就业矛盾。根据人才市场监测系统,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劳动者就业牵线。
第二,发挥市场机制决定性作用,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的增加依赖经济发展,强调劳动力个体和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这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鼓励劳动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主就业,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等待政府安置。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这将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要实施配套创业优惠政策,在就业服务、市场准入、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创业者扶持,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还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纵向流动。经济新常态下,政府要关注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努力挖掘和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保增长达到保就业的目标。
第三,加大失业救助力度,降低社会风险。建立失业预警制度,认真制定失业应急预案,加强实时监控,对可能出现的较大规模的失业情况特别是行业、技术失业实施行之有效的预防、调节和控制,将相关影响降低到最低。密切关注经济新常态对就业的影响,综合运用转岗培训、稳岗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减少岗位流失的现象。对失业人员尽快落实保险待遇,加大失业保险政策的执行力度,督促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维护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对于已经下岗的劳动力,可以根据财政支付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下岗员工生活保障、居民最低生活补助等发放额度。完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解决劳动者后顾之忧,促进尽快实现再就业,推动经济发展,搞好就业创业服务。
总之,充分认识和深刻把握河南省就业政策变化的新常态,就是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推进就业政策创新,千方百计保持就业稳定,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河南省就业政策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招生就业处)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