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儒家诚信道德情感的现实价值

2015-09-10齐文丽

人民论坛 2015年29期
关键词:道德情感诚信

齐文丽

【摘要】社会诚信是做人的道德准则、社会和谐的基石和社会公正的准绳。传统儒家诚信在培植个体诚信自律和调谐社会关系等方面有重要价值。文章从道德情感维度探讨了道德情感在诚信道德养成中的作用、传统儒家诚信道德情感的主要特点及道德A诚信道德的价值性资源,服务现代诚信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道德情感 儒家诚信道德 诚信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曾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党的十八大也明确指出,现今公民的文明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都有明显提高,但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诚信意识和理念尚未成为全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传统儒家诚信观中的道德情感在培植个体诚信自律和调谐社会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道德情感在诚信道德养成中的作用

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自己所掌握的道德规范,对社会现象的真假、美丑、善恶表现出的一种爱憎或好恶的情绪态度,按其内容可分为正义感、自律感、仁爱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等。它是个人感情机制与社会道德准则的有机统一,它的形成标志着社会道德要求的彻底内化。一个完成道德内化的人才会在完全不被监视和无外在压力的条件下自觉地、严格地遵循诚信道德规范,使诚信道德的本质力量得以发挥。道德情感水平和诚信道德修养始终保持一致,孟子的“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也。”其中的“诚”指向内在心灵方面的发展,是“尽天下之善而皆有之谓也”,是一个内在道德情感丰富的词。“思诚”就是思其“天之所与我者”,使其自觉地呈现或实现出来、明白起来,达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可以说这是对道德情感在诚信道德养成中所起作用的很好解释。

道德情感对诚信道德认识具有动机激发和引导作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类活动的内驱力信号,需要具有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而情感就具有这种放大的作用。”①道德情感可促使一个人积极主动地接受诚信教育,努力地把所掌握的诚信知识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形成内在的心灵感受,并上升为自身诚信道德信念,引导人们在接受诚信道德概念或准则之前就具有乐于或拒绝的倾向性,为个体诚信道德实践的可能性和可靠性提供保证。比如湖北“信义兄弟”、扬州剐车留条的中学生等这些受到人们推崇、赞美的诚信之举,正是道德情感起作用的结果。

道德情感有助于诚信道德意志的形成。诚信道德认识激发了诚信道德情感,而诚信道德情感又激励了诚信道德意志的形成。面对巨款毫不动摇的好人,是因为他把诚信做人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并将此情感化为一种信念,从而坚韧自制,克服困难,做出善的行为。

道德情感对诚信道德行为具有调节、控制作用。道德情感外溢性的自由度和可变性在很大程度上放大或强化主体需要的信息,相应地也加大了道德情感信息输出输入的传递,推动了道德行为的实现,并对符合主体道德需要的境遇、对象和要求加以肯定、放大和强化,催促和激励个人采取积极行动;道德情感的辐射、传染、交流功能促使情感需要获得满足的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和归属感,促进了人际沟通,增强了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所以诚信道德情感一旦形成社会性的情感,就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诚信道德风尚的形成。

传统儒家诚信道德情感的主要特点

坚强的自律情感。儒家诚信思想认为诚信是“天之道”、“圣人之大本”,可成人、成己、成物,且至诚可以达到神明的状态。道德主体要想获得如此崇高的诚信道德境界,就必须摒弃人性中的私欲和功利之心,通过道义、良知和自我约束等来完善之,通过个体的心性纯化和实践来磨砺之,为此儒家诚信修养提出了“正心”、“诚意”、“慎独”等自律的修养方法。正心是通过修身来获得的,孔子的“志于仁”、孟子的“不动心”、朱熹的“省身克己”等都是通过正心,增强、扩大自己善的欲望和感情,克服恶的欲望和感情。“诚意”是指自觉地把意志集中到高尚的诚信目标上,周敦颐的“静养无欲”、陆九渊的“发明本心,剥落物欲”、程颐的“敬义夹持”、王阳明的“致良知”等都要求做到不虚伪、诚实无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赌,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的慎独思想要求人在独处时也应具备自我警醒和自我约束的自律心态,锻炼自身在诚信道德自律和修养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真正做到“毋自欺”、“真实无妄”、“不妄于外”、“不欺于中”。总之,自律思想要求君子通过“慎言”、“寡言”、“谨而信”、“反求诸己”、“恭自厚而薄责于人”等时刻做到“吾日三省吾身”,通过“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也”实现道德自我完善的满足感,然后“乐莫大焉”。这些通过唤醒人们内心良知进而达到“内圣”境界的修养观体现了强烈的自律感。

浓厚的仁爱情感。孔子博大精深的伦理道德体系中的“仁”被赋予了涵盖诸德、统摄诸德、高于诸德,同时又溶于诸德之中的“全德”意义。“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故儒家把“成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理想。“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人之“为仁”来源于仁者的无限爱心、宽厚之德和善良本性,“仁”就是“爱人”,只有拥有“仁爱”之情,才能拥有广阔的胸襟,才能“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孟子的“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中的“心性”亦指“仁慈”之心性。“为仁”的功夫就是“忠恕”二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种成己成物的思想是建立在“爱人”为主旨的“忠恕”之道上的。并且只有把仁爱精神贯穿于人类和自然万物之中,才能拥有“仁者无不爱”的博爱胸怀,才能达到与天地万物融成一体的境界。故国家的安全稳定、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统治者对仁爱之心的坚守,在著名的子路问政对话中,孔子给出了“信”重于“食”、“兵”的经典回答,表明了以仁爱之心宽容对待民众、取信于民的基本政治主张。孟子也曾说过,“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失其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不仁,不保四体。”总之,传统儒家认为取信于民是得天下、立国安邦的先决条件,所以要从思想上做到爱民,树立对待民众要做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只有在这种“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指导下,才能在实践中真正做到“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强烈的正义情感。儒家的正义情感来自儒学核心价值“五常”中的“义”。“义者宜也”中的“宜”代表适宜、适当之意,孟子曾将“义”解释为“人之正路也”。“义”在传统儒家诚信道德情感中处于主要地位,“义以为上”、“以义裁信”是遵守诚信的重要原则。孔子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孟子的“言不必信,行不必果”都鲜明地表达了“以义裁信”的思想,并把不问是非而乱讲诚信之人视为“硁硁然小人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中的“道”亦即正义原则,表达了“见利思义”的思想感情。荀子在“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朝无幸位,民无幸生。赏贤使能而等位不遗,折愿禁悍而刑罚不过。”中明确表达了对世卿世禄等非正义现象的强烈反对,要求国家管理权向社会各层次人士开放,但同时孔子又认为真正的君子是“忧道不忧贫”的,表达了“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价值取向,对此孟子更是清晰地给出了义利标准:“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辱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总之,传统儒家把“义”看作一种崇高的价值取向,并把它视为君子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追求,君子只有真正做到“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才能成其大德。孟子视“义”代表的道德价值高于自己的生命,发出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的庄严承诺,表达了其“高义薄云”、“舍身取义”的浩然之气。

传统儒家诚信道德情感在诚信社会构建中的应用

诚于中,形于外,君子慎其独也—自律情感在诚信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应用。“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慎其独也。”由此可看出慎独是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能在“不睹”、“不闻”、“莫见”、“莫显”的独处情境下,做到始终如一。慎独的精义在于思诚,要求人们做到不欺天、不欺人、不自欺,时时“思诚”,并把这种修养功夫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以“诚敬”待人,以“忠诚”对待恋爱婚姻,以“切己省察、涵养持敬”对待职业生活,以“坚守信心、童叟无欺”对待买卖生活,并将这种自律形成为协调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精神质素,形成为凝聚社会的一种无形力量。从思诚的过程中也可看到儒家思想中的诚者是“开心见性,无所隐伏”的,它来源于“心性之真诚”,不考虑外在规则的强制约束或是否有功利性的后果,强调的是对道义的认同,对自己真实本性的忠诚,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性,具有相对纯粹性和自律性。儒家的心性之真诚思想应该说是抓住了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和关键。

传统儒家道德规范中重自律的诚信交往模式,不仅有效降低推动社会诚信的成本,更能使人们从内心提高对诚信规范的认可,极大地增强人们交往诚信关系的稳定性。今天网络道德缺失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话题,它是一些自律意识薄弱的网民利用网络的虚拟空间赤裸裸地释放自我时而产生的一系列伦理道德问题,如果积极吸收自律思想的营养,将对提高网民的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净化网络空间,重构网络社会的诚信伦理秩序,起到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同样商业领域中的制假贩假者、司法部门的执法不公者等若都能自觉主动地加强诚意修养,使自己时时处于“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的心境中,将对诚信社会构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爱情感在诚信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应用。“一个人道德动力的“发端”从根源上说是来自“恻隐”,而努力方向的“发端”传统上是由近及远的“仁爱”。①传统儒家诚信观中的仁爱情感涉及到宇宙、天地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遍及历史、当下和未来。它强调人应该在与自然、与他人恭谦敬让中和谐相处,在“主客相容为一”中尽一份仁爱之情,有仁爱的人会发自内心、真诚地热爱他的父母兄弟、亲人朋友,会热爱山川河流、四时风物,会热爱跟别人在一起时的欢乐时光,并用这种柔软的情怀去无所不在地感染所有的人,用这种仁爱态度跟世界生成一种和谐的关系,生成一种全新的价值。当今人们在利益驱动下正在破坏着自己的自然家园、社会家园和精神家园,各种灾难频繁发生,儒家提倡的这种回归自然、回归社会、回归亲情的仁爱思想,为人情冷漠的现代社会注入了温暖。

总之,有仁爱的人会与大自然为友,会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体会“巍巍乎唯乎天大”的壮阔,加深对大自然的广袤无边和浩瀚深邃的热爱之情;有仁爱情感的商人能细察自己的行为会涉及到的人和物及带来的影响,而不会将自身利益设计大到别人无法忍受的程度,他们会在赢利多少之间掌握适当的度,使之保持动态和谐的状态;有仁爱情感的官员会牢记民贵君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古训,拥有民本、民有、惠民、富民、教民、保民和养民的思想,时刻保持对人民群众和国家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以及对事业的热爱之情,在全社会树立起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高尚形象。我们相信,面对“虚、假、轻、狂”的现代社会危机,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将发挥着无价的功用。显然儒家仁爱思想与诚信社会所提倡和鼓励的真诚待人、关爱他人、诚实无欺是一致的,因此弘扬仁爱思想必将促进诚信社会建设、诚信社会环境的营造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义情感在诚信社会构建中的价值应用。儒家传统诚信道德包括了关注民生、缩小贫富差距,尊重人权、平等,主张公平正义的理论预设和思想资源。②“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明确表明了儒家对“立身维正”重要性的认识。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表达了对人的生存权和教育权的尊重,孟子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产,放辟邪侈,无不为已”表达了平等和正义思想,荀子的“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表达了实现民众富足的措施。董仲舒的“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表达了轻徭薄赋、省刑罚、宽民力的政治主张,显示了“调均”思想。可看出,儒家的正义情感是一致的,即国家的兴亡和个人的得失取决于当事者的行为是否尊民和利民,尊民和利民也正是传统儒家诚信正义感的真正情感所系。这些正义感令真正的儒者面对荒淫之君时,会勇敢地做出“遵其道而忘人势”、“从道不从君”的抉择;面对利益冲突时,会做出“舍生而取义”的壮举。

总之,传统儒家的正义情感是以至善为追求目的,这种道德情感体现了人性的自我完善。一个以“义”为上的人,必定是循规守法、“怀德怀刑”的人,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人,能时刻以“义”的价值去辨别一切善恶美丑的人,能以君子的“矜而不争”、“周而不比”、“群而不党”等美德来鞭策自己、鼓舞自己,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具有“成人之美”的高尚品质的人。只有这种“喻于义”的君子才能在国家、朋友需要时做到临危不惧、不屈不挠,从而成为社会的楷模。倘若人人都能拥有这种正义的情感,那么人和人之间就能坦诚相待、惺惺相惜,在成就了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整个社会也会充满了公平和正义。现代社会公平、公正经济秩序的建立是与儒家的以义取利、义利结合的思想一脉相承的,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思想有助于人们正确价值观和为人处事观念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有助于化解和谐人际关系和追求经济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

今天,追求社会公正和人间正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期望,正义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美德,也成为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价值支撑。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如何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对治国者而言就是“正其身”,从公正原则出发正确对待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杜绝以权谋私、以个人利益或少数人的利益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对公民个人而言,就是本着真诚态度,以公心待人,不因一己之私而损害公正原则。对从商者而言,就是本着诚实无欺的态度,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原则。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注释】

①饶华:“浅析道德情感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作用”,《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10~12页。

②何怀宏:《良心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③邵龙宝:“儒家经济伦理机器公正理念研究”,《齐鲁学刊》,2014年第1期,第27~33页。

责编/于岩(实习)

猜你喜欢

道德情感诚信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自我约束讲诚信
诚信
沙夫茨伯里之德性观探微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道德教育探讨
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道德情感的培养分析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组织中代际管理系统的构建
康德道德情感思想对当代高校生态德育的启示
思想品德课中的导行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