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构建

2015-09-10柯凤华

人民论坛 2015年26期
关键词:常态化

柯凤华

【摘要】大学生志愿服务对中国志愿服务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厦漳地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访谈发现,志愿服务在厦漳地区蓬勃发展的同时,高校支持力度不足、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不到位、服务深度不足、服务内容同质化、经费等问题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制约因素。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力量提供支持、高校进行统筹引导、志愿组织进行有效的组织建设并使志愿服务内化为志愿者的自觉自愿行为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适宜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 常态化 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问题的提出

在当代公共治理中,志愿服务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从发达国家以往的经历看,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增多。这一时期,社会对有限的资源和利益的争夺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愈发激烈。在社会无法一下子提供足够资源,也无法立刻健全资源合理调配制度的情况下,志愿组织的存在无疑减轻了社会的负担和转型的阵痛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教育”,号召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而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自1993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学生纷纷投入并活跃在支教、普法、环保等志愿活动中,对我国志愿服务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应当看到,由于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仍然受到诸如活动内容同质化、活动时间短期化、活动效果低质化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志愿服务价值的彰显。

研究综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高校鼓励通过校园基础项目进行社区服务的内容开始流行。西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机、行为及影响方式等方面。Thomas等人(1999)以匹兹堡大学为例,研究了青年学生志愿服务的行为方式,发现有明确志愿服务要求的青年学生更有可能参加志愿服务。Jeffrey(2003)认为将志愿服务内容植入学术课程的学校的学生更容易从事志愿服务。先前服务的质量(taylor、Pancer,2007)、专业背景(Debbie,2008)、公共服务动机(PSM)(Richard M.Clerkin等,2009)亦是影响个人是否进行志愿服务的重要影响因素。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功能、动机、影响因素、问题及长效机制的构建上。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群体具有引导效应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载体。卓高生等(2014)指出,大学生志愿服务呈现多元的价值(功能)取向,利他、利己、社会责任等纯粹公益和互惠公益共存的情况。何海燕(2014)认为应从建设正规化的队伍、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争取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综上,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在已有的研究中无论是理论阐述还是实证分析,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本身的主观感受和与内在诉求缺乏研究。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厦漳地区6所本科院校的志愿服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以下标准进行目标抽样:选取的高校涵盖厦漳地区各类型各层次的本科院校,其中厦门地区4所,漳州地区2所;所有访谈对象都是在校、大二以上、有较为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对志愿服务有较为深入体验和理解的学生;访谈对象参与的志愿服务类型主要是学校、政府职能机构组织的官方志愿服务或学生自发开展的支教、义卖等服务,不包括国家政策类志愿服务。访谈共选取25位志愿者,每所高校3~5人。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与定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主要从较小的样本数量中获取深入与隐私的信息,从而发现人们的内心感受和主观看法。质性研究强调研究现象动态的发生过程,这一特征符合本文特质,故采用此方法;深度访谈法。深度访谈是本研究信息收集的主要方法。为了信息获取的完整性,本研究以一对一单独访谈的形式进行,每次访谈1~1.5个小时,所有访谈都进行录音与记录;参与观察法。笔者常年担任L志愿者队指导老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观察,并直接参与志愿组织的活动与管理;文献研究法。通过期刊网等媒体搜集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增强研究的科学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基于厦漳地区高校访谈

通过整理访谈资料,发现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厦漳地区高校蓬勃发展,各大高校对学生开展志愿服务重视程度不同。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总体上参与度较高,也日益受到认可。为更大范围地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各大高校都推出了相应的措施。其中A高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志愿服务网及志愿者工时制度—志愿者工作1小时即记1工时,工时不会影响学生学分和综合测评,但每学年参加志愿服务未满6个工时的学生,不能参加本学年奖学金和荣誉称号评选。

但当前厦漳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仍存在以下瓶颈影响着效果的取得:

各高校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一。目前,高校支持志愿服务的主要方式是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志愿组织,设立专门的管理或指导部门。高校能否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志愿组织能否自行决策存在的方式、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及发展方向并实现自我管理,决定着这些组织的创新性;高校能否创造条件并提供奖励等机制,对服务效果的取得有较大的影响。访谈发现,厦漳地区高校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不一。

总体而言,目前厦漳地区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控较为严格,活动均需经过审批且程序较为繁琐。与此同时,对于新生的志愿组织,学校在初期并未给予支持,“学校对一些新生的志愿组织也是缺乏了解,只有在它们做出成绩之后才会逐渐去重视它们……”(A高校洪同学)

访谈发现E高校虽对公益社团的管理较严格,但在所访谈的高校中,其是对志愿服务支持力度最大的高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各类活动,该高校在每个教学周空出专门的时间,“我们是每周四下午全校都没课,专门空出来让我们去开展各种活动,让我们自己去安排。”(E高校周同学)

B高校对志愿服务扶持力度亦较大,该高校将各个志愿组织划分为重点队和自主立项队,重点队里又划分校重点和院重点,以此决定项目启动资金的多与少。这种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参与度,活动开展亦更有延续性。

志愿组织建设与管理不够到位。访谈了解到,各个高校的志愿组织在管理方面侧重点不同,其中不乏做得出色的组织,但也有许多组织在管理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管理层级、组织文化、组织成员、组织发展等方面。

大部分高校将志愿组织分为校级青年志愿组织和院系青年志愿者队。校级青年志愿组织对院系青年志愿者队起引导、榜样作用,但“说实话,我觉得院青做的不好,因为我自己来看,院青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活动……大家并不知道某个活动是院青办的,管理层的管理也是很松懈。”(F高校的陈同学)志愿组织的长远发展离不开组织文化的建设与传承。访谈发现,C高校黄同学所在志愿组织在文化建设上有独特的一面,这也是其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之一。在谈到怎样实现一个志愿组织的长远发展时,黄同学提到了组织文化传承,“要把‘家文化’、协会的性质灌输好,不然就会出现断层,组织文化、理念需要传递。”

E高校某志愿组织采取了建立“实践基地”的做法,使得服务场所常态化,“我们成立很多实践基地,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签订了合约,合约的方式,一般是2~3年,到期需要重新签一次。”(E高校洪同学)

志愿服务深度不足。访谈发现,接受访谈的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类型有: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爱心奉献、社会援助及大型活动或赛事志愿者等。每一位志愿者都参加过4种以上志愿服务,涉及的范围较广、方向较多。但总体上不够精深,缺乏特色、品牌活动。

志愿服务深度不足可能与志愿服务组织过程的严谨程度有关。访谈发现,目前厦漳地区高校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比较松散,前期准备不足、过程较为随性、后期缺乏总结,普遍存在为了完成某项志愿服务而临时进行志愿者招募的现象。这些临时招募的志愿者没有严格、专业的培训,能力良莠不齐,导致服务效果不尽人意。“如去小学支教,因为这个项目是学校定好,由我们组织承办,我们不得不去办。而且每次活动的开展都是临时决定一个时间,招收志愿者其中并没有经过严谨的培训,人数也招不够。”(A高校洪同学)

服务内容呈同质化态势。引导、沟通不足、信息不对称,导致目前厦漳地区大学生志愿服务呈同质化态势。“整个学校的公益性组织我觉得是很乱的,院级与系级之间,系级之间其实沟通这一块是非常薄弱的,公益活动就像是在比赛竞争一样,大家都在做,但是在做的方向和导向上的引导还不够,各个院系没有在志愿者服务上有一个很清晰的引导。”(F高校邱同学)引导与沟通不足导致的志愿服务跟风模仿现象比较严重,外在形式和内在理念上缺乏创新。访谈发现,目前厦漳地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中,高校周边小学的支教活动呈现“井喷”爆发的状态,访谈的6所高校学生,几乎每一位志愿者都参加过支教活动。

大部分志愿服务与志愿者所学专业无关。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志愿服务,可以促进专业理念的培养,做到学以致用。访谈发现,厦漳地区高校的志愿服务大多是基本的社会服务,除由法律专业学生发起的法律援助、法治宣传活动、由环境科学相关专业发起的环保活动等与专业相关外,大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未与专业结合,不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目前一个很薄弱的方面,我们协会还没有做过一个跟专业比较有关系的一个服务项目,跟专业挂钩的现在还没有。”(B高校黄同学)

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后果是,志愿服务对高年级学生吸引力低。低年级学生对志愿服务具有新奇感,参与热情高,但步入高年级后,出于就业、考研等考虑,对志愿服务失去兴趣,纷纷退出。志愿组织中有经验的骨干人员少,志愿者流动性大,志愿服务中断,影响志愿服务的稳定性及志愿精神的传承。

经费不足仍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瓶颈。经费不足一直是国内志愿活动的瓶颈之一。目前,多数大学生志愿组织的资金主要依靠募捐、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捐赠。如笔者带领的L志愿者队所在学校每年提供约1%的启动资金,其余80%以上资金需由学生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捐助,或进行爱心义卖筹集,这耗费了L志愿者队80%的时间与精力。

资金问题困扰着几乎每一个志愿组织,“(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资金筹集上面,办募捐和义卖还可能不被学校支持,资金对于我们活动的开展是一个很大的困难。”(A高校洪同学)“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这一块,学校给予我们的活动经费太少了,根本不足以维系活动的开展……”(F高校余同学)显然,这种“化缘”式的资金筹集方式对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非长久之计。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路径构建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对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路径进行了梳理,如图一所示:

图1: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图

协同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离不开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支持。政府。如前所述,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对志愿组织来说是巨大的压力,是长期以来制约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主要因素,故政府应该强化对高校志愿服务的经费支持。同时,政府各部门可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交通、场地等便利,以提供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志愿服务。其他社会力量。目前,社会各界低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和影响,在学生前往企业等组织寻求经费或其他物质上的支持时,往往得不到理解。而对大学生志愿组织进行物质、技术支持或与其联合开展志愿服务,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方式。

高校积极沟通联系并进行引导。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直接管理者,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过程中,首先应与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针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联系与沟通,以获取相应的支持。

其次,由于高校引导不足,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同质、深度不足、专业性缺失。故而,承担协调角色,对管辖的志愿组织、志愿服务类型等进行宏观统筹,防止同质化,鼓励创新;管理方面,在把握大方向前提下,给予志愿组织自主权,实现自我管理;引导成立与专业挂钩的志愿组织,鼓励高年级学生发挥知识优势,学以致用,同时提升就业能力;搭建平台,加强高校间志愿组织经验交流。

加强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建设。作为志愿服务的载体,志愿组织可在如下方面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做贡献:第一,建立基地。2012年,笔者带领的L志愿者队前往内蒙古开展支教、普法、卫生医疗等活动。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未对实地进行调查,造成志愿者队对实地情况缺乏了解。对方学校的条件和生活水平较高,对志愿服务的需求程度小,以致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故将服务基地固定,进行长期服务,对志愿服务常态化有重要意义。第二,活动品牌化。大学生志愿服务要实现常态化应走品牌化的道路。品牌化意味着要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推向长期机制的建设,还意味着大学生志愿服务要走优质化的道路③。第三,组织文化建设。良好的组织文化可以提高志愿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志愿服务效果。同时,良好组织文化可以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和对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并在后期将其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实证研究—基于厦漳地区高校学生的调查”的最终成果,项目编号:JBS2014529)

【注释】

①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年第55页。

②范一蓉,张芬:“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群体的引导效应”,《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21期。

③韩丹,葛亮:“推广和普及日常性大学生志愿服务—项创建中国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研究”,《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0期,第102页。

责编/王坤娜

猜你喜欢

常态化
探析经济常态化下档案管理的方法
加强烟草企业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反腐败工作常态化
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常态化载体构建思考
中拉合作进入“常态化”
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研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常态化研究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