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庚, “重塑”台儿庄
2015-09-10王晶晶
王晶晶
古老的运河蜿蜒流淌,三十里水街水巷,摇橹咿呀。到了晚上,灯光点点,满城的流光溢彩。今日台儿庄,就是这样一个温婉迷人的北方水城。谁还能记得,70多年前,这里曾是万孔千疮的惨烈战场。2015年8月,人民日報山东分社社长徐锦庚推出长篇报告文学《台儿庄涅槃》,以宏阔的视角和刚健的叙述,全景性地再现了那场震惊中外的战争,以及战争之后的故事。
1938年3月,侵华日军挟攻克淞沪和屠戮南京之淫威,南北夹攻战略要地徐州,急欲打通津浦线,进而夺取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武汉。中国军队在装备严重落后的劣势下,用血肉之躯在山东台儿庄与日军殊死决战,以3万多人的生命,歼敌1万余人,赢得台儿庄大捷。
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取得的第一场胜仗,同时也是日本军队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失败。为此,台儿庄被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在《生活》杂志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报道激发了海内外空前的抗日浪潮。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称《台儿庄涅槃》是一本“厚重之书”。“书中很准确地树起了国民党将领李宗仁等人的战时形象,同时又不惜笔墨展现了很少被人所知的共产党人周恩来在台儿庄战役中的重要作用。过去在评价台儿庄大捷时,经常突出的是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却忽略了共产党的作用。台儿庄大捷其实是国共合作抗战的战果。”尤为难得的是,作为一部抗战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台儿庄涅槃》不只拘泥于单纯的描写战争场景本身,而是从中挖掘出战争中的人性与问题,反思战争的前因后果,使得这部书有了较强的艺术延伸力。”
在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黄传会眼里,徐锦庚用报告文学的方式撰写此书,是一桩苦差事,因为它有三“难”:选材难,采访难,文学笔法难。“这三难他都遇到了,但又都被他一一攻克了。”在大江东去、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风云变幻的时代里,“锦庚选中台儿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时代的迫切性题材’”。为采访,徐锦庚下足了功夫,像大海捞针似地去寻找那场战争的幸存者,与他们一起钩沉已经沉睡的历史。“这种采访是一种抢救性的采访,作家不去抢救,那些史料将永远遁入大海般浩瀚的历史深处。”用这种“走”出来的文学,调动尽可能多的文学笔法,徐锦庚将那场已远离我们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写得丰沛饱满,书中的一些人物如周恩来、李宗仁、张自忠、蒋介石等,栩栩如生。
徐锦庚,1963年生人,出身海军,转业后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近几年,他转向报告文学创作,短篇作品《“懒汉”治村》《颁错奖》《因为爱,所以爱》《尼山远望》,以及与铁流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国家记忆》,屡屡获奖。2008年,徐锦庚调到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恰巧台儿庄古城重建拉开序幕。在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里,有一面庞大的烈士墙。伫立墙前,触摸那些凄神寒骨的英名时,徐锦庚涌起创作此书的冲动。
书名是“涅槃”,徐锦庚的讲述不止“浴火”,更在于“重生”。战乱中亲人两岸分离的浓浓乡愁,新时代台儿庄的建设,与战争一样值得书写。徐锦庚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历史与现实的风云图,警示今日,昭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