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探析

2015-09-10冯国锋

理论导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形成机制个体

摘 要: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包括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机制、外部压力机制和外部引力机制。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的形成机制是由道德需要形成道德治理动机进而进行道德治理的过程。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形成机制是在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基础上通过压力源的作用基于依从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动机推动道德治理的过程。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的形成机制是在外部诱因刺激下经依从、认同和信奉形成道德治理动机进行道德治理的过程。对于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只能通过创造条件改变相关因素来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促进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的形成,而不能控制。

关键词: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外部引力;内部动力

中图分类号: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6-0052-04

[HK]

[Q(+21mm。170mm,ZX,D-W][KH-+3mmD][CD40mm][KH-+1mmD][HJ15mm]

基金项目:[HT6K]2014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创新和加强道德治理的长效机制研究”( 142400410300)阶段性成果;2014年河南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道德治理机制研究”(2014ZX013)。

作者简介:[HT6K]冯国锋(1974-),男,河南太康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治理。

[HJ][Q)]

[L(K2]

[JP][HJ] [HT5",85XH]

道德治理是多元主体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通过遏制和消除道德问题进行抑恶扬善的过程。多主体参与是道德治理的首要特征和要求。但在现实中,目前的道德治理却成了各级宣传部门、文明委(办)及其它相关部门的“独角戏”,治理成效不太显著。这种状况主要是因公民参与度不高造成的。因此,本文试对个体道德治理动力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以期增强公民参与道德治理的积极性。

个体的道德治理动力是能够激发、指引和保持个体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遏制和消除道德问题的力量。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就是形成个体道德治理动力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结的运行方式与过程。它是整个道德治理机制的核心和关键,为道德主体趋向和实现道德治理目标提供了动力。根据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分类的不同,个体道德治理动力形成机制可以分为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形成机制、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形成机制和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形成机制。

一、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的形成机制[HT5",85XH]

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的形成机制是个体先产生和唤醒道德治理需要,后形成和保持道德治理动机,再以道德治理意志调控道德治理行为的整个过程。

[HTK]1产生和唤醒道德治理需要。[HT5",85XH]道德治理的内部动力来源于需要。需要,“是指人的生理或心理状态由于某种不足或过剩而失去了安定的不均衡状态,由此产生不快感而造成一种紧张状态,表现出追求安定以恢复平衡。”[1]114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是人们行动的基础和根源。但是,并非任何需要都会产生行动。只有被主体意识唤醒的需要,也就是只有主体特别希望满足的需要,才会使主体形成不安和紧张即内驱力,推动个体产生行动去满足需要、消除紧张。在人们力图满足各自需要的过程中,极易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需要道德去调整,于是就形成了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主体意识到道德与其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意义后而对道德产生的心理倾向。”对于有些人来说,之所以需要道德是因为道德是合理满足自己需要和利益的手段。这是道德需要功利性的表现,在功利性道德需要的背后是与个人具体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需要。但是,对于一个有道德的人而言,之所以产生道德需要是由于他把求善的道德视为一种自我精神塑造、一种人生价值和意义实现的方式。这是道德需要超功利性的表现,是因为道德自身的价值而需要道德。但无论是功利性的道德需要还是超功利性的道德需要,一经形成并被唤醒就会引起个体的内心不安和紧张,这种不安和紧张会驱动着自己从事某种道德活动以满足这个被唤醒的道德需要。马克思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道德需要也是如此,它是个体从事道德活动的初始动因和启动器。当道德需要和道德治理活动相联系时,道德需要就转化为了道德治理需要。也就是说,由于道德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人们功利性道德需要或超功利性道德需要的满足,从而产生了对这些道德问题进行治理的需要,这就是道德治理需要。道德治理需要是调动个体道德治理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是个体进行道德治理活动的基本动力。

[HTK]2形成和保持道德治理动机。[HT5",85XH]道德治理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导向某一特定道德治理对象或目标以满足道德治理需要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对道德治理行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等功能。能够影响个体形成道德治理动机的因素有奖赏、惩罚、期待、认可等道德治理诱因,有兴趣、意图、信念等道德与道德治理的价值观念,还有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道德感。在道德治理需要的基础上,在诱因、认知、情感等作用下,主体会形成各种道德治理动机。基于个体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之上,在外部的诱因、奖励或惩罚等作用下而形成的动机是道德治理外部动机。它所激发的道德治理行为不是因为个体喜欢做这件事或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做的时候有乐趣,而是因为通过道德治理获得一个奖励或逃避惩罚,或使周围的人高兴与认可等等,总之并非由于道德治理本身的理由,而只是由于这样做会给个体带来好处。而基于个体非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之上由兴趣、好奇心、快乐、自我奖赏、道德感等而形成的动机是道德治理内部动机。它不需要有外部的诱因、奖励或惩罚等激发道德治理行为,个体之所以进行道德治理就是因为喜欢做它,活动本身就是奖励,不在乎别人对这一行为及其结果的评价和反映。“我们以任务(活动过程)本身或从完成它的感受中获得乐趣(Woolfolk,1993)”。同时,根据其它分类,道德治理动机还有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短暂动机与长远动机等等,它们之间会相互转化,并导致道德治理行为的改变。有些时候某一道德治理行为是由某一道德治理动机引起的,但更多情况下某一道德治理行为是由多个道德治理动机共同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道德治理行为是否会被发动、维持、终止及如何进行往往是多种道德治理动机因素相平衡的结果。

[HTK]3道德治理意志调控道德治理行为。[HT5",85XH]由道德治理需要和道德治理动机引发道德治理行为的过程,是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因为,个体进行道德治理肯定会遇到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各种干扰、困难,尤其是要处理各类动机的冲突,若缺少坚定意志,就难以进行下去。所以,道德治理意志对于维持道德治理行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治理意志是道德治理主体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治理目的的心理过程。目的性、意识性和克服困难是道德治理意志的三个特征。道德治理意志具有很大的动机成分,主要表现就是有意识地去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的目的。具体来说,道德治理意志将道德治理需要、欲望、动机、情感、信念、理想等的内容和要求糅合为一个意念,通过触发或压抑某些欲望、动机、情感,充分发挥道德治理信念和理想的作用,努力推进既定目的达成,并调控着整个道德治理过程。

综上,个体内部道德治理动力的形成就是由道德治理需要激发道德治理动机,道德治理动机推动道德治理行动,道德治理目的实现,满足道德治理需要。但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为满足需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新的道德治理需要产生,又会引发新的道德治理动机,新的道德治理动机又会推动新的道德治理行动。如此循环发展,使道德治理动力恒定持久。

二、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的形成机制[HT5",85XH]

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形成机制是在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基础上通过压力源的作用基于依从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动机进而进行道德治理的过程。

[HTK]1压力源引起压力反应形成压力感。[HT5",85XH]“外界压力是有形无形地强压给人的一种力量,它迫使人们前进,同样能使人产生动机。”[1]128道德治理的外部压力是指在外部各相关因素作用下迫使个体进行道德治理行动的力量。道德治理压力的产生必须有压力源的存在,因为压力就是对压力源的反应而形成的压力感。压力源是指对个体产生压力的事物和处境,是引起压力反应的因素,如职责、期望、命令、监督、检查、评比、竞赛、惩罚、舆论等。压力源会让人产生压力感,即个体面对来自职责、期望、命令、监督、检查、评比、竞赛、惩罚、舆论等实际或自认为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时内心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感。压力感的强弱由对压力源的重视程度、对道德问题的管控能力和对自己的期望等所决定。压力感强,则压力反应就大,压力也就大;反之,压力就小。以压力大小为标准,道德治理压力可分为三类:一是一般单一性道德治理压力,即由于外部某一单一因素(职责、期望、命令、监督、检查、评比、竞赛、惩罚、舆论等中的某一因素)引起并能促使个体去积极进行道德治理的压力;二是叠加性道德治理压力,它又分为同时叠加性压力(同一时间内多个可构成压力的因素所形成的压力)和继时叠加性压力(若干能构成压力的因素相继出现而形成的压力),叠加性压力程度通常比一般单一性压力大但又没有达到破坏性压力的程度;三是破坏性道德治理压力,又称极端道德治理压力,是由能构成压力的因素的过度或不当作用而使个体对道德治理产生畏惧和逆反心理甚至更为严重后果的压力。

[HTK]2由安全需要和避免利益丧失的动机依照依从形成压力。[HT5",85XH]道德治理的外部压力之所以形成,是由于压力能让人依从,即尽管个体对道德与道德治理的要求和根据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有抵触的认识和情绪,但出于安全的需要和避免利益丧失的动机,既不违背也不反抗,仍然根据职责、期望、命令、监督、检查、评比、竞赛、惩罚、舆论等的要求而遵照执行的一种遵从行为,这种行为具有被动性、工具性和情景性特点。具体过程如下:

个体在面对职责、期望、命令、监督、检查、评比、竞赛、惩罚、舆论等某个或某些压力源时,会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对己提出了什么样的道德治理要求,之后,再进行利益权衡。即,如若不按道德治理的要求去做或做的不够好的时候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比如坏名声、不良形象、丧失机会、经济处罚等。这实际上是评估压力性质,思考压力源有无威胁及其严重性。若个体意识到压力源没有威胁或意识到有威胁但未予以重视,则不会产生压力。而当个体意识到压力源具有一定严重性的时候,随即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与存在的道德问题或道德事件进行评估。如果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及拥有的手段充满信心,觉得能消除面对的道德问题时,就不会体验到压力反应。反之,若个体对自身的能力及拥有的手段没有足够信心,觉得要付出努力才能化解面临的道德问题时,由于担心利益丧失,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压力感。这种感受状态如果适度,就能使个体大脑皮层唤醒水平提高,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和思维,根据道德治理情境调整自身的需要和动机,通过实际的道德治理行动化解道德问题,满足压力源的要求,从而消除压力,这个压力是一般单一性压力或叠加性压力。但是,若压力感过于强烈,则会使大脑皮层过度唤醒(焦虑),出现过度情绪唤起(激动)或低落(抑郁),导致认知能力下降与自我概念模糊,从而不能正确判断及有效应对,最后会对面对的道德治理要求采取抗拒或逃避的行为,无视压力源的存在,这时的压力是破坏性压力。对于这种破坏性压力,需要对个体给予关怀、教育、鼓励、保证及必要的信息和物质支持等社会支持进行削减。

三、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的形成机制[HT5",85XH]

道德治理的外部引力是指在外部诱因的作用下吸引个体进行道德治理的力量。它是个体对外部诱因积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在心理和行为上趋向道德治理的过程。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榜样或典型事迹、奖赏或利益、媒体诱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等外部诱因的存在是产生道德治理外部引力的必要条件。在外部诱因的刺激或作用下,基于不同的机理,形成强弱程度不同的引力。

[HTK]1基于依从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引力。[HT5",85XH]基于依从形成的道德治理外部引力是在奖赏或利益获得的作用下进行的。它是个体对道德与道德治理要求的依据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但是出于获得奖赏或利益的需要与动机,仍然遵照获得奖赏或利益的要求而遵从的现象。它与形成压力的依从的区别是,一个是欲获得利益,一个是怕失去利益,而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道德和道德治理自身要求的依据和必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其行为都具有被动性、工具性和情景性的特征。所以,由奖赏引发的道德治理引力是较弱的,是以低级层次状态存在的,是以德谋利的表现,很容易受其他因素所干扰。但是,这种由依从形成的道德治理引力虽然具有功利性和被动性的一面,它却为在道德治理的过程中增强对道德治理的认同奠定了基础。

[HTK]2基于认同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引力。[HT5",85XH]由对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榜样或典型事迹、媒体引导、良好的人际与社会风气等的认同而形成道德治理引力,其形成机理是经由依从而形成的认同。所谓认同,是主体在认识和情感上对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榜样或典型事迹、媒体诱导、良好的人际与社会风气等外部诱因所倡导的道德与道德治理的价值因趋同一致并自愿遵从的现象。它与信奉都是在非功利性道德需要基础上激发道德治理兴趣、情感、理想、信念等内部动机的过程。“认同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自觉接受状态,可分为偶像认同和价值认同两种基本类型。”偶像认同是主体对某偶像或先进事迹在充分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形成了崇拜、仰慕等趋同心理而产生的遵从现象。价值认同是个体对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媒体引导、社会风气等倡导的道德与道德治理本身的意义和必要性的认识而产生的对道德治理遵从的现象。“认同的心理机制是通过消除意义障碍和情感障碍,唤醒积极情感体验与动机系统,激发规范行为意象。”由于认同是个体产生了对榜样或偶像的崇敬心理或对道德治理本身意义的认知,使道德治理的一系列要求和作用具体化为内在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这种认知和情感因素构成了自觉遵从的态度结构。因此,认同是比依从更高一级的自觉接受水平。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自觉接受水平,认同所引发的行为具有主动性、自觉性、稳定性的特点,因而其产生的引力比较强且不易改变。

[HTK]3基于信奉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引力与内部动力的合一。[HT5",85XH]认同再进一步发展就是信奉。信奉是建立在道德与道德治理价值信念基础上的遵从态度,是个体对道德与道德治理深信不疑并作为自己终身履行的行为准则。它是由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榜样或典型事迹、奖赏或利益、媒体引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等外在诱因所引起,并经过高度的价值认同和情感认同内化而成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结晶。达到信奉的关键是个体确立起对道德与道德治理的价值信念,这个价值信念是系统化的、概括化的道德认识与稳定持久的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复合心理结构。信奉形成后,信奉的对象不再单纯是存在于个体之外的外部诱因,而是存在于这些外部诱因之中并通过其体现的道德与道德治理之内在价值。道德与道德治理的内在价值吸引着个体自觉自愿地进行道德治理,由道德与道德治理的内在价值在个体身上所产生的道德与道德治理信念以及道德感驱使着个体积极主动地进行道德治理。这种对道德与道德治理的信奉通过道德与道德治理的价值内化为个体价值,实现了道德与道德治理价值的人格化。因而,这种由道德和道德治理的内在价值所产生的强烈的、持久的道德治理引力,也是个体自身所生成的稳定的、执着的内在动力。这种引力和动力的合一,使个体的道德治理行为极其自觉、主动和坚定。因此,由信奉形成的道德治理引力是最强的,也是以最高状态存在的。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每个人都能形成认同并经认同达到信奉,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停留在不同的层次,所以同一个诱因对不同的人所产生的引力大小也是不同的。

由上可知,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的形成机制是在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的基础上经由奖赏或利益的刺激基于依从形成道德治理外部动机继而进行道德治理的过程,或者是在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榜样或典型事迹、媒体引导、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等外部诱因刺激下经认同和信奉形成了道德治理的内部动机进而推动道德治理行为的过程

四、结语[HT5",85XH]

“一种机制的形成是十分复杂的,甚至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亿万人的选择既无法完全控制,也无法精确地预测。当然,人们可以创造一定的条件来从宏观上改变人们选择的方向,从而影响机制的形成。”同样,个体道德治理动力的形成机制也是很难完全控制和预测的,而只能通过创造条件改变相关因素,影响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从而促进个体道德治理动力机制的形成。

[HTK]1遵循规律,提升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HT5",85XH]在促进个体道德治理内部动力机制的形成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个体所在的组织、社区等应综合运用观察法、谈心法、问卷法、规律预测法等客观、全面、动态地掌握人们的一般需要结构和一般动机体系,尤应特别注意掌握人们当前的中心需要和迫切需要、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短暂动机和长远动机。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道德治理行动计划,让人们意识到进行道德治理能满足他们各种功利性需要,从而激发人们道德治理的外部动机。并在了解人们的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等的基础上,按照动机产生和发生的规律,通过思想教育、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组织氛围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增强人们对道德与道德治理的意义与价值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付出、奉献、牺牲真的快乐并根植于内心深处,促进人们自觉地把功利性道德治理需要提升为超功利性道德需要、把道德治理的外在动机转化成道德治理的内在动机,培养高尚的、正确的道德治理动机,祛除低级的、错误的道德治理动机。

[HTK]2强化管理,加大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HT5",85XH]在促进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压力机制的形成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个体所在的组织、社区等应注意从职责、期望、命令、监督、检查、评比、竞赛、惩罚、舆论等压力源中找出与外部动机相联系的、难以摆脱的而对个人具有直接现实意义的道德治理压力,因为这种压力,往往就是人们当前活动的现实动机。

[J]

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增强个体道德治理的外界压力:规定明确的工作责任,强化家庭、亲友对个人的道德期望,定期开展道德治理的督促、检查、评比、竞赛活动,对不良动机及由此导致的结果给予足够的惩罚,组织大众传媒经常对道德治理进行曝光等等。当然,增强外界压力一定要适中,发挥积极性压力的作用,切忌破坏性压力的出现。

[HTK]3利用诱因,增强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HT5",85XH]在促进个体道德治理外部引力机制的形成方面,政府相关部门与个体所在的组织、社区等应学会科学利用外部诱因对人具有产生短暂动机、强化原有动机的作用。尤其是要找出道德治理目标引力中与个人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紧密联系的要素。因为,这种要素是三种力量的聚焦点,往往就是人们当前最强烈的动机。基于此,应合理设定并让人们了解到对于进行道德治理的人将获得什么样的奖赏或利益。这些奖赏或利益,与人们解决的道德问题应呈正相关,太多会使人为谋利而谋德,太少又缺乏刺激性。在运用奖赏或利益获得使人们产生依从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社会或组织的道德治理目标吸引力、强化榜样或典型事迹感染力、提升媒体导向的说服力、加强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引导力等,促进人们对道德治理的认同和信奉。

[J][XCLTI]

[HT5"H]参考文献:

[1][KG2][ZK(]王献金行为管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ZK)]

[2][KG2][ZK(]彭柏林道德需要范畴刍议[J]道德与文明,2003,(5)[ZK)]

[3][KG2][ZK(]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ZK)]

[4][KG2][ZK(]徐钟庚需要和动机概念辨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6)[ZK)]

[5][KG2][ZK(]王健敏道德学习的心理特点与基本方式[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ZK)]

[6][KG2][ZK(]李景鹏论制度与机制[J]天津社会科学,2010,(3)[ZK)]

[J]【责任编辑:宇 辉】

猜你喜欢

形成机制个体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基于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组织体系形成机制分析
从药品价值链角度分析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组织承诺与个体行为研究综述与展望
浅析中小学教师心理危机的形成机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