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思想市场看大学文化的创新之道

2015-09-10胡庆亮

理论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大学文化创新

胡庆亮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和数量上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与此同时,大学文化却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反而被打上了深深的行政烙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与核心价值观渐行渐远。为此,大学必须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之道。科斯的“思想市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思路。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市场的存在是大学文化创新的基础,它应该是多元、包容、自由和有序的。在此基础上,大学文化创新之路才会更加顺畅。

[关键词]思想市场;大学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43 — 02

当今中国的大学数量之多,发展速度之快,举世瞩目。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也层出不穷。一方面,大学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从办学理念到人才培养方案、从校风校训到课程设置,都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大学的去行政化改革步履维艰,行政主导和大学自治的矛盾依然突出,在可预见的未来行政力量仍是左右大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此,教育界、学术界、政界等人士纷纷建言献策,并将大学治理的根本归为制度建设。然而,正如货币有良劣之分,制度也有好坏之别。好的制度需要好的思想和文化作为支点。在大学为人日益诟病的今天,大学的文化创新尤须重视。

一、大学文化创新需要思想市场的存在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反映了大学在发展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它既包括了符号性和仪式性等外在的、物质的东西,更内含了一种追求卓越和真理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大学文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园文化,其载体和主体决定了它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历史积淀和时代发展、书卷气和大众习俗的统一〔1〕。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奠定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和文化基础,推动大学不断向前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大学文化。一是大学物质文化,二是大学制度文化,三是大学行为文化,四是大学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2〕

大学文化是高校的灵魂,既包括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表征,也包括摸不着、看不见的思想、思维、信仰、作风等。前者俯仰可及,后者潜移默化。由此,大学文化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形式和内容、外像与内实的分离。这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育活动本义的缺失。尤其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育人在大学里的根本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保证,存在着精英教育意识减弱的倾向,校风、教风和学风和教育质量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滑坡现象。第二,大学创造力的萎缩。这主要表现在大学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办学目标功利化的倾向,重功利轻理性,部分大学甚至盲目地紧跟市场,导致大学创造力的萎缩和教育学术腐败现象的滋生。第三,师生关系的异变。尊师重道的传统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头上,爱生如子的古训越来越成为官样文章,师生关系日渐疏离,成为熟悉的陌生人。第四,官僚主义浓厚。“行政优先,教师靠边,学生垫底”,自上而下的层级秩序成为一种不约而同,人事任免权、经费分配权、招生权、学位授予权、学术经费的分配权、学术荣誉和奖励支配权、学术职称的评审权等被行政的大手左右把控。

大学文化的这种现状,需要匡正,需要扬弃和创新。而其基础,就是有一个活跃的思想市场。“思想市场”是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于2012年《财经》年会上针对中国现阶段发展提出的一个名词,其基本含义就是不同观点、信仰、理念、学术思想、政策主张之间自由有序的竞争。科斯指出,商品市场中需要有政府管制,而在思想市场中,政府管制是不适宜的,应该对政府管制加以严格限制。也就说,思想市场需要更大的自由空间。

二、大学文化创新需要怎样的思想市场

就整个国家而言,思想市场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学术市场,主要包括学者、哲学家、经济学家。第二个是传播市场,主要包括公共知识分子、媒体、出版事、教师。第三个是实践市场,主要包括政策制造者、顾问、政治领袖等。〔3〕就大学而言,思想市场就是多数人能够畅所欲言的权利和权利适于的公共空间以及保障这种权利和空间合理长久存在的制度。相应的,它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学术市场。教学、科研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往往被人们狭义得理解为知识传播和科技创造。事实上,教学、科研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再造的过程,是对学术关照社会、思想反映现实的升华。在现实生活中,质疑现存秩序的做法将受到反对,即便政府并未对其压制时也是如此。对权威出自本能的顺从、家长作风以及不愿让别人丢脸的心态等,都抑制了公然的挑战与批评。当前,大学文化创新的最大困难,正是我国文化学人一直倡导和追求却始终可望而不可及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否则,它不能培育出激发创新所需的充满活力的探究精神。

(二)传播市场。学术研究是少数人的事,但学术研究的成果如果还仅仅局限于小众,那它将很难成为有价值的存在。如何使其影响及于周围甚至更远的距离和范围,既要看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还取决于传播的渠道和方法。如果渠道单一,方法不适,即便是很好的作品也可能难以发挥出其作用和影响力。因此,传播渠道建设至为重要。其中,教师应是最主要的传播源,其信息可以通过报纸、广播、互联网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广泛扩散,而传播的过程中也应尽可能的减少噪音干扰,并与其受众形成良性互动。

(三)实践市场。实践市场如同其他市场一样,都同时需要买方和卖方。在这个市场中,决策者、行政人员、教师以及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或群体。他们都同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形成了一种公平自由的竞争与合作机制。它赋予市场参与者充分表达自我诉求的机会和渠道,让每一种声音都有存在的空间,让思想自由交锋,辩论贯穿全程,从而最终把从服从到执行的传统模式转变为从思考到辩论到自我选择的模式,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大花园。

三、思想市场与大学文化的创新之道

依据上面的三个层次,大学思想市场应着眼于三个方面。鉴于目前高校的状况,思想市场的培育要把握两点。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形成自由、多元、包容、有序的文化氛围;其次,明确市场主体,真正让教师成为引领学术发展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翁。

(一)从顶层设计来看,要打造“三共”:

首先,共同的利益。在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思潮日益多元的今天,寻求共同利益或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是建立共守规范和共有理念的基础。大学不再是象牙塔,但相对于社会而言,无论是结构还是人群都还比较简单。因此,其共同利益何处寻找或构建也就相对容易。当然,这需要进行科学的调研和评估。

其次,共守的规范。找到共同利益之后,必须对其进行维护和拓展,即在存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促进增量。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建立公平公正自由的行为指南。其中,大学章程对于大学文化的培育至关重要。它是大学联系政府、社会以及大学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和履行大学职能的基本准则,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载体,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大学治理中的具体体现。

再次,共有的理念。它是一个群体共同的价值观或者说是共识。事实上,划分人群的根本标准往往不是年龄、种族、性别、学历、财富、名誉、地位,而是人们对事物、对人、对社会的看法。因此,即便是有了共守的规范,但如果没有共同理念的支撑,规范认同的持久性将难以得到保障。

(二)从市场主体来看,要多管齐下

首先,对领导去行政化。高校去行政化是指高校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高校去行政化就意味着教授治校、学术至上,承认教学、科研第一线的老师、教授代表着学校学术发展方向。在高校形成崇尚知识和作为,而不是崇尚权力和地位。这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真正做到让教师发挥所长,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让学术水平得到提高。这一点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动。

其次,对教师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近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的加快,很多高校在教师的考核评价上,开始呈现出违背教师发展规律的倾向。具体表现在:第一,教师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够彰显。第二,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比较突出。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树立正确地且发展性的考核评价理念,注重教师自身的个性发展;将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有效地结合,全方位实施考核评价;加强考核评价的公开性以及透明度,将民主和集中有效结合,增强综合分析与集体研究。〔4〕

再次,对学生赋予真正广泛的自治权。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而其必要条件是赋予大学生相应的自治权利。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开展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但还存在诸多限制。为此,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依托现有社团,将其纳入到学校的管理体系中,而非仅仅的被管理者。二是依托大学生自组织,特别是各类网络组织、体育组织等,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公共事务,在实践中培养意识,提升能力。

〔参 考 文 献〕

〔1〕刘京南.如何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EB/OL〕.清华大学新闻网,http://www.tsinghua.edu.cn,2003-10-27

〔2〕钟秉林.文化:大学之魂〔N〕.光明日报,2010-07-21.

〔3〕张维迎.没有思想市场就没有中国未来〔EB/OL〕.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40622/224219486359.

shtml

〔4〕张日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0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大学文化创新
践行追求成功的大学精神,弘扬追求卓越的大学文化
新时期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互动关系的探讨
从校园生活谈当前大学的两种校园文化
论高校国际化进程中的大学文化战略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高师院校大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