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忆值得信赖么?

2015-09-10刘兰

新闻世界 2015年7期
关键词:当事人记忆历史

刘兰

【摘要】口述历史的采集和研究以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记忆为基础。记忆中存在着风险也蕴藏着丰富的史料宝藏。本文从记忆的特性出发,讨论了当事人的记忆中存在着怎样的口述历史的危机与生机,并提出口述历史工作者处理记忆的两个原则:态度谨慎、讲究技巧。

【关键词】口述历史记忆危机生机

关于口述历史的研究,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那么,口述历史研究什么?美国著名口述历史学家唐纳德·里奇在《大家来做口述历史》一书中写到:“那些能够被提取和保存的记忆是口述历史的核心。简言之,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的方式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①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学科理念的更新,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得到完善。总的来说,口述历史是借助录音录像设备,通过访谈的方式,对历史事件的亲历亲闻者的记忆、感想、思考、体验和观点的记录。

因此,口述历史一开始就与以历史实物为根据的历史研究有所不同——口述历史以人类的记忆为采集目标和研究对象。有人提出质疑:记忆值得信赖么?通过口述历史所搜集到的资料可信度到底有多少?笔者以为,这一问题是研究口述历史首先碰到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口述历史发展的危机与生机所在。

一、记忆有风险,访谈需谨慎

1、记忆局限带来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类的记忆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主观认定。因此,记忆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不可避免地带着偏见。不管是当时的短暂记忆还是经过时间沉淀下来的长期记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比如人的记忆能力存在局限,对当时发生的事情没法全部掌握而无法提供周全的信息;记忆会有选择性,每个人的记忆点也不一样,有人对数字敏感,有人对色彩印象深刻,有人对当时的气氛感受深,有人对自己曾经的心情念念不忘。而在当初观感转化为记忆的过程中,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会对记忆中的信息再一次处理;另外,根据人们事后的生活经历,也会对记忆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修改。最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衰退,记忆会出现不同层面的缺失。因此有人认为通过口述者的回忆讲述出来的历史不足为信。

针对人类记忆本身的种种局限,我们或许可以做出如下思考:

首先,人类并非全知全能,不能掌握事件发生时的所有信息,但恰恰如此,我们才可以看到不同身份不同立场的人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感受不同看法。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些不同的声音不仅会让历史更加丰富有趣,也有利于多角度展现事物的面貌,同时也是“将历史的解释权和说明权回归于普通民众和民间社会”②

其次,人的记忆具有选择性。有选择地去注意,有选择地去保留,有选择地去强化。而且一旦在形成记忆的时候有所偏差,那么在回忆时就难以更改。不过,人因为记忆而独特,独家记忆往往充满着戏剧性。研究者需要尽可能在选择访谈对象的抽样计划上做到完备又有代表性。

再次,记忆会随着时间重塑。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不同年纪回忆同一件事情,会给出不同的解释和评价。在访谈中了解让当事人看法转变的原因,也有利于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记忆也会大浪淘沙。根据当时事情的后续进展和当事人后来的生存状态,记忆会自动筛选去明晰什么,淡忘什么。但是被保留下来的记忆内容的价值通常比淡忘的大。因为口述历史访谈所接触的都是事件的亲历者,这些事件通常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具有相当意义的,大多数情况下,只要讲述人愿意打开记忆之库与人分享,那么往往能够带来非常鲜活生动的故事——即使其中不免夸张渲染之词。对于那些刻骨铭心的事情,人们往往能记得更多细节。在追溯记忆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情绪和所思所想,也是对自我的一种再发现。当然,也会有这种情况:事件的当事人不堪回首、不愿提及、刻意掩盖的回忆内容恰恰是访谈所需要的内容。笔者以为,对于痛苦的回忆,提问的人应该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心境,在不对其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有技巧地进行访谈。其实,正视过去、直面痛苦,并倾诉出来,也是当事人自我解脱的一种方式。

说到回忆,还涉及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怀旧。怀旧情绪会直接导致记忆的包装,比如对苦难的美化、对无关紧要的细节的放大等等,而“口述史家的工作就是把受访者从怀旧的情绪之中抽离出来,坦然而富批判性地正视过去。”③在访谈中,对气氛和节奏的把握十分重要。既需要避免平淡呆板的一问一答,同时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心灵;在通过适度刺激来获取更多的鲜活信息的同时又需防止推波助澜导致口若悬河夸夸其谈的陈述。

2、和时间赛跑的研究

与记忆打交道的第二个危机是,作为记忆的载体——人,本身的寿命局限。有人笑称,口述史家是史学界唯一专门和活人打交道的历史学家。可惜的是,有些受访者来不及访谈就去世了,随着他们的逝去,一些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也随之失去了。因此,口述史工作者永远都必须和时间赛跑。

口述史的访谈绝非易事,口述史家不仅是替这个时代在提问,也是替未来的人在问问题。因此必须要有超越当代的眼光,先知式的洞见,“此时不做,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来工作,“使这些见证能传诸于世,使这些从口述史获得的认知和洞悉能力能受益于他人”④

二、记忆是宝藏,开掘有技巧

1、记忆特性带来的生机

回忆虽然难免存在陷阱、误导和当事人不自知的欺瞒,但仍然充满魔力——一种类似于时光机和镜子的效用。历史如果只依靠“不会说话”的客观历史证据来呈现,单纯被描述成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何事产生何种效应,那是多么扁平乏味。在笔者看来,历史应该是一个多元立体的概念,是在前进的大波浪中隐藏着层层叠叠多个向度的小波浪。在这些小波浪中,存在着历史主体——人的思想、感情、动机、经验等等。正是这些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形成了口述历史相对于其他历史的优势——保存关于人们的有血有肉的故事。

唐纳德·里奇先生曾引用过口述历史学家亚历山德罗·波特利的一个观点:“建立在视野宽广的基础之上的口述历史访谈是有必要的,它不必告诉我们人们做了什么,而是要告诉我们人们要做的是什么?在做的时候,他们自己认为做的又是什么?现在他们认为已经做了的又是什么?”⑤这一说法虽然有偏颇之处,但却提供了一种视角:回顾历史时,看似是一个个事件的结果推动着历史的进程,但其中的动因却更值得我们探索。在结果与动机之间,充满着曲曲折折的复杂关联。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他们当时的所思所想,阐述回忆时表现出来的情绪和心态,才能让我们看到历史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这正是回忆的神奇之处,通过口述历史访谈,我们追根溯源,不仅能够将事件的碎片一点点粘合起来,还能看到时代在这一代人身上烙下了怎样的痕迹,“了解过去的人、事、物与现在的人、事、物之间的丰富关联。”⑥

2、解开记忆编码的研究

前面说过,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当时的观感进行编码形成独家记忆,而解开当事人的记忆编码,关键是有技巧的提问。有人说,“口述历史就是问问题”,即是强调提问者的访谈技巧对于访谈对象的回忆唤起的重要性。

首先,激活和获取记忆。关于这一点,唐纳德·里奇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一段话提供了帮助:“由于了解到当人老的时候,往往记不得人名和日期,口述史家便在事前做好研究工作以协助受访者;再经由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赋予对话一些内容和结构,也以互动的方式提示访谈证言中看似错误或矛盾的地方。”⑦

其次,对口述历史收集到的回忆加以甄别和鉴定。“口述历史和其他学科的研究资料一样,有可信的,也有不可信的。没有任何一种资料是绝对可以信赖的,任何资料都需要用其他证据加以比对。”⑧这主要在后期的分析整理中完成,在此不再讨论。

最后,利用记忆的特点来进行研究。“口述历史提供给研究者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记忆’或‘活的历史’。它不一定是过去真正发生的事实,但却能够真正地反映个人的认同、行为、记忆与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直接的复杂关系。研究当代人如何在社会中选择、扭曲或者遗忘‘过去’。”⑨而“口述史家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人们为什么和怎样记住和描述他们的过去,记忆中都有些什么内容。”⑩通常,人们会记住他们认为重要的事情,并用亲历者的思维方式来建构当时的事件,在讲述时又给出独特的阐释和评价。在这里,事件被讲述的方式比事件本身是什么更能提供给我们思考的空间。例如:为什么是他而不是别人记住了这句话?为什么他选择了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为什么他当时感到喜悦而不是悲伤?为什么他后来评价这样做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总之,对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进行研究,是在思想精神、心理情感层面的探寻。这种探寻,有趣之处也是其价值所在。

结语

口述历史的采集和研究都是与当事人的回忆打交道的,记忆虽然有着风险,但却带给人们鲜活生动、不可替代的丰富史料。对记忆的处理方式,蕴藏着口述历史发展的危机与生机,访谈者要做的是“认清记忆特性,熟悉处理记忆的技巧,意识到它的局限性,从而开掘出其中的宝藏”⑾。

参考文献

①③⑤⑦⑧⑩⑾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大家来做口述历史》[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②④⑥李向平、魏扬波:《口述史研究方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⑨杨祥银:《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93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2013级播音系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当事人记忆历史
我不喜欢你
中西方饮酒文化大对比
新历史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从梦想到现实